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
人艺备了一个音响。
李有思跟着于是之走上了广场,两人出现,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
“承蒙各位对于我们话剧《天下第一楼》的喜欢!能够在这么热的天气在我们剧场外面守着!”“也实属是我们人艺的错误,在休息之前没有提前通知大家!让大家白白期待两天时间!”“不过也希望各位能够理解我们,人艺的最大剧场只有一千座,一周几乎是五六场!所以很多人的需要满足不了!而且《小井胡同》的演员也是我们。演员都有些顾不过来,我和老蓝也年老了,无法坚持每天的高强度工作。”
于是之说完鞠躬。
要是后世的明星,不得坐着,然后说一句:粉丝是粉丝,关我什么事?任由粉丝扰乱公共秩序?“这位是我们《天下第一楼》的幕后编剧,今天也把他请过来和大家说两句。”
李有思接过来话筒,立马也鞠躬:“我写剧本是在一次去全聚德吃完饭后,当时就想写一个剧本试试,我完全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
“在此感谢各位的支持和喜欢,我知道你们也有很多人是我的读者。”
“我也在此希望各位能够理解人艺的各位老人家的不容易,毕竞于老六十三了还活跃在一线实在是不容易!”
两人的致辞让今天的一场狂欢消下去了很多。人群慢慢散开了。
李有思深呼吸一口气:“这人是真多,一人踩一脚,我都得死十遍。”
于是之微微一笑:“今天确实是事出反常!感谢你刚刚的解围!”
“大家都是《天下第一楼》的付出者嘛!”
于佳佳看着这一幕立马又有了撰写稿子的新思路。
李有思离开了剧场。
其他人也相继散开。
从这一刻很容易看得出来,《天下第一楼》的火爆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
于佳佳立马跑回去撰写了一篇新的稿子
在《北平日报》上面发表了出来:
《天下第一楼》引爆观剧热潮老艺术家真情化解观众情绪
【本报记者于佳佳】昨日清晨,北平人民艺术剧院门前出现建院三十年未遇之盛况。清晨五时许,上千名观众已在剧场外排起长龙,其中不乏从天津、河北等地专程赶来的文艺爱好者。至上午八时,广场聚集人数已逾三千,创下首都话剧演出史上前所未有的购票奇观。
因连续高强度演出,于是之、蓝天野等老演员出现严重疲劳症状。院方临时决定休演四天,却未及时公告,导致昨日场面一度失控。六十三岁的于是之先生闻讯后,未及换下居家布鞋便赶到现场。当他与编剧李有思共同出现在台阶上时,沸腾的人群瞬间安静。
为什么《天下第一楼》会出现这种文化现象?
经典艺术作品的诞生从来不是个人英雄主义的产物。从编剧李有思的文本创作,到吕中、林连昆等演员的精彩演绎,再到灯光舞美等幕后人员的匠心呈现,《天下第一楼》的成功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北平电影制片厂。
凌子风手拿着报纸:“这个话剧真的这么厉害吗?你看过没有?”
对面的导演是同样的第三代,谢铁骊,她说道:“听老陈他们说过,好像确实不错。”
“我有两张票,去看看不?”
谢铁骊突然也感了兴趣:“走吧,好久没看过话剧了。”
两人离开了北影厂。
坐上了红旗汽车,没多久停在了人艺的首都剧场外面。
首都剧场就算是人艺最大的剧场,一场也只能拥有一千多座,就算是一万人想要看戏,也得十场啊!而且还有很多人喜欢二刷三刷,这才导致供不应求。
凌子风站在门口,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
“报纸上面果然没有吹牛啊!”
“你哪来的票?”
“我也有人艺的朋友啊!”
两人走到剧场里面。
《天下第一楼》开幕,然后闭幕,两小时的演出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凌子风感觉比起来自己拍的电影看起来还要带劲!
特别是看到最后一幕,卢孟实的离开,自己也跟着难受了一阵。
全场欢呼声、鼓掌声不停。
“果真厉害!拍的真有意思,堪比《茶馆》!”
“比不得《茶馆》,但是《天下第一楼》拥有着属于它的特殊魅力。”谢铁骊点头。
两人接着看着欢呼的观众,就连凌子风都不免感叹一句:“这都演出半个多月了吧?这些观众还这么有激情啊!”
“半个多月?你也不想一想,一周就五场,半个月才一万人次,怎么可能所有人都看过呢!我感觉再演两三个月时间这里照样还是这样人声鼎沸。”
两人还在讲话,就听到旁边的人忽然感叹了一句:“这剧本写得真带劲,太棒了!”
谢铁骊看向了凌子风,问道:“你知道剧本谁写得不?”
“人艺的?”
“不是,最近的一个知名作家,李有思写得!”谢铁骊笑道。
说到这里,凌子风果真很意外:“他写得剧本?有意思啊!他还有这个才华嘛!这个剧本写得真的出彩。”
两人沉默了一会儿。
谢铁骊说道:“怎么了?”
“不瞒你说,我想拍《落叶归根》。”凌子风忽然说道。
“那个全国优秀中篇小说?”
“对。”
谢铁骊倒也是沉默了一会儿。
《落叶归根》应该是最近两年名声最大的小说了,“寻根文学”的开拓者,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超过两百万的销量……这种作品在后世都是颇具影响力的。
但是凌子风喜欢拍的就是这种剧!
79年的时候,老舍刚刚平凡,他就筹拍了《骆驼祥子》
沈从文的《边城》是他去年就上映的电影。
这两部电影的还原度都还不错,凌子风也是北影厂的代表性导演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