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
“说你好话你还不喜欢?是不是喜欢受虐。”他摸了摸刺头:“果然还是搞不定你,不太喜欢和你说话。”
“那是你听冯小刚的马屁多了,自然听不得忠言。”
李有思说得也对,冯小刚那嘴放在旁边,跟机关枪一样,什么泰山北斗,他都能扯,吹的词不带重复的,就算是马未都这些人都不大喜欢他,也就王朔喜欢带着。
忠言逆耳利于行,但是听到谗言是真的享受啊”
“不说这些了,还是不能夸你。上次你说你想要房子,我正好又找到一套屋子,要去看看吗?”“啥房子?”
王朔说道:“这房子咋说呢,比你这里大一丢丢吧。也就三四百平~”
.………?”李有思端茶的手微微一抖,飘向了王朔。
说实话,二进、三进的院子,李有思是真心想要买一个啊!这个一进的院子有些小了,就是正屋,坐几个朋友就满了,冬天不可能让他们去院子里面吧?
“真是二进?你哪里来的?”
“朋友做买卖赔了。要卖房子。”
虽然说,改开的风口,站着就能够起飞,但是你不能光看贼吃肉,不看贼挨打,毕竞中国多大一个国家啊!一千个人有一个下海,也得是一百万了。
这也是李有思不碰商业的原因。而且现在的人对于所有经商的都有不小敌意,特别是不喜欢这些名人去经商。
李默然,就是演邓世昌的那个,因为接了一个三九胃泰的广告,被人骂为老不尊、资本主义腐化,几乎是演艺生涯断绝。
“哪里的屋子?”
“也是南锣鼓巷的院子,距离你这里不算远,带你去看看吧?”王朔问道。
“走吧。”
李有思起床洗漱了一会儿,跟着王朔离开,离开前,他在附近的包子铺,带了几个包子:“你要不?”“给我来一个菜包。”
“不吃肉?”
“算了,今天牙齿不舒服。”王朔跟在李有思屁股后面。
“有时候,我感觉你这人其实不坏,就是说话不好听。看起来还算是善良吧。”
“肉麻,恶心!!”王朔吐槽了一会儿。
不过说王朔善良,是阿城评价的,李有思就说出来逗逗王朔,他实在看不出来这个二愣子,哪里善良了?也有还算是善良的时候,说实话看到王朔老年的采访,真的安静多了。
两人接着走。
“他姓王,就叫他王同志就行,原本准备去南方建一个茶厂,搞一半被当作投机倒把的抓了,领导要让他交七八万的罚款,交完了就被赎出来了。
……幸好没出什么事情,本来搞这些都是在刀尖上面跳舞。”
听着这个故事,怎么有点熟悉呢?原来是太子奶啊。
李老总被按上多个罪名,家人不是死的死,就是病的病、疯的疯。08年的三十亿的公司,就因为对面是一个局长。
王朔无所谓。
继续带着李有思往前面走。
距离李有思家差不多两公里,走路没多久到了。
进门是影壁,原本的那屋子就一个影壁结束,这里影壁过去然后是长长的回廊,还有第二个大门。外面几个屋子是杂物间似乎可以改成停车的。
继续进屋。
正屋、东西厢房。三个房子各有三间屋子,除此外,还有四个耳房。
正屋比较气派,青瓦覆盖的屋顶起脊分明,横梁看着还算结实……东西厢房小些,但质量不算差。也都是铺好了青瓦。
院内有沟渠。
厕所在东北角耳房,西北是柴房。东南角是厨房、西南角是杂物间。
中间的院子也比原来大一倍不止,确实是一处好屋子,不过价钱铁定也不便宜。
“你好,王同志。”
“久仰,李同志。”
李有思看过去。
王同志一脸豪气,倒是没有因为遭受一次挫折就一睡不起了。
“屋子里面的家具之类的东西,我都带走去了新屋子里面,也主要怕别人嫌弃。这是我前几年刚刚改开的时候收的,平时也是四处跑,没什么时间住。整体还算是完善。”
“……你要是看得上就出个诚心价钱。”
王同志搓搓手。
李有思问道:“二进院子,我记得两万块,能收下吗?”
“前几年两万块铁定是行的,您老也想想,你那屋子两百平,我这屋子四百平,翻倍了,而且现在这个物价涨得快,屋子是供应不求的……”
“加点吧,两万三,我那屋子里面的东西都是齐全的,你这里我还要自己备齐,少不了一整忙活。”李有思往屋子里面走。
先去把各大称重柱看了一遍,接着就是进书房、卧室一趟……看完一趟,他点点头:“还算可以。能出吗?”
王同志盘算着:“太少了……这是南锣鼓巷,国内最好的巷子呢!”
“我反正又不缺房子……”
李有思转身准备走。
“哎哎哎!我真服了你了,行吧,两万三就两万三!!!”王同志倒是爽快。
两万三买了一套二进院子,不算便宜,再用七千块钱可以装修好屋子、再买些家具补齐……到时候就能住进来了。
两个屋子有不同的感觉,小院子温馨有生活气,大院子宽敞适合和几个朋友聚聚,平时钗黛过来了也好歇脚……
李有思跟着他去了街道办、银行,完成了最后的转款、转户口的工作。
这又是两个月不见,账户里面又多了八十万。
《追风筝的人》现在是按百分之十的版税来计算的。每十万册,李有思就能够获得十五万的分成,看来两个月又销售了五十万册。
毕竟《纽约时报》对《追风筝的人》进行了一次报道,这报道在美国自然引起来了小范围的波动。然后销量自然而然暴涨了起来。
不过后面趋于平静了,每个月能够有十万册都算是运气不错了。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