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都市言情>红楼兵圣> 第291章 闹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91章 闹翻(2 / 3)

所以年轻人实在是不满。

大厅内气氛火爆。

两人仿佛要闹翻,年轻人也不让步。

“唉。”

汤平突然叹了口气。

他听将军说过。

做生意的商人为了利益什么都敢卖,包括砍向他们脑袋的铡刀。

汤平以前是无法理解的,怎么会有这样的人。

如今明白了。

的确只要利益足够大,商人什么都敢做。

明知道还有大敌欧彦虎的存在,为了自己的利益,周家竟然想要拖延商行的扩张。

“你回去吧,这件事我帮不了你们周家。”

汤平平静了下来。

年轻人见到汤平态度转变,还以为汤平让步,接着又看到汤平如水面般的平静,恍然大悟,这哪是让步,而是心意已决。

“岂有此理。”

年轻人甩袖离开。

汤平也不生气。

随着见到的事物越多,汤平越发佩服将军。

很多事情还没有发生,将军已经提前预料到,并做出了安排,没有强行要求,而是堵不如疏,提早做出了疏通。

难怪将军要分家。

汤平想通了将军的做法,彻底的服气。

晚上。

汤平没有回家,与刘英在一起喝酒。

此时月色正好。

五月天里人也清爽。

庭院之中。

汤平红着脸说道:“周家不知天高地厚,妄想和将军唱反调,说句不客气的话,就算我答应了周家,恐怕也无法影响到将军。”

刘英也喝了不少。

从永兴军的铁甲骑兵哨官,后来沦为将军的俘虏,如今又是大同西军的把总。

刘英也颇多感触,听到汤平的话,也忍不住吐露起来。

“将军的本事,接触过的人的确服气,冯节帅都比不上将军,只是冯节帅在大同的时候,说他自私自利也好,野心之辈也罢,至少把永兴军当做宝贝来看。”

“永兴军怎么了?”

汤平好奇道。

自己认为大同西军最厉害,可对大同而言,永兴军才是正军,大同西军和天成军是偏军。

刘英听到了许多事,惋惜道:“还不是拖欠军饷。”

“这算什么事,哪年不拖欠军饷。”

刘英摇了摇头。

“那帮文官整日看不起我们武夫,天天嘴上把我们武夫当祸害防备,自己每天满嘴仁义道德,实际上贪得无厌,冯节帅走后,他们没有了约束,不到两年而已,整个大同已被他们挖空了。”

汤平点了点头。

自己白天遇到的事,岂不是如此。

商人什么都敢干。

那帮官员同样什么都敢干,有过之而无不及。

幸亏有将军压着。

只是冯庸走后才不到两年,大同就落得这般飘摇局面,日后将军也不在大同了呢?

汤平想了许久也想不出怎么应对。

后来再一想。

自己想到的问题,将军能想不到?自己瞎操心,听将军的就行了。

“喝酒。”

汤平念头通达,畅快的说道。

刘英见汤平如此神勇,气势惊人,哪里还敢再喝,想要找个理由开溜,岂料汤平看出刘英的盘算,死抓着不放,刘英无奈,只能豁出去相陪。

“赵主簿这趟去京城,了两千两买了两幅字画回来,还带回来了三个女子。”

“光明正大的进入大同城。”

“官员们不但没人说,还宴请赵主簿,算是给他置办的接风宴,那赵主簿把他从京城带回来的两副画拿出来,好多人好作诗呢。”

郑昂笑着说道。

回了一趟家,听了许多最近的消息。

薛蝌没有在意,这些本是常态,有什么奇怪的。

王信也很平静。

自己和赵主簿还有一桩旧怨。

此人曾经是冯庸的心腹,暗算了自己几回,皆有他的份,不过此人见风使舵,看到形势不妙,提前投靠了张文锦,让他躲了过去。

他一个副官,每年的俸禄不过三四十两银子。

三十年不吃不喝也才一千两银子。

买名画的两千两,还有买女子的钱等等,他一辈子不吃不喝也挣不到这么多。

此人的手笔可不止这些。

老家田亩不下千亩,最爱字画,费在上头的银两更是不可计数,加上大同的宅子,老家的宅子等等,只怕捞了三五万两都不在话下。

大同军镇每年的军费也不过百万两。

他一个主簿都能捞几万两银子,更不提别人了。

而且已经到了明着贪的地步。

难怪陶升跟了自己一段时间,最后又回去了大同。

跟着自己只不过获得一份实打实的俸禄,最多不过一些补贴奖励,犹如自己一个参将,别人一年捞个几千万把两银子算是好官了。

哪里像自己。

自己有点石成金的本事,算上自己两百几十两的俸禄,一年也不过千把两。

薛蝌和郑昂都是年轻人,而且背后有家族,利益方面不同。

倒是有点类同世家子弟。

世家子弟不贪,因为图谋的更多,权力变现的渠道也多;而官员的权利只在任期之中,当然要在任上的时候,能捞多少就是多少。

所以正儿八经的人才,除了郑昂与薛蝌之外,也就一些招募上来的普通人,见识太少,懂的也不多,需要学习成长的时间不少。

大周并不是没有人才,而是相比较在官府那边得到的,远远高于自己这边的收获。

自己也不过是名参将。

没有投奔之类的事情发生。

如此的大周,能不能熬得过去呢?

大明因为有个张居正。

很多人只知道一条鞭法,却忽略了张居正的考成法。

可以说张居正的确给大明续命了。

不光是解决了朝廷财政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