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其他巨头相比,就是个小虾米。电话里沉默片刻,轻叹了一声“你知道的,波士顿银行的资产和规模摆在这里”。
恩斯特也有些唏嘘,论规模,波士顿银行可能不如华尔街各大巨头,但要忆往昔,波士顿银行是他们的祖宗。
波士顿银行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784年1月成立的马萨诸塞州银行,是美国联邦特许批准的第一家股份制国有银行,并且是第二家根据美国宪法成立的银行。
1864年,马萨诸塞州银行改名为马萨诸塞州国民银行。
1903年,马萨诸塞州国民银行和波士顿第一国民银行合并,合并后改名为马萨诸塞波士顿第一国民银行,一年后又去除了马萨诸塞州名,银行名称正式改为第一国民波士顿银行。
进入70年代,第一国民波士顿银行立志要做大做强,在之后的十余年里,进行了一系列对地区小型银行的购并。
1982年,银行简化名称为波士顿银行。
1985年,波士顿银行收购了美国康涅狄格州的殖民银行,后来又收购了成立于1867年的美国罗德岛的医院信托国民银行。
1987年,波士顿银行再接再厉,又收购了佛芒银行。
到了1995年,波士顿银行成功购并了美国港湾银行。
这家被收购的银行拥有205个分支机构,超过1200多台的ATM机,其ATM数量在当时能排在美国银行业的第七位。
正是这笔关键的收购,让波士顿银行的总资产超过了620亿美元,一跃成为了在波士顿地区排名第一的大银行,其市场份额将其他竞争对手远远地甩在了身后。
可即便取得了这样的成绩,波士顿银行依然没能成功走出新英格兰地区,始终还是偏居一隅,难以在全国范围内与那些顶尖金融巨头抗衡。
而这一次错过了谷歌的融资,波士顿银行恐怕有的后悔了。
其实这也是恩斯特有意为之,因为他根本就不希望波士顿银行成为谷歌的股东。
不是他虚与委蛇,而是他有更大的谋划。
当互联网大潮真正疯狂的时候,恩斯特不相信波士顿财团不眼馋,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谷歌的市值每天都在暴涨。
到了那个时候,他就可以用换股的方式介入到波士顿银行里面,从而实现自己更深层次的布局。如果波士顿银行只是一家单纯的地区性质的银行,恩斯特或许根本不会对它感兴趣。
但恩斯特知道,用不了几年,波士顿银行就会以换股的方式卖身于美国银行。
美国银行一直都渴望能够开发美利坚东北地区的业务,而波士顿银行无疑是他们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选择,没有之一。
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金融并购,更意味着波士顿财团和加利福尼亚财团之间的深度合作。合并后的美国银行,总资产将达到惊人的9660亿美元,在美利坚本土和全世界拥有5700家分支机构,将与旅行者集团合并的花旗集团,以及大通曼哈顿和摩根合并的摩根大通,并称为美利坚三大银行。恩斯特的主要产业都集中在加州,如果能够通过波士顿银行进入美国银行,那么对于他在加州乃至全美的产业发展,帮助无疑是极大的。
这也是他今天在会议室看到波士顿银行时,突然想到的。
“不过你也不要灰心,只要波士顿财团愿意,谷歌的大门随时都向你们敞开”。
恩斯特在尽情地展现着自己的友谊,为将来的合作埋下伏笔。
这次B轮融资过后,谷歌的股权结构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美林、雷曼兄弟和摩根士丹利的股权被稀释,各自占股3.392%。
高盛的股份虽然也受到了稀释,但由于参与了第二轮的跟投,最终占股12.433%。
花旗银行这次作为领投方,占股6. 2%。
大通曼哈顿和黑石作为跟投方,各自占股3%。
而恩斯特现在手里的股份,经过这一轮融资后,仍然超过65%,达到了65.191%。即便是将来股权池拿出20%,恩斯特的股份在稀释后也能剩下52%左右。
就算到时候他转让给波士顿财团10%的股份,剩下的42%股份也足够恩斯特在谷歌内部拥有绝对的话语权,进行各种操作了。
其实根本就不用如此多的股份,因为哪怕是手握1%股权,恩斯特也能通过一系列操作获得谷歌的掌控权。
但华尔街不可能让恩斯特如此操作,至少现在不可能。
电话那头的马西姆听了恩斯特的话,哈哈大笑起来“行,那老哥我就承你这个情了”。
随后,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严肃起来“你之前提的那些条件,在我们内部讨论得很激烈,短时间内恐怕很难给你一个明确的答复”。
“不过你放心,我们答应过你的,把恩斯特资产管理公司送进那份名单里,还有那30亿美元的管理资金,马上你就会看到结果了”。
两人在电话里又寒暄了两句,便挂断了电话。
放下电话后,恩斯特内心的兴奋之情根本无法平息。
看来,波士顿财团对于拉拢自己很卖力呀,这就意味着不管双方最终能不能达成全面的合作,这两个好处恩斯特都已经是囊中之物了。
当然,波士顿财团也不是傻子,反而精明得很。
他们之所以愿意拿出这30亿美元出来,还不是想让恩斯特资产管理公司成为他们的白手套,去亚洲市场进行投资捡漏。
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望着窗外中央公园的美景,嘴角露出了一丝一切尽在掌控中的笑容。接下来,他需要做的就是稳步推进自己的计划,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挑战。
通过互联网的泡沫,恩斯特要用天下财富来为自己构建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最终取而代之,成为美利坚金字塔尖上的那一小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