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标准?”
“对。”袁睿泽点头,解释道:“就像指挥与控制工程,关键不在于单个指挥员的个人能力,而在于建立一套可复制、可扩展的体系标准,让任何一个单位进入这套体系都能高效运转。”
“你是说,李战做菜,已经不是个人技艺层面,而是建立了一套方法论?”孔洁眼神亮了起来。“没错。”袁睿泽顿了顿,语气带点感慨,“这就是他和别人的差距。”
“多数炊事兵只想着把饭菜做熟、做饱,而他在其中思索到了“打仗’的意义,甚至能在锅碗瓢盆的细节里看出战场的影子。”
袁睿泽补充了一句,“灶台就是战场。”
孔洁缓缓点头,心头涌起一丝惊叹,“太不容易了。”
旋即,孔洁和袁睿泽相视一笑,分析地有道理。
“李战下午离开军事搏击俱乐部后在干什么?”
“仪仗仪礼俱乐部训练。”
仪仗仪礼俱乐部不同于文宣类、竞技类俱乐部,它背后代表的,是国防科大的形象,承接的是学校、全军乃至对外的礼仪展示任务。
进入其中训练的学员,不仅要有体格上的标准,更要具备军姿、军纪、军魂的修养。
李战身穿陆军礼服,正在和新加入仪仗仪礼俱乐部的学员共同训练,他有基础,学起来很容易,从正步与齐步开始训练,步幅、摆臂、踢腿、抬头角度要做到统一划一。
随后是军容军姿,以及持枪与礼宾操作。
除次之外,还有升旗与旗仪、刀礼、枪礼等。
指导教员是一位上校,一边训练队员一边强调纪律意识和动作水平,他先带队员过了一遍仪仗,“礼宾步枪持法。”
李战手持56式礼宾枪,稳健地将枪托、枪身、枪口调整到与身体贴合的最佳位置,持枪礼跟95式步枪不一样,毕竞枪身和刺刀要长些。
“枪口抬高三厘米。”
“身体绷直!”
“眼神要平视前方。”
上校指导教员在队列前方沉声纠正,脸色都要纠正。
接下来的训练是“齐步一正步一变换”。
“齐步走。”
“正步走。”
“齐步走。”
整齐的口令下,十人的脚步声回荡在训练场。
持枪进行军姿,李战步幅精准,脚掌触地有力,踢出的正步腿角度分毫不差,膝盖夹紧,脚尖外展三十度,摆臂干净利落。
接下来的科目,是“刀礼”与“枪礼”的分组训练。
李战跟随一名老队员学习“枪礼”,动作要领是“三提三落”,讲究一瞬到位,利落不拖泥带水,他记忆力极强,模仿能力也强,不到五分钟,便已经能把整个动作顺下来。
“啪!”
56式礼宾枪在李战和队员们的手里应声落地,枪托与地面碰撞产生的声音铿锵有力,令整个队伍为之一接下来是“刀礼”……
当天傍晚,李战就餐后回到学员宿舍,刚拿出教材出来看,范波就出现在了宿舍门口,“报告!”他立正在门口,目光如炬地注视着李战。
正在打扫宿舍内务的王赫、杨磊、白星辰、房梓扬、郑运骏见二排长来了,连忙立正敬礼。李战寻声看去,“进来。”
范波走进宿舍,王赫他们连忙出言问候。
“范排长。”
“范排长………”
范波走到李战面前立正敬礼,随后从兜里拿出一张纸,“副指导员,我写好了。”
李战接过范波写好的检讨书,大致看了一眼,“可以,你按照你自己的学习和训练计划行事。”“是。”范波立正敬礼离开,松了一口气。
李战仔细看完范波写的检讨书,书面检讨是必要的,重在改正。
“副指导员。”打扫完内务,房梓扬拿起书走到李战旁边,“副指导员,你知道辽宁舰吗?”李战无奈地回应道:“你这话就多余了。”
“就是。”王赫正在学习条令条例,慷慨激昂道:“民兵都知道辽宁舰。”
“你懂什么?”房梓扬抬起下巴,语气带着几分自豪道:“辽宁舰不仅仅是一艘航母,它代表着我们国家真正进入蓝水海军的时代,以前我们只能靠近海作战,现在有了航母,就能把作战半径延伸到更远的海域。”
白星辰调侃道:“懂得还挺多。”
王赫不服气地反驳道:“可航母也不是万能的,辽宁舰的排水量才六万多吨,比美国的尼米兹级小多了,还没有核动力,带的舰载机数量有限,起飞还是滑跃式的,不是弹射起飞。”
“你也研究过?”杨磊面色惊疑地看向王赫。
王赫得意道:“都是军迷。”
白星辰合上手里的《大学物理》道:“王赫说的没错,不过你忽略了一个问题,辽宁舰是我们的第一艘航母,它的意义,不光在于战斗力,更在于体系搭建,没有辽宁舰,就没有后面国产航母的设计和试验平李战算是开眼了,这届新学员还都研究过辽宁舰,他自己都还没去研究过航母。
杨磊忍不住插话道:“那你们说,辽宁舰要是单独开出去,能打得过谁?”
“能和美国航母对抗吗?”
“还得发展。”房梓扬摇了摇头,解释道:“航母从来不是单兵作战,它需要航母战斗群,舰载机、驱逐舰、护卫舰、补给舰,甚至潜艇,都要形成战斗体系,航母才真正有用。”
此话一出,李战不由得高看了房梓扬一眼。
“对。”白星辰坐在了一旁,补充道:“你们知道吗?航母的关键不是一艘大船,而是背后那套完整的工业体系。”
李战又把目光看向白星辰,空军系的学员居然也在研究航母知识,看来有句话讲得没错,航母未必是胜负的关键,但一定是国运的象征。
国家强大起来了,军校新学员都不简单。
王赫咂舌地问道:“那咱们岂不是差得远?”
作为副指导员,李战这时候放下书本,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