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都市言情>1983:弃艺从文开始的文豪> 第182章 书名争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2章 书名争端(2 / 3)

李有思一纸飞机票,终于是回到了北平,一下江南又是三四个月的时间,说买房子的事情,还没有实行他呼吸北平的气息,比起来南方凉快不了多少,反而空气还有点干燥。

史超去了辽沈,王军好一点在北平、天津附近跑一跑就能够拿到一手资料,他们两人的进度比较慢。李有思其实已经动笔了很多了。

此时的八一厂的办公室。

徐怀中不得不感叹一句:“小李,许久没见,你消瘦了很多呀!”

李有思一把鼻涕一把泪,哭着说道:“一点都不累,这是为了国家做贡献,我甘愿化作火种点燃自己!俯首甘为孺子牛。”

“过了,过了。”徐怀中连忙拍了拍他的后背。

一看身上都圆润了一点。

还是江南的环境养人啊!

“不为过,不为过,剧本完成了要记功呀!”

“好嘞,好嘞,要是剧本写得好,你们一人一个三等功都不为过!”徐怀中大手一挥。

“哎。”李有思抹干净眼泪,不再哭惨。

“老王和老史两位呢?”

“马上就回来了。”

过了一会儿,史超和王军两人果真回来了。

剧本组又再一次到齐了,看着这么一群人,徐怀中笑道:“大家采风的事情都完成的差不多了吧?”史超说道:“没什么大事了。”

“史超同志,你的辽沈剧本作为第一事件,应该首先完成,当然也麻烦你了。”

三大战役电影的编剧,当然确实是三人一同完成了,只是有分工,但是剧本因为从首尾相接,所以合作少不了。

史超的第一个剧本起好之后,后续的李有思可以承接上去。

李有思地处中间的剧本,也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而且淮海是是三大战役中解放军牺牲最重,歼敌数量最多的一场战役,注定写作的难度也算是比较高的。

“你有思路了吗?”王军问道。

“有一些眉目了。”史超实话实说:“光说我了,李有思同志你呢?”

相处久之后,他们发现这一位年少出名的小同志身上很少有什么傲气和偏见,相反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年轻人。

“我写了一段了,大致是围困黄百韬的那一段写完了。”

因为前面那一段的主要人物,他都采访过了,所以就写好了“碾庄’战役的这一段。

“这么快?给我看看?”徐怀中浏览了很多资料,了解程度不低于三人。

他接过剧本。

前面的这一段剧本不过两万字,史超和王军两人也跟着凑过来看剧本,他们一直没有着急动手,就是怕毁了,但是李有思胆子很大,这么快就写了。

看着李有思写的剧本,徐怀中问道:“你这一段是哪里来的资料呢?”

李有思打开了相册,从里面挑出来了标号,然后说道:“这里,碾庄战役资料馆找到的……”“哦!”

“这一段?”

“这里是当时采访济南来的首长的时候,他本人说过的。”

“这儿呢?”

“在南京的档案馆里面的资料………”

前面两万字徐怀中看完了,一点毛病没有挑出来。

除去有些地方因为怕观众理解不了,所以做了简化。

大兵团作战,并不是电影里面,几纵队几纵队怎么的就完了的,基本缩减了一半。

真实是哪一种纵队具体是侧翼掩护,还是分片清剿或者是阵地防御,这种信息其实都是司令想半天出来的。

一个字一句话挑完毛病的徐怀中最后说道:“还行,可以过关,当然并不是我说过关就行了,或许的领导视察,还有最后一次大检查都需要过关才算是通关!”

“我记着呢。老徐。”

徐怀中很满意,李有思开了一个好头,他给两人介绍道:“李有思同志这个剧本写得很不错,你们要向着他学习,借鉴一下剧本。”

史超说道:“确实厉害,两万字的剧本没有一个多余的字,将碾庄战役的事情写得详细而且准确。”史超确实是这么想的,毕竟两个人好歹是几十年的编剧了,但是遇到这种大事情会变得畏手畏脚,年轻人完全没有这种胆怯,人家敢写敢做。

关键对比剧本来说,虽然不一定比自己写得好,但是作为一个从来没有写过军事电影剧本的编剧,能够写到这种程度,属实是天赋异禀了。

原本几人对于李有思这位年轻作家有一丝怀疑,当然准备先打个样在让他动手,现在没必要了,人家把样打出来了,自己照着别的一步一个脚印走,就没太大问题。

“自愧不如呀,我写了几年的剧本,没你这么精炼。”王军笑道。

“几位老师,大家认识这么久了,倒不用把我一下子捧上天吧?”

“也是,不要让他骄傲嘛!”

徐怀中微微一笑,刘白羽确实是留了一个好用的助手下来,自己多照顾他完全没有问题。

既能创作,又能够跟着部队指挥走,未来继续提干,完全没有问题。

“你们先等一等。”

徐怀中拿着两万字的剧本直接去了隔壁,用给他们配好的印刷机上面,打印了两份剧本出来:“这个剧本你们两拿着,学习一下李有思同志。有了参考之后,后续剧本的创作应该能够提提速了吧?”

“能。”

三人拿着李有思的剧本又看了一遍,史超说道:“小李倒是让我想起来了,我回去把原本剧本分为几个长战役写一些,一边写一边采访,似乎速度快些。”

三人纷纷离开。

《大决战》是可以当作史料一样去看的,从剧本到后面的导演组,还有各类顾问,都是战役的亲身经历者,基本都是一比一还原。

毕竟文史资料馆的专员,其实很多都是当年功德林服役出来的国名党的将领们。

金丝眼镜湖南腔的廖耀湘,他的司令部就是被几个班给捣毁的一一胡家窝棚战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