是稿费的事情。”
“………你挺实在。”于是只说了句:“过几天首映完了,去财务领钱。有补助加上剧本稿费。”1984年文化部发布的《付给戏剧作者上演报酬的试行办法》上面规定了话剧剧本。
大型话剧每部600-1000元;中型话剧每部 400-800元;小型话剧每部 200-400元。:在演出10场以后,大型话剧按收入的2%抽成付酬,小型话剧按收入的0.5%抽成付酬。
李有思这就属于大型话剧了,会给一千元加上十场之后的百分之二抽成。
虽然写这个剧本李有思绝对是为了艺术,但是一想到过几天百分之二的抽成……应该也能赚的盆满钵满下午。
章德灵骑着自行车转了几圈,直接去了南锣鼓巷,敲敲门。
“汪汪汪!!汪汪汪!!”
花椒就对着她狂吠不止。
然后突然跑过来要扯她的裤腿子。
李有思跑出来扯住狗的后脑勺,它瞬间就焉了,闭着嘴巴可怜巴巴看着李有思。
“说了,见了陌生人别乱叫。”
章德灵被吓得后退半步,然后才尴尬一笑:“你这个狗真热情……呵呵。”
李有思说道:“它比较喜欢陌生人。您是章德灵编辑吧?”
李有思看了一眼章德灵,在作协的大会、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里面见过几面。
章德灵倒是有些意外,问道:“你认识我?”
“不止是认识,您浑身都是故事。”
李有思上下打量一眼章德灵。短发微卷,带着笑容的三十多岁的妇女。
文豪宇宙不能离开章德灵,就像是西方不能没有耶路撒冷!!
瞅着李有思的眼神,章德灵很难觉得这一句话是啥好话,什么叫做浑身都是故事,我章德灵这么有名吗?
“你加入了我们北平的作协,作协那边准备给你申请一个驻会作家的工作,你愿意吗?”章德灵拿出来协议。
“我现在还是军籍呢,在总政文化部任职。”
虽然就时不时过去看几眼,但是自己实打实是总政最忠诚的士兵。
“又不是转过来,就挂个称号。刘老不也是总政部长,还一直在作协当副主席呢!”
“补助多少?”
“正常的一个月六十五,采风另算。”章德灵说道。
“那我签了。”挂个身份就白白捡钱,这当然要签约。
李有思感觉自己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了,虽然都是闲职……
看完李有思签字。
章德灵突然咳嗽一声:“最近有什么构思吗?”
.……”李有思无奈一笑,果真来了:“没有。”
“没有?小李,你的《追风筝的人》是三个月前发表的了,一点新想法不写?我知道你现在心气高,但是写作是不能停的,汪老都时常写一些杂文练笔呢。”
李有思摸了摸猫咪脑袋:“真没有,最近在鼓捣话剧呢!”
“你搞话剧干什么?”
“感兴趣。”
……”章德灵无语。
这群作家是真的很无聊,人家写作、写剧本真的是纯纯看乐子。
八十年代末期,王朔就和几个作家搞了一个专门写剧本的“组织’一一海马影视创作中心,有莫言、苏童、马未都、史铁生、刘振云、王朔、梁左这些人,《编剧部的故事》、《海马歌舞厅》、《皇城根儿》就是这群人搞的。
“话剧不是正事。”
“我都懂,就是写个剧本先铺个路。”
“给谁。”
“那您就不用管了。”
……”一句话给章德灵干无语了,这群作家真是无聊,简直就是仗着自己有天赋就随意挥霍,要是自己和李有思一样有才,恨不得一天写十万字!
当然这只是想法,要是她和李有思一样有才,可能会更懒惰。
“您不要忘了小说才是立身之本。”
“我都懂,谢谢你!德灵!”
章德灵看了一眼李有思的帅脸,又不气了,拿起来填好的资料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