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超前了。
王浩的这三个字,像三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了陈星的心上。
他看着眼前这五个博士生,一个个都是国内顶尖院校,由院士和大佬们亲自挑选出来的天之骄子。可现在,他们却连自己给出的,一份在他看来仅仅是“改良”级别的方案都看不懂。
这已经不是他们五个人的问题了。
陈星的太阳穴突突直跳,一阵头疼。
他忽然间明白了。
他终于明白,为什么龙国坐拥全世界最顶尖的一批科学家。
底下的工业水平却迟迟无法与白头鹰并驾齐驱。
断层。
是知识的断层!
顶尖的那一小撮人,已经跑得太远太远,而下面的人,甚至连跟上他们脚步的资格都没有。顶尖学者和下一层执行者之间的差距,大到令人绝望!
就在实验室内气氛凝固到冰点的时候,大门又被推开了。
“报告!我们来报到了!”
门口呼啦啦又走进来五个人,同样是三男两女,身上也穿着崭新的研究服。
为首的一个男生个子很高,脸上带着几分自信的笑容,看起来颇有领袖气质。
他们一进来,看到实验室里这诡异的对峙场面,都愣了一下。
但很快,高个子男生就看到了站在中央的陈星,眼睛一亮,立刻带头敬礼。
“陈教授您好!我们是第二批来报到的学生!”
至此,十个人,他实验室的第一批成员,算是到齐了。
陈星深吸一口气,将脑子里那些乱七八糟的想法暂时压了下去。
他看着眼前这十张既年轻又充满朝气的脸,心里五味杂陈。
本来,他想直接带着这帮人真刀真枪地干,用实践来检验理论。
可现在看来……
他摆了摆手,示意新来的五个人不用拘谨。
“行了,人都到齐了。你们也先做个自我介绍吧。”
“陈教授好,我叫张伟,是钱院士的学生,研究方向是等离子体物理……”
“我叫…”
五人依次介绍完毕。
陈星听着他们一个个报出如雷贯耳的导师名号,心里那股无力感却越来越重。
他揉了揉发胀的眉心,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
“各位。”
他开口了,声音里带着一丝疲惫。
“刚才我给王浩他们布置了一个课题,但现在看来,这个课题对你们来说太早了。”
他环视一圈,看着十双疑惑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道。
“你们的基础,实在是太差了。”
轰!
这句话,不亚于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深水炸弹。
王浩、李莉等第一批来的五人,羞愧地低下了头。
他们已经亲身体会过了,无力反驳。
但刚来的张伟几人,脸色瞬间就变了。
尤其是张伟,他脸上的自信笑容僵住了,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
基础差?
开什么国际玩笑!
他张伟,从本科到博士,一路都是学校里最顶尖的存在,发表的论文两只手都数不过来。
他的导师钱院士不止一次说过,等他一毕业,留校当个副教授都绰绰有余。
就他这样的,在陈星嘴里,居然成了“基础太差”?
这要是传出去,他张伟的脸往哪儿搁?他导师钱院士的脸又往哪儿搁?
一股强烈的不满,瞬间涌上了张伟的心头。
他很想站出来反驳几句,但看着陈星那双平静无波,却又仿佛能洞穿一切的眼睛,话到嘴边,又硬生生咽了回去。
他强忍着怒气,想看看这个比自己还年轻的陈教授,到底要搞什么名堂。
陈星没有理会他们各异的神色,他转身走到一块巨大的白色书写板前,拿起一支笔。
“原本的计划取消。从今天开始,上午的时间,我给你们重新上课,讲一些基础。”
他嘴里说着“基础”,手里的笔却没停。
“我们先从可控核聚变讲起。”
张伟的嘴角,不由自主地撇了一下。
可控核聚变?
这玩意儿他熟啊,他研究的等离子体物理,不就是为了这个服务的吗?
他倒要看看,陈星能讲出什么花儿来。
然而,下一秒,他就笑不出来了。
“………要实现稳定约束,托卡马克装置的磁场构型必须解决“极向场’和“环向场’的平衡问题,但这会导致MHD不稳定性。
所以,我们引入仿星器的三维非对称磁场,通过复杂的线圈设计,从外部直接产生旋转变换,理论上可以避免等离子体破裂…”
陈星的声音在空旷的实验室里回荡。
他没有看任何讲稿,各种复杂的理论、公式、模型图,信手拈来。
张伟脸上的表情,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只剩下一片空白。
他……他发现自己居然听不懂!
不,也不是完全听不懂。
每一个名词,什么托卡马克,什么仿星器,他都知道是什么意思。
但当陈星把这些东西串联起来,深入到最底层的反应逻辑和工程实现细节时,张伟感觉自己的大脑就像一台死机的电脑。
那些熟悉的词汇,组合在一起,变成了一种他完全无法理解的语言。
“………在超高温反应堆中,要维持稳定的链式反应,就必须精确控制中子慢化剂和吸收剂的配比。传统的石墨和控制棒已经无法满足微型化的需求,我们需要考虑用金属氢作为慢化介质,同时利用材料本身的自稳定效应……”
链式反应?超高温反应堆?
金属氢?
这……这都是些什么玩意儿?
张伟感觉自己不是在听课,而是在听天书。
他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后背的衣服已经被冷汗浸湿。
他下意识地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