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信鸽驯养,都是第一种。不知大官人对此有何想法?”
赵祯道:“前者我倒是知道,后头两种却不曾见过,尤其是最后这个,有什么讲究吗?十七郎又倾向何种方法?”
赵十七郎道:“大官人,两个固定鸽舍往返这法子,训练时,喂食在西溪村,但夜里鸽舍不让进,只能到祝家冈。长此以往,信鸽可往返于两地送信。”
“至于第三种,又难些,信鸽必要精挑细选方可,此种信鸽,可将鸽舍建在军车之上,可在一定范围内随意移动,异地放飞的信鸽可自行飞回。”
“初始还是从最简单的开始,毕竟雏鸽数目不多。待信鸽繁育的多了,再尝试后二者不迟。”
赵祯点头:“你去找县丞萧让,让他在西溪村边缘,择一处地方,修建鸽舍塔楼。”
“再挑些伶俐的小厮,相烦兄弟用心传授,将来放到各处养殖信鸽,看管鸽舍。往后信鸽传递消息,比奔马快捷十倍不止。这信鸽养成后,今后兄弟的职俸比照庄中初等管事。”
赵十七郎听了喜道:“大官人放心,此事小人自然用心。一年功夫,这信鸽必然驯成,到时,养鸽守塔的鸽夫也能独当一面。有了这些帮手,后头两种信鸽也能慢慢驯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