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都市言情>从上海滩崛起的百年豪门> 第176章 外商和华商的交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6章 外商和华商的交锋(2 / 3)

江北人’的代表人物,如今却有人质疑——他只是将自己的同乡,视为压榨的对象。

这叫他如何不生气!

老管家捡起报纸,看过新闻后,说道:“这是不是只是个巧合,和陈光良无关?”

这第一是两人一向关系不错,第二是陈光良如今的身份‘高贵一些’,没必要再搭理自己的东家。

顾竹轩很是生气的说道:“不可能,肯定是陈光良故意给我难堪。上次因为座位的事情,他一定是记恨在心。”

老管家叹了一口气,说道:“现在陈光良如日中天,就算是杜月笙也会给他几分薄面,老板上次又何必去得罪于他。虽然他不能怎么着老板,但现在搞些小动作,也是让人防不胜防。”

上次的事情,事发突然,他连想劝的机会就没有,老板就开始临场给人难堪。

顾竹轩咬牙的说道:“我就不信,还有人不怕死。你找人去吓唬吓唬那个记者,就当给《东方日报》以此警告!”

老管家提醒道:“老板,《东方日报》不仅是陈光良的产业,背后也有杜月笙和虞洽卿作为股东,一个不好.”

顾竹轩说道:“一个记者而已,怕什么。更何况,就是吓唬吓唬他,免得真以为我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

“好,我这就去!”

待老管家去忙后,顾竹轩又打电话给顾氏车行,让唐嘉鹏来别墅一趟。

“这下面的兄弟,对于三轮黄包车有没有想法?”来了之后,顾竹轩问道。

唐嘉鹏此时,已经决定跳槽黄门,应付的说道:“能有什么想法,两轮的也是拉,三轮的也是骑。再说了,这一辆车得150大洋,又是陈光良参股的生意,没必要给他们赚!”

顾氏车行1800多辆车,堪称沪市最大的租车行,若是全部换,那得上二三十万大洋了。

顾竹轩一听,还是不放心的说道:“话不能这么说,人家都在换,我们不换,租车的生意就会减少。我就听说,我们的车现在有些租不出去了,你都没有用心在做事。”

唐嘉鹏低下头,不回答这个问题,主要是他现在心不在曹营。

“这样,去订200辆三轮,这个总得慢慢的还。南鲸政府是提倡用三轮的,这事总得要慢慢来进行。”

“喔好”

目前,顾氏车行也就五十辆三轮,顾竹轩也知道自己被人给拿捏了。要是一点不改变,难免下面的车夫要闹出问题来。

在2月5日,礼查饭店的一间大厅里,沪市四十五家出租车的首脑和高管齐聚一堂,成立华洋出租汽车联合会。

陈光良也带着梁孟起一同出席,他们‘长江出租车’是华资第三大出租车企业,上海第五大出租车企业。

“陈老板,久仰大名”

前来参加的出租车公司老板,纷纷主动向陈光良打招呼,十分的热情。

这一幕让‘祥生公司’的周祥生有些吃醋,明明他们‘祥生’才是华资第一大出租车企业,如今反而最受欢迎的华资老板不是他。

当然他也明白,‘人的名树的影’在这上海滩,陈光良的大名,那还真是到了人尽皆知的地步。

人家不仅是出租车公司的老板,生意更是做到地产、报业、实业等上。

“各位客气了!今天‘华洋出租汽车联合会’成立,也是我们华资出租车的一个机会。虽然我们现在还比不上美资、英资,但不代表我们以后也不能比上。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团结起来,争取我们的公平待遇。”

“陈老板说的是啊,我们现在油价比外商贵,租界当局歧视华商车行,遇到司机违规,对华商车处理严,对洋车却极宽。”

“是啊,陈老板你放心,我第一个支持你成为这个‘华洋出租汽车联合会’的董事。”

“对啊,我们就应该选出能为我们华商争取利益的人来作为我们的代表。”

随着陈光良的受欢迎,‘祥生’的周祥生、‘银色’的高登民,纷纷也上前主动打招呼。毕竟他们要是不一点表示,很容易被这个群体说是不团结。

陈光良也和周祥生、高登民聊了几句,无非就是他们华商一定也要掌握主动。

接下来,英美泰来、云飞两公司的总经理施莱恩、高尔特见状,也担心华商联合在一起,当即主持会议。

会议的第一件事,自然是宣布成立‘华洋出租汽车联合会’。

第二件事,则是选举五位‘董事’。

这个选举不是一人一票,而是由施莱恩和高尔特两人宣布,他们先占三个董事席位,除了他们两人之外,还有租界的一名官员董事。

很明显泰来、云飞两公司,是想牢牢的控制上海出租车行业。

选举五名董事上,一众华资出租车企业倒也没有提出异议,华资的两位董事,则是陈光良和周祥生。

但到最后一个议题时,大家产生了很大的火!

只见由租界的官员担任董事的佩恩,开口说道:“上海出租车应该将‘划一车价’,统一价格,不应该英商一个价,华商一个价。”

此话一经翻译,立即引起众多车行老板的不满。

目前外商出租车的收费标准是:华商大概是4.5元一小时,而外商在5~6元小时。

为什么外商明明油价更便宜,价格则更贵呢?

很显然,外商不考虑长期经营,再加上垄断着这个市场,自然希望快速的捞钱。

反观华商,实力弱小,成本更高(油费和维修),如果再和外商一样的价格,那么客户基本不会选择他们的!

所以,赚少一点,总比没得赚好。

这时候,陈光良作为领头羊,当即说道:“我不同意这个观点。我们双方的经营方式、管理体制都不同,服务对象也不同,各有特点,何必划一。”

周祥生当即也说道:“是啊,大家的规模也不一样,倘若我们按照你们的价格来,这市场就没有竞争。”

接下来,所有的华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