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都市言情>重生从艺考状元开始> 第479章 【44】这一次,要来真的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79章 【44】这一次,要来真的了!(2 / 3)

没出差错,老爷子可还有10多年奔头,比他老对手都去世的晚;不过邵一夫活了107岁,比他更牛逼。

再说,要是三方投资真成了,他还能不去内地玩玩?

80岁咋了,寻根问祖年龄不是问题。

“哈哈,那托你的福咯!”

邹文淮很风趣的笑了笑,此时菜已经上齐,他赶忙招呼着两人:“香凝,愈仔,边吃边聊!”

“好的,爵士!”

李香凝在那夹着菜。

“我是好久,没看到这么生猛的功夫仔了!”

“当年阿杰也没这么靓仔啊!”

邹文淮言语不吝对陈愈的赞美,他说的阿杰当然是李联杰。

《少林寺》和《少林小子》接连打破了功夫片在香江的票房纪录后,李联杰就被邵氏给盯上了,但李联杰在邵氏发展的一般,最后又到了嘉禾,才迎来了黄飞鸿的第二春。

“邹生你谬赞了,杰哥比我当时可厉害太多了!”

陈愈微微笑着,邹文淮摇了摇头:“没有,我这个人呢,看人一向很准的!”

“阿杰算是很厉害的一个打星,他只是运气好,成就并不如元龙,你比他们两个更有优势,伱的表演能力很强,身手也漂亮,而且——”

邹文淮呵呵一笑:“你更年轻!”

“我说的年轻,可不是你现在,而是你比他们出名时,更年轻!”

邹文淮喝了口茶,眯着眼,满意的看着陈愈。

陈愈这一点倒是承认,元龙是程龙师兄洪晶宝的艺名,但是他当初改名成了陈元龙;他加入嘉禾之前,正准备去澳洲转行做厨师,是捧红李小龙的嘉禾第一干将罗维,帮他改的程龙这个艺名。

在连续扑街了三部电影后,才有了《蛇形刁手》和《醉拳》的大获成功!

“我也不瞒你,喊你来,就是一起拍电影的!”

邹文淮很直接的在那说着,擦了擦嘴,看着陈愈道:“嘉禾现在什么样,别说你,随便找个媒体记者,估计都比我清楚,哈哈哈!”

老爷子在那自嘲着,陈愈倒是听得有些心酸。

有点拿得起放得下的意味。

“一起合作拍几部电影,我80岁准备退休啦,到时候,嘉禾值多少钱,我全部转给你!”

“我想,这公司,应该还值点钱吧?”

邹文淮看着陈愈,陈愈有些没太明白:“邹生,我……我可不敢接啊!”

嘉禾,陈愈当然感兴趣。

开玩笑,那么多电影的版权,都赚疯了好么?

不然过两年邹文淮清盘,有那么多人抢?!

光李小龙、程龙、李联杰三个人未来的网络版权,就最起码值1个亿;更别说还有东南亚的无数院线,发行渠道。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嘉禾在亚洲的影响力,一点都不比蒋志强的安乐影业弱;除了香江本土,安乐比它能打,因为嘉禾把能卖的都卖了,现在就5间院线,份额连10%都不到。

但宝岛、新加坡和马来西亚,那都是当地第一第二的院线商。

整个亚洲,嘉禾有33座影城,合共260个影院,包括内地,也有5家。

一部电影赚不赚钱,电影本身质量虽然占据很大要素,但发行,才是重中之重;没看国内,烂片都能给你弄个几十亿,院线黄金时间就给你安排这几部电影,你看还是不看?

说实话,陈愈是心动不已,但是,他表面还是装的有些不知所措。

邹文淮淡淡一笑:“这有什么不敢的?”

“你的资料我也知道,别人觉得你拿下好莱坞那个惊奇有些意外,我可一点都没觉得!”

“你投资电影的眼光也很好,俞心出品的几部佳作,都赚钱了吧?”

“……”

这么一说的时候,陈愈倒还有些不太好意思。

有些东西,确实是瞒不了任何人,尤其是眼前这种人。

“临退休前,能看着嘉禾回光返照一下,我也值了!”

邹文淮在那说着,看陈愈只吃菜的样子,知道眼前的年轻人,也不是那么好忽悠的:“转让的相关协议,我会写进合作里面,认识我邹文淮的都知道,退休我就退的干净些!”

“我是不希望我子女,再来做电影这个苦差事!”

“呵呵,邹生看的真开!”

真的是一辈子没原谅自己的老对手啊,他话里话外说的都是邵一夫;看似内地捐了几百栋楼,事实上不出地皮只出建筑费用,是非常高明的一种营销手段。

全香江都在骂他,跟李嘉成有的一拼,都是极度吝啬的葛朗台;tvb万年不涨工资,只让员工感恩的就是他。

反倒是邹文淮,对香江电影是有切切实实突出贡献的。

邵氏也是因为他才获得了成功,他一走,逐年在走下坡路。

而且也正如邹文淮说的那样,他的子女确实也都没涉足电影产业,干了一辈子电影,最终清盘拿了2个亿;反观邵氏,那留给自己的几百亿信托家族资产,确实是怎么都不完。

这么一对比,邹文淮这个资本家也算是慈眉善目。

曾有一个说法,当时香江唯一的一家影视公司——邵氏,许多决策其实出自邹文淮。

不过经由邵一夫的指令,发布到各部门而已。

作为邵氏的幕后智囊,邵氏的崛起其实跟邹文淮不无关系。

他在邵氏有两大重要贡献:一是武侠,二为人才。

在爱情电影当道的五六十年代,邹文淮慧眼识英雄,早早的瞄上了武侠这块风水宝地。

他向邵一夫提出重点拍武侠片,并拍出拳拳到肉的真实感。

在邵氏的十三年里,邹文淮为邵氏带来了上亿票房。

经典的“邵氏武侠”时代背后,是一只邹氏之手在推波助澜。

世人皆道邵氏开创了香江电影的历史,但纵观初创到顶峰的十三年,没有邹氏,何谈邵氏?

只是可惜,邵一夫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