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 原谅
“收购?”
善文栋觉得这个提议很不妥。
国企对国企兼并购,这是常态,这种事情会一路开绿灯,会进行的很顺利。国企之间的兼并购,是当下这个时代的主旋律。
就是要保留一部分超大型的国营企业,让这些企业有足够的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剩下的那些……
就自生自灭吧。
可是对民营企业兼并购,这就很复杂了。
善文栋解释道:“这不太合适啊,国企收购民企,这里存在着很大的灰色空间。如果是收购国企,收购价是1亿还是100亿,其实影响都不大,可以内部决定,反正都是国家资产。民企就不行了,价低了,落人口实;价高了,会涉嫌利益输送。”
周浩然皱眉道:“那也不能就这么任由红星生产社这样一个唱片公司,来蹭红星台的品牌吧?”
“收购这个提议,无法推进。”
善文栋觉得这件事太难,直接就给否了。
这年头,有大量的国营企业纷纷倒闭。
红星传媒作为一家大型国企,不去收购其他的兄弟单位,反而钱去收购了一家民营企业,这不是胳膊肘往外拐吗?
红星音像收购海港音像,这件事运作起来很容易。
领导们也高兴。
收购民间唱片公司,这可就不行了,会有重重阻力。
周浩然很为难的说:“那这可就有点麻烦了,要不……要不用点行政权力?强行去干预呢?”
“最多可以出个文件,勒令警告。”
善文栋可不会强行用权力去干涉,这里是海港,是市场经济的标杆地方。
别的地方可以胡来,这里可不行。
“警告啊……”
周浩然觉得很妥,有个简单的威胁就够了。一个在港台被视作异类活不下去的老板,跑来内地做了一家唱片公司,难道还真敢顶风作案?
善文栋道:“如果对方不接受,其实也没什么太好的办法。对了浩然,你说的红星生产社,属于境外的唱片公司,对吧?”
周浩然点了点头,“对,注册在港府,可核心业务就是在内地。”
“境外的沟通,这是你的职权范围。”善文栋就当起了甩手掌柜,“这件事,就由你来全权运作吧,想办法结束对方对‘红星’品牌的擅自使用。”
因为周浩然推进了红星台和tvb、亚视的合作。
所以他升职了。
职位没变,还是台长助理,可是权力变大了。
大家见他这么擅长跟境外人士打交道,就把红星台的“境外业务”都交由他来管理,比如从境外采购影片,向境外输出影片,又或者跟外国电视台的交流合作等等。
这年头,很多人都很打怵跟老外,以及港台商人交涉。
恰好周浩然擅长。
就授权给他了。
周浩然欣然接受,也有意推进红星传媒成立一家名为“红星国际”的子公司,专门负责境外事务。
没办法,形势所迫。
想做点大事,没点权力背书是不行的。就比如唐人影视接下来的一个重要动向,就是成立“沪圈”对抗“京圈”。
长远的目标则是利用港流来对抗韩流!
这就上升到国际市场的竞争了。
有“红星国际”这家公司的背景和渠道资源,就可以让唐人影视少走许多弯路,避免很多行政上的麻烦。
“那行,这件事就我来负责。”周浩然顺便请了一个假,“过几天,我要去美国出差。等从美国回来,争取就把这件事给办成。”
善文栋示好道:“那个红星生产社,内地的总部在哪里?”
“首都。”
“那就这样,红星台这边可以发个文,勒令他们整改。同时,我跟首都台联系下,让他们也发个文下去,做出同样的整改要求。”
“最好皇冠台也发个文。”
周浩然得寸进尺。
善文栋不禁失笑,“皇冠台会不会给我这个面子,我可说不好。”
周浩然笑道:“大家都是做电视台的,谁也不喜欢被蹭热度。前几年,市场中很热门的一辆豪车叫‘皇冠’汽车,不是也让皇冠台头疼了很久嘛。将心比心,这守护的是电视行业的共同利益。”
善文栋见他一套套的说辞,只好接下来:“行,那我帮你争取!不过,我可说好了,只能发文做一些交涉。如果对方不接受,也很难强制执行,还得按法律来办事。”
“发文威胁一通,就够了!”
周浩然觉得唐人唱片收购红星生产社这件事,已经落实了。
他们使用“红星”的品牌,这不违法。
可是在经营过程中,谁敢保证不违规违法?
只要查,就一定能查出问题。
商业竞争就是这样,声东击西。
在a方面的竞争,你无懈可击,那就从b的方向对你下手,从而让你在a的方面不得不妥协。
……
周浩然在单位里的实权越来越大。
甚至听善文栋的语气,如果《城市歌单》搞的好,从机制的层面给红星文艺剧团解决了生存困境,那接下来文艺剧团可能都会归他分管。
现在,周浩然是文艺剧团的挂职副团长。
如果真由他分管了……
文艺剧团的团长、副团长们,就都得跟他来汇报了。
周浩然现在有点犯愁。
那就是亲信不够。
他是甩手掌柜,对单位里的这些事懒得去亲力亲为,可是让谁来代替他做事呢?
董澜算一个。
何瑾算一个。
林归雁也可以。
孟学民值得信任。
最近还提拔了生活频道的副总监高华宇,这也算是旧相识了。
还有谁?
“青梅姐!”
周浩然去了栏目组,也没顾及其他同事起哄的语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