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都市言情>得罪资本后,我把发明上交国家!> 第117章 一万薪火值,解锁a级图纸!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7章 一万薪火值,解锁a级图纸!(1 / 2)

陈星点了点头。

这套设备,就算赵灿不订,他自己也是要搞出来的。

毕竟,红星科技要想实现大规模、超高纯度的稀土分离提纯,就必须要有配套的顶尖设备。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

这玩意儿,估计又是一个不亚于高端半导体制造设备的天文数字投入。

光是想想,陈星就感觉脑仁一阵发胀。

钱啊钱,永远不够花。

与赵灿分别后,陈星拿着苏长空秘书给的课程表,七拐八绕,总算是找到了另一间教室。

这间教室明显比之前李默上课的阶梯大教室要小得多,更像是一个研讨室。

里面坐着的人也不再是稚气未脱的年轻学员。

放眼望去,清一色都是穿着各色军装的军官,年龄大多在三四十岁上下。

他们身上都带着一股久经沙场的沉稳与锐利。

看到陈星这个穿着便装的年轻人走进来。

众人只是略微抬了抬眼,便又各自低头看资料,或者小声交流。

显然,他们并不知道陈星的特殊身份。

陈星找了个靠后的位置坐下。

不多时,一位戴着金丝边眼镜,看起来儒雅斯文的中年讲师走了进来。

他大约五十岁左右,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身上有种学者的儒雅,但眼神却很锐利。

“同学们好,我是你们这门《未来战争形态与战略前沿》课程的讲师,高明远。”

高明远声音温和。

“这门课,主要不是灌输既定理论,而是希望激发大家的思考,共同探讨未来战争的可能走向。”接下来的课程,高明远果然没有照本宣科。

他从弯海战争的精确制导,到中州战争的电子压制。

再到近年来的一些局部冲突,深入浅出地分析了现代战争的演变。

重点讲解了信息化、智能化在军事领域的应用趋势。

陈星听得津津有味。

这位高教授,确实有水平,很多观点都与他不谋而合。

看来,军方高层还是有能人的,并非都是思想僵化的老古董。

一堂课很快接近尾声。

高明远合上教案,目光扫过在场的军官们。

“好了,理论讲了不少,现在我想听听大家的看法。”

“结合今天的课程内容,以及你们各自的经验,谈一谈,你们认为未来的战争,会是什么样子?”教室里安静了片刻。

一名年轻的军官率先举手。

“高教授,我认为未来战争,依然是体系对抗,但信息主导权会更加重要。”

“谁掌握了信息优势,谁就能在战场上占据主动。”

另一名海军中校也说道:“我同意。此外,无人化作战装备的比重会越来越大。”

“无人机、无人潜航器,甚至无人战车,都可能成为战场主角。”

“但核心,依然是人,是高素质的指挥员和战斗员。”

陆续又有几名军官发言,大多围绕着信息化、智能化、体系对抗等关键词展开。

观点虽然不乏亮点,但总体上没有脱离现有军事理论的框架。

高明远微笑着点头,不置可否。

他的目光,落在了角落里一直沉默不语的陈星身上。

“那位穿便装的同学,你有什么看法?”

高明远认得陈星。

前不久,在一次军工系统内部的技术交流会上,他见过这个年轻人。

当时,陈星关于新型雷达材料和稀土应用的报告,给他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他知道,眼前这个年轻人,绝非等闲之辈。

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集中到了陈星身上。

不少军官眼中带着一丝好奇。

他们也想听听,这个“编外人员”能有什么高见。

陈星站起身,神色平静。

“高教授,各位长官。”

“我认为,未来的战争,将是信息主导下的无人战争。”

他一开口,就语出惊人。

“传统的,以人类士兵为主要作战力量的战斗模式,迟早会被彻底淘汰。”

话音刚落,教室里顿时响起一片细微的哗然。

淘汰?

人类士兵会被淘汰?

这话说得也太绝对了吧!

一名空军少校皱眉道:“这位同学,你的观点未免太过激进了。”

“武器装备再先进,最终还是要靠人来操作和决策。”

“无人化,也只是辅助。”

陈星摇了摇头。

“不,不是辅助,是主导,甚至是全部。”

“当人工智能发展到一定程度,当无人作战平台能够完全自主执行复杂的战场任务时,人类士兵的战场价值将无限趋近于零。”

“除了徒增伤亡和战争成本,意义不大。”

“而且,以我们目前的科技水平,其实已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这一点了。”

这下,教室里的议论声更大了。

“胡说八道吧?”

“现在的无人机,执行个侦察轰炸还行,真要全面替代人,怎么可能?”

“人工智能?那玩意儿靠谱吗?战场瞬息万变,机器能应付得过来?”

“这小子是哪个单位的?口气这么大?”

军官们大多面露不屑,觉得陈星是在纸上谈兵,异想天开。

他们都是从基层一步步打拼上来的,深知战争的残酷。

把决定生死的战场交给冷冰冰的机器?

他们无法想象,也无法接受。

唯有讲台上的高明远,眼神中闪过一丝异样的光芒。

他深深地看了一眼陈星。

别人可能觉得陈星在胡谄,但他却隐隐觉得,这个年轻人说的并非空穴来风。

他可是清楚得很,这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稀土”事件。

赵灿院士实验室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其核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