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种情况下,时代影业的股票很快就涨到300元,翻了近两倍。(前世,大光明戏院的股票在重建投入使用时,也一度从10元涨到31元,后大跌)
陈光良果断的开始抛售自己手中的部分股票——1000股,这个时代也没有什么股市规则,只要有人出售,有人购买,这个买卖就算达成了!
倘若这次出售掉1000股,陈光良相当于回笼了30万左右大洋,与此同时,他还占时代影业的22.22%。
股权虽然不多,却不至于失去控制权,毕竟盛七和庄铸九是他的盟友,而且他自身的影响力也无需担心大权旁落。
在华商证券交易所,不少投机的商人正在关注行情。
这里既有公债交易,也有股票交易,前者交易量更大。
“时代影业的股票上了300元一股,我的天啦!”
“这多正常,时代影业今年拍摄四部电影,每一部都赚了好几十万大洋;照这个样子下去,别说三百了,就是四百、五百都没有问题。”
“我的天,那还不干净买,买到就是赚到啊!”
“又涨了,时代影业又涨了,抓紧时间买进”
本身这只股票最近就被爆炒,此时大量的投机者买进来,另外一边则是两名大股东在放出。
“老三,你墨迹什么呢,赶紧挤进去买30股时代影业啊!”
“二哥,这可是9000多大洋”
“怕什么,买到就是赚到,马上就可以变成15000大洋。”
“真的,我进去买。”
此时对话的,正是当年卖陈光良15亩土地的王氏三兄弟。
这三兄弟当年把土地卖给陈光良后,便合伙开了一家饭店,由于老大王忠祥手艺不错,老二王忠林又擅长交际招揽生意,老三王忠磊又加入青帮混得不错,生意倒是做的很不错。
只是等到1930年时,他们发现一个问题,自己三兄弟辛辛苦苦做饭店生意,结果还没有赚到愚园路地皮涨的三分之一利润多。
顿时气得吐血!
他们15亩土地到了1930年下半年时,价值已经15万大洋;不过当初才卖出两万大洋不到,之后投资饭店,赚了也不过三四万大洋。
三兄弟开饭店生意好起来后,还钱买了三层新城园的房子,将几万辛辛苦苦赚到的钱,全部交给了长江地产。
房子买下后,又赚了两年的钱,这不两兄弟又迷上投机的生意。听人说炒公债、炒股票能赚钱,就来凑热闹。
“买到了没有?”
“买到了,一共是30股,了9300元。”
王忠林拿着股票高兴的说道:“这可是宝贝,你看着上面还有财神爷陈光良的签名,面值100,.”
老三王忠磊连忙说道:“面值怎么是100,不该是309嘛?”
王忠林笑道:“傻瓜,面值是面值,股价是股价,面值代表这只股票发行的时候,这只股票的价格;股价就是现在的行情,它值多少的价格。”
王忠磊问道:“那你说这个价格真能涨到400、500?”
王忠林拿出几份报纸,说道:“你看看,这些都是时代影业的丰功伟绩”
兄弟俩高高兴兴找了个角落,看起报纸和等待行情来。
陈光良来到苏州河畔,参观中华制厂。
这座制厂从日本退兵后,就由孔祥熙为首的官僚资本投资85万美金建立的制厂,经过短短的半年时间,厂房已经进入安装设备的环节。
他参观的时候,孔祥熙也带着夫人宋大小姐在工厂,这还是陈光良第一次见到宋大小姐。
第一次见面,就让陈光良的印象有些巅峰,毕竟前世各种网络新闻和地摊文学,总是对宋大小姐不利的;但事实上,抛开宋大小姐爱财的一面,其它方面都非常的招人喜欢。
例如宋大小姐一见面,就笑着说道:“你可是大红人,这华夏制业崛起是你的功劳,在招商局也是干得有模有样!”
你说,这样的态度,又怎么能让陈光良讨厌得起来。
也有可能,陈光良已经脱离底层阶级,成为一个万恶的资本家了。
“夫人说笑了,华夏制业只是适逢其会和必然的崛起,至于我在招商局的工作,可不敢接受你的夸奖。”
宋大小姐说道:“做的好就是做的好,大家都有一杆秤嘛!不过你夫人叫我一声妈咪,我也是你的长辈,所以不用那么客气。”
“是,夫人”
陈光良也并不在意这些,虽然他现在是典型的拥护南鲸政府,但也从未做过对不起未来政府的事情,他从不批评未来的执政人士。至于《东方日报》的声音,不能代表他个人的意见。
退一万步说,陈光良虽然没有靠近未来执政的意思,但如果碰到,力所能及的帮助,他还是愿意卖个人情的。
随后,大家考察起工厂来。
这座工厂位于苏州河畔,占地60多亩,选址陈光良也是出过力的,主要考虑到运输甘蔗的方便些。
工厂的设备依旧采取美国机械设备,日榨一千吨的设备,仅66万美金就搞定。
看着美国工程师正在指挥安装设备,宋大小姐就迫不及待的说道:“光良,你说这榨厂一年就能回本,是不是真的?”
孔祥熙在一旁,也是比较关切。
他是实业部的部长,虽然这个工厂有他参股,但毕竟不可能亲自管理,所以这个工厂的总经理是政府上的人。
“今年下半年粤省大规模向沪市销售白,价格上都有比去年便宜,如果从东南亚进口甘蔗,可能一年回本不了,两年回本还差不多。”
“看来,这什么东西只要我们国家自己能做出来,不仅可以打败外资的入侵,还能获得不菲的利润。”
这不是很正常的么!
开工厂最赚钱的时候,一年回报率可以达到300%,例如一战后的荣家纺织厂,投资30万的工厂,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