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都市言情>从上海滩崛起的百年豪门> 第305章 法币来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05章 法币来袭(3 / 5)

例如这次屯,新丰纺织足足获得500万大洋的财力支持,购入大量的‘低价’;

第三,他知道纺织业的未来走势和操作。

倘若不是这些优势,陈光良哪里敢投资纺织业。

陈光良很快将严人美母子接回别墅,一下子让他心里更加感觉有‘依靠’了。有时候,家人也是他的依靠。

在没有结婚前,陈光良更像是一个‘财富杀手’,冷血的赚取各种财富,不会有太多的思考;而如今,他在赚取财富的同时,会想着如何保护好家人,也回报更多给社会。

像维他奶、同昌车行、捷瑞煤球、长江车行这些企业的分红,他除了一部分家庭开支外,基本都捐出去了。从1931年至1935年,陈光良已经捐出200万的巨资。

很多人都说陈光良是个‘对自己比较吝啬’的富豪,因为陈光良住的别墅在威海路这个地段,而且占地面积就三亩;同时,陈光良的开销也不算多,没有不良嗜好.种种表现,对他这样身份的富豪,都显得不符合。

不过,陈光良主要是觉得,这个时代的‘玩’基本就那些‘黄赌毒’,奢侈品他一向不追求,也就在‘吃’上面,陈光良消费稍微大一些,但他自己就是开饭店的,也就是偶尔去外面尝尝鲜。

“弟弟,弟弟,快叫大哥!”

看着快三岁的陈文杰,正在逗弄陈文铭,陈光良搂着严人美相视一笑。

“希望他们兄弟长大后,能团结相爱!”严人美充满母性光辉的说道。

“会的,事业上我不会让他们重合,再加上在我们这对恩爱夫妻的家庭环境下,一定是从小充满爱的。”

严人美看了一眼陈光良,说道:“那样就好了”

她明白,陈光良也是在暗示她——要学会退让,特别是在蒋梅英的事情上,不要让丈夫下不得台,这样对子女教育不好。

严人美当然明白这些道理,所以她在陈文杰面前,从不提蒋梅英的事情。

其实陈光良也痛疼,‘两房’子女照这样演变下去,长大后一定非常陌生。

如果两房子女在1937年后的香港,能定期组织聚会下,一定会很好的。

希望,到时候严人美不要再强烈。

“对了,仁芸和杜维藩的结婚时间准备定在明年,你觉得这个杜维藩怎么样,值不值得仁芸这辈子的寄托?”

严人美关心起妹妹的婚事来。

搁以往,她自然没资格去管,一切是由父亲说了算。

如今她嫁了个强势丈夫,自然多多少少是有些说得上话的。

陈光良很果断的说道:“是个良配,放心好啦!抛开杜先生的身份不谈,他本身也是审时度势、懂得变通的人,注定将来能做出好的选择。当然,潮起潮落,杜先生的后人未必沾他多少光,所以仁芸和杜维藩的结合,可以说是平安安稳的一生,大富大贵自然不行。”

严人美当即说道:“这样挺好的,有你这些话我就放心了,不过你真是个神算子,虽然还没有验证,但我已经相信了!”

陈光良笑道:“有些事情都是看得出苗头的,就好比三大亨的命运,实际上早已经注定——黄金荣贪财,那必定因为财而受罪;张啸林喜欢权势,是将来死得最惨的;杜先生审时度势、喜交朋友,无疑将来和我的选择差不多,可能去香港,也是为后人谋取了生计。”

事实上,杜月笙也有两个儿子留在内地,后来消息全无,想必..

严人美连忙说道:“你就别乱再泄露天机了,我怕.”

她太害怕了,自己丈夫怎么知道那么多!

陈光良说道:“没事,我这不是泄露天机,而是从一个人的性格来看他的命运,而且我又不会出去乱说。”

“知道就好,可不要出去乱说”

“知道啦,我们快过去吧!”

第二天,陈光良和长江地产的林鸿英、吴新河等高层,一起开了会。

林鸿英是负责重庆地产投资的人,此次回来时向陈光良做工资汇报。

这个年代,沪市到重庆需要近十天时间,主要是通过铁路、轮船、汽车的交通混合模式,这也是陈光良为什么今年不去重庆考察的原因。

林鸿英汇报道:“我回来前,地皮购入已经全部结束,我们一共在重庆购入100亩住宅地皮,基本都是重庆的优质住宅地皮,均价不到5500大洋每亩,且36处地皮全部办好了道契,并存放在平安银行在那边的办事处开销方面,主要还是打点关系费了一些,大概有3万大洋。”

陈光良自然知道,去那边购入地皮投资,肯定是要打点当地的关系。这三万大洋还只是买卖地皮的打点,若是开工建设,又得打点地方势力。

不过没关系,重庆至少有十二年是在刘湘的统治下,治安相对比较好。

再加上几年中·央军进入川蜀,各方面情况也好转很多。

“嗯,接下来是分批建筑上,时间不急,明年建一批,后年建一批。资金上,由平安银行贷款。”

“好的,这方面的工资我们已经在筹备。这100亩地皮当中,我们初步设计了五幢高级洋房住宅,供老板及你的家人自住,或用于出租,这五幢的地皮正好是在五处,占地10亩.其余的31处,我们是计划修建260幢2~4层的洋房。”

还未到重庆,那边的住所就完全搞定。

而且,长江地产还未市场提供那么多幢洋房,也算是可以缓解重庆的一点点住房紧张。

前世重庆的住房有多紧张,举个简单的案例:1941年底香港沦陷前夕,香港大学女生李纯瑛跟随同学一起,步行辗转抵达重庆,在重庆,她和同学合租一间房,房中没有厕所,屎尿只能直接倒到房子后边的街道上,由于战争条件限制,李纯瑛整整三年间无法洗澡,只能用海绵简单擦下身子,而这,也已经比很多流落街头的人要强上百倍了。

由于生活、居住条件艰苦,因此当时商务印书馆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