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都市言情>从上海滩崛起的百年豪门> 第401章 第一波地产红利即将来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01章 第一波地产红利即将来临(3 / 3)

资去重建,都是当成储备地皮。

陈光良说道:“你的想法是对的,最近这个徙置大厦的落成,便是港府有意改善住宅环境的前兆。我推测,明年也该出台新的建筑条例了。这幅地皮,届时建上六幢住宅大厦,住宅单元可达1500个左右。这个才叫做赚大钱!”

他对这一时期的地产开发,热情并不高,主要是一个单元也就2~4万港币,能赚几个钱。所以旗下的地盘,基本都不会重建。

但是,长江地产又不能错过这一波地产高潮,所以去年底购入的四方街这幅12万多平方尺的地皮,正好开发一个大项目。

期间若是购入到新地盘,也可以适当的多开发几个,但不会太热衷。

严宽等人眼前一亮,随即他更是说道:“那可真是出乎很多人的意料,毕竟本来只能建500层,结果可以多两倍的住宅。只是有个问题,如果一层有很多住宅单元,户主多了起来屋契怎样分?另外还涉及到电梯保养费、公用电灯费、看更费、倒垃圾费用等一系列问题,这些费用怎样摊分?”

大厦不同于那些旧式楼,一幢大厦建筑面积很大,每层又有好几个单元,大厦里头还可能有酒楼、写字楼、店铺、停车场、工厂,还有外墙、电梯.

当年在沪市,陈光良并没有提出公摊,如今就没有办法了,毕竟作为地产行业的领导者,一定是要走在前面的。

“公共契约。大家每个人都负责若干管理费,将来这间楼倒塌时,每一个单元折回若干地皮,折成多份,可以按买楼时的价钱多少来摊分,地下铺位贵一些,占比例大些,但管理费也要支出多一些。买家一买楼,就得签署这个公共契约,承担共同的责任和费用。”

严宽等人不由得佩服起来,老板早已经想好了。

“好啦,大家心中有数即可。长江地产目前还是要按兵不动!”

“好的”

长江地产目前的资产,堪称庞大。不仅是香港庞大的资产,还有新加坡和日本庞大的商业地产。(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