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都市言情>1983:弃艺从文开始的文豪> 第187章 黄维:那是杜聿明的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7章 黄维:那是杜聿明的锅(1 / 2)

八月十号。

在福建沟通两岸桥梁的大使黄维回到了北平,才来到北平他就收到了总政的调令。

总政直属上面管辖,上面说让他服从采访,黄维休息了两天之后,便是通知大决战剧组的李有思过去采访。

李有思一听,最重要的人物果真来了,便是黄维军团的老大。

作为淮海战役几大军团的长官之一,也就只有黄维在世了。

下午,李有思来到了黄维家里面。

手里依旧拿着总政配发的照相机和录音机,走过来握手:“您好,黄老同志。”

黄维看着李有思意味深长。

黄维是著名的书呆子,这是黄百韬、杜聿明这些所有国军将领的真实评价,黄维确实是喜欢看书的,当然也有着书呆子一样的倔脾气和不服输的气。

不看立场的话,黄维绝对是一个服从指挥且忠诚的将领。

而且他也是抗日名将。

在淞沪会战中,他率领部队顽强抵抗日军进攻。

还有1943年,他任第54军军长时,参与了滇西反攻战役,为收复滇西失地、打通中印公路。李有思是国内最畅销的作家,黄维看过他的不少书。

而李有思的《我的团长我的团》里面写的便是滇缅战争,所以黄维才会意味深长一笑,何尝不是一种缘分呢?

《我团长我的团》算是一定程度上记载了自己在抗日上面的贡献,现在自己的失败也需要由这位年轻人来书写。

黄维说道:“你好,李有思同志。我看过你的《我的团长我的团》,前两年看小说的时候,看的我热泪盈眶,两个眼睛里面的眼泪哗啦啦往下面流,不知不觉都过去了四十多年了。”

李有思查过他不少的资料了,自然知道黄维说的什么:“不论其他的事情,在抗战上面你们永远是民族英雄。”

“民族英雄,第一次有人这么说我呀。”他微微叹口气,眼角流出来一丝眼泪。

“《鬼子来了》写得也很好,我有不少的感受,那种绝望感,我真切的从以往的人们眼里看到过。”“谢谢。”

“对了,《老胡同少年杀人案件》这篇小说你是怎么想出来的?”黄维虽然不是杀人如麻的恶魔,但是对于杀人的字眼倒是完全没有这些普通民众那么敏感,但是也会有些意外。

“这篇小说,是我一次在鲁迅文学院授课的时候突然想到的,后面我想着能不能写一篇小说警告青少年,但是切入点又哪里都不对,最后还是以现在严厉打击的事情为背景写得。”

黄维点点头,李有思说得头头是道,有想法就执行,这是一个不错的作家,也将会是一个不错的编剧,他说道:

“你是一个很厉害的作家,所以让你来写剧本,我很放心。”

李有思翻开本子。

“那我可以先问你几个问题吗?”

“行。”黄维顿了顿,便是说道:“你想问什么都随意。不用介意。”

“我采访过了杨伯涛同志,他说在十二兵团的葬送上面,很大程度上面有你的失职…”

黄维当即吹吹胡子,立马说道:“服从指挥一直以来都是军人的天职!”

说实话,淮海战役,是他们一群人的最终章,当年被包围军团时候,都在大喊:活捉黄维、活捉黄维,当年没了车子,给他找了匹马才带回后方。

这种场景,黄维能够记住一辈子。

耻辱也许也有。失败了谁不后悔?在心中铁定也会复盘很多次。

“还有,便是双堆集之前,杨伯涛真的劝过你离开吗?”李有思不能只看一个人的说法,要进行多方考证。

“说过一………”

“哦!”李有思记下来,

但是黄维依旧觉得:“错不在我,在杜聿明!当年若杜聿明能果断集中兵力南下,十二兵团或许能突围这件事情是真的,杜聿明也觉得当年如果是直接南下/,不去救黄百韬,而是会合黄维,反而有一线生机。

“杜聿明身为蒋委员长任命的战役指挥官,他要承担失败的主要责任。”

当年杜聿明也是真的冤,明明是蒋校长的错误,宝岛那边最后说是杜聿明指挥不当。

所以杜聿明才到功德林的时候就剩下半条命了。差点没有一口气咽回去。现在看来,对面八十万精锐被剿灭一空,委员长真的是全责。

..……,”李有思都不用问话。

虽然在功德林被抚平了暴脾气的棱角,但是他骨子里面的傲气还有那愚忠其实是改不了的,“我明白了,您能描述一下,那场战役的大概进程吗?再说说,您是怎么被俘虏的?”

1948年12月15日,在淮海战役的双堆集战役中,黄维兵团被解放军包围,黄维见大势已去,决定突围。他和副司令胡琏分别乘坐坦克向西突围,胡琏的坦克顺利跑出了包围圈,而黄维乘坐的坦克在逃跑途中坏在了路上。

黄维只好跟坦克兵步行逃亡,随后被中原野战军三纵七旅警卫营俘虏。

根据警卫营排长薛同志的回忆,当天夜里12点左右,营教导员带着几名战士在村口巡视,听到村外地里有声音和人影,便让薛振英带着两个通讯员去查看。

解放军询问口令,对方答不上来,只说是自己人,薛振英等人怀疑是敌人逃兵,对方听到枪栓声后分头逃跑,他们便追了上去。

薛振英追上黄维后,对他进行搜身,只搜出一支钢笔和一块表。询问其身份时,黄维称自己是十四军的上尉司书,登记簿上写着“方正馨,江西弋阳人,14军军部上尉司书”。

第二天警卫营行军转战,黄维跟着转移,还替解放军扛着一个小钢炮的炮架。

到第三天,黄维被送到团里,关了三天也未暴露身份,后来团里又把他送到师里,有人指认后,才知道他就是黄维。

……,”黄维大致说的事情和李有思看的资料差不了多少。

李有思点点头。

他继续了解了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