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英美号’超级游艇,聚会了一个聚会,包括亨利·摩根、宋子文以及美国的几家石油公司的老板,包括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三世等,纷纷登上船。
如今,环球航运拥有8万吨的油船,其中5.5万吨是即将投入运营的。
所以此次举办这个宴会,主要是和美国的石油公司打好关系,要知道这个时代的8万吨油船,已经是庞然大物。
前世的奥纳西斯在1955年,也仅有6万吨左右,而在1950年才1万吨而已。
因为这个时代的石油,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才刚刚起步而已;油船占整个商船的比例,也才十分之一而已。
<div style=“display: flex; justify-content: center; gap: 30px; align-items: flex-start;“>
<div id=“pf-15812-1-pc“ data-format=“audio“ data-lazy=“false“>
<div id=“ad-second-slot-pc“>
随着五十年代开始,油船占商船的比例是一路攀升,七十年代占比30~40%的巅峰。
在晚宴上,大家都非常惊叹‘英美号’超级游艇的豪华,但同时心里肯定也有鄙视陈光良的‘乡巴佬’想法。
毕竟陈光良的出身,只是民国上~海滩的一个土豪而已。
期间,陈光良举着酒杯,用娴熟的英语说道:“各位,我们环球航运在德国订购的两艘大油船,即将投入运营。如果大家有石油的运输业务,请多多考虑我们!”
5.5万吨的运输量,可不是小国家需要的,就是日本此时,也不可能长期租赁(多次的单趟租赁),只有美国和欧洲的大石油公司,才能给足够的业务。
这时候,埃索石油(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更名后)的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三世,开口说道:“在运输石油领域,我们更相信美国和欧洲的船队。陈先生的船队虽然拥有新船,但船队的整体质素,未必能承担得起这种大型运输任务。”
场面一度有些尴尬,当然更多的是大家看陈光良的笑话起来!
陈光良怎么可能尴尬,好歹也是历经商场26年了,他很客气的说道:“我们的第一次石油运输任务,便是埃索石油公司的,那一次,我们得到了贵公司的认可,后续一直有在合作。”
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三世笑道:“那可真是缘分!不过,我们也只是将小型运输任务交给环球航运过,对于大型运输任务,我们会交给更信任的船队。在我们看来,哪怕是希腊的船东,都更值得我们信任。”
“哈哈”
一旁的宋仔文,有些担忧陈光良起来,大家今天虽然是参加了这场宴会,但似乎一点不给陈光良的面子。
亨利·摩根在一旁说道:“我看得出来,他不会轻易被打倒的!”
作为华尔街的金融大亨,再加上摩根家族和洛克菲勒家族不对付,所以他还是站陈光良这一边的。
陈光良面对一众石油大亨的取笑,只是轻描淡写的说道:“时间会证明一切!”
“好,那就让时间来证明吧!”
显然,今天晚上的宴会,并没有取得这些石油巨头的信任,反而是被嘲笑一通。
可以预见的是,一旦德国的两艘油轮下水,业务可能不是那么的繁忙。特别是1953~1955年,似乎还是航运的低谷期。
不管怎么说,当天晚上陈光良还是热情的款待了大家,第二日大家才走下船。
之后,陈光良和宋仔文进行了闲聊。
此时的宋仔文,在美国只能算是‘寓公’,偶尔分析分析国际形势;不再是民国的二号人物,权势已经成为过往云烟。
不过昨天,他能介绍亨利·摩根给陈光良认识,也算是很照顾陈光良这个朋友。
“华人要想做世界船王,可是一件艰难的路啊!不过你已经是很厉害,听说你租给日本的船只,就有二三十艘。”宋子文感叹的说道。
当年他想做华夏的摩根,结果没有做成。
但当年不仅是他晚辈,还是他属下(招商局时期)的陈光良,如今却在世界商业的大舞台上展露头脚起来。
陈光良说道:“欧美人的傲慢与偏见,不会一时半会消散。但只要展现出实力,他们就能恭恭敬敬和你做生意。所以昨晚的事情,对我来说并不是太大的问题,我相信很快大家就会信任我们。”
宋子文说道:“好,那就提前恭喜你这个船王了!不过我还有一件事,当年你最痛恨日本人,为什么战后第一时间会和日本人做生意?”
陈光良在战后第一时间和日本人做生意,自然也难免被人诟病,不过他倒是不后悔。
“既然日本已经头衔,且又有美国扶持,那我们就算心底痛恨又能如何?与其如此,还不如现实一点、实用一点,我的船队租给日本,养活着上千个香港难民,他们是同胞.”
“实用主义!我明白了,你和台岛的那位,倒是想法一致!”
“不敢和总司令比!”
两人聊了半天时间,宋子文也携夫人离开,此次是多年好友聚会,两人倒是谈了不少。
‘美英号’超级游艇迎来了第二个女主人——奥黛丽赫本,奥黛丽赫本带着儿子陈文欧,以及母亲艾拉,乘坐飞机至纽约,然后再登上‘美英号’。
同时,‘美英号’超级游艇也在纽约修整完毕,朝着英国驶去。
“亲爱的,这真是你以后的座驾,这也太豪华了!”奥黛丽赫本欣喜的说道。
此时的陈光良,正抱着混血儿子陈文欧,逗弄着。
侧头对奥黛丽赫本说道:“不错,以后我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