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原本是不错的答案,但是已经被拒绝了:“那就给《花城》吧”《花城》是广东的杂志社。
虽然不是后期的四花旦之一,但是也是四花旦杂志社下面的第一梯度的杂志社了,而且因为在南方地方狂野发展,现在壮大到自己都搞了一个文学奖项。
当然可以投稿去《花城》。
“行呀,我觉得《花城》最近比较缺稿件,就把它塞给《花城》。”
李拓最后问了一遍:“你难道不觉得这篇小说有什么地方需要修改一下吗?”
李有思用摇摇头:“完全没有,而且我和他写小说的领域不太相同,所以没什么大的修改意见,你相信我这篇小说不错。”
李拓准备走,李有思思考片刻,怕自己引起来蝴蝶效应:“等等,保险一点,我写一份推荐信吧。”现在的李有思虽然不是巴金、刘白羽,但是他的推荐信还是很管用的。
李拓等了一会儿,接过推荐信才离开。
时间一晃,便是到了周三中午。
李有思换好了一身中山装直接去了朝阳区八里庄南里27号。
这里便是鲁迅文学院的办公地点,一直持续到了二十一世纪,培养了不少的中青年作家,莫言、余华、苏童这些人就在学院里面深造过。
这种讲课没有什么好准备的,李有思大概准备了一个提纲,剩下的讲一讲写作心得,这群学生应该就能听过去了。
走进门,看到一个熟悉身影。
“李拓,怎么你又来了?哪里都有你?”李有思扯了扯李拓的肩膀。
“哎!不能这么说嘛!我这是给作协帮忙,再说了,我带了几个学员过来蹭课。”
梁左叫的最勤:“李老师。”
剩下还有几个是李拓不知道哪里抓来的朋友,李有思打了个招呼。
李拓带着几人坐下去。
因为是上周的时候通知李有思过来讲课的,他讲课的事情在文学圈里面传播很快。
确切来说,李有思就讲过两次课,一次是讲《落叶归根》的寻根文学,一次是代表沈从文下乡,每一次动静都挺大,而且效果不错,所以他在文学院的课程倒是很多人好奇。
所以不少的学员其实是慕名而来的。
一看下去少说也有一千人吧?
“怎么这么多人啊?”
李拓说道:“文学院的报名条件很简单,获得一个省奖就行了,一个省至少几十个人,一共几百号人不奇怪吧?还有剩下几百人是学生,慕名而来的。”
对于李拓或者说他们这些国家作协里面混的人来说,省奖真的是简简单单,但是获得省奖的普通学员来说,却是极其困难的,从这里也看得出来,其实文学上面很看天赋的,有的人一辈子都写不进去国家级杂李拓走到前面,开始维持现场的纪律:“各位同志们安静一下,现在有请茅盾文学奖的最年轻获奖作家,李有思同志讲课。”
李有思拿过话筒。
他吹了吹,坏了……
看了一眼李拓。
李拓立马又去搜罗来了一根新的。
还真是开门红:“咳咳,大家应该都听过我了,不用我再介绍了吧?今天直接进入主题吧!关于如何创作,我的讲课内容就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