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历史军事>我要当大官> 第174章 中央之国 浑水摸鱼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4章 中央之国 浑水摸鱼(2 / 3)

在外岛建设船厂,资源需要从大陆运输过去,这一来一回的成本就上去了,实际上非常不方便。”

“张秘书说的有道理。”

万泽文点头道。

建设大型造船厂,现在实际上还不太具备条件。

不论是在制造水平上,还是在熟练人手上,第一造船厂作为摇篮,还是要在目前的船业发展上继续积蓄实力,积累技术,培养人才。

“在老爷得胜归来的时候,我俩务必要给“贸易中心’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收税政策出来。我初步参考了东印度公司在小琉球的“贸易许可证’制度,通过发放许可证、准入证等,每一张牌照需要多少银子,一张牌照对应一艘多少吨位的船只·····.”

在说到东印度公司的时候,张良咬牙道:“东印度公司在小琉球的贸易市场,最主要就是做的燕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生意,如今我们直接在大燕本土开辟市场出来,价格比小琉球更有优势,那些商船必定会放弃澳门、小琉球的边缘市场,争先恐后的来我们的贸易中心!”

在这里面,有着巨大的成本优势。

一是减少了中间商赚差价,采购成本大幅下降。

二是降低了运输和时间成本,商船无需多地周转,可以直接抵达东阳一站式配齐。减少水手薪水、减少物资损耗。

三是大燕本土琳琅满目的商品,除了丝、茶、瓷这些老三样,还有漆器、麝香、棉麻、工艺品等等,无不令欧巴罗贵族疯狂。

这三个是最主要的,其余“源头货源,质量保证”“官方背书,交易安全”“地大物博,补给方便”,以及海上劫掠频发,进入鱼头岛等于进入了东阳水师的安全“避风港”,都会是吸引那些夷商的重要理由。况且,只要大燕放下“天朝上国”的心态,从那些夷商的表现看来,能够合法深入到“中央之国”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这不仅仅是做生意,而是近距离观察这个庞大的“黄金帝国”的机会,能真的深入了解这个帝国,回到欧巴罗以后都十分可能受到当地王室的接待一一对于欧洲王室而言,同样对这个传说中的黄金国度有着强烈的好奇。

这些对夷商来说,都有着无可估量的价值。

“东阳水师还是要继续扩张!”

万泽文忽然说道。

张良闻言点了一下头:“我们东海上的交易中心建立以后,那些弗朗机人必然不肯罢休,东印度公司的舰队必然会来,东阳水师能打胜仗,才是我们交易中心建成的基础保障。”

海上话语权硬不硬,不看嘴巴硬不硬,而看军队硬不硬。

当天,一封长信,随着南下的后勤补给船,从大运河南下,一路过了古沂诸县,朝着梁河县而去。与此同时,一路军也终于跋山涉水,到了梁河县外驻扎。

这天一早,安昕正在船上看着后方万泽文和张良送来的信笺时,听到外面一阵动静。

楼船的船帆放下,船桨也停下。

“怎么了?”

安昕着人去问。

很快,何西回来汇报道:“老爷,第一团发来电报,前方大运河被贼兵投放了大量石头,抬高了河床,欲伏击我方的明轮船。

师部通讯班正在和前方明轮船船队取得联系。”

“第一团是如何得知的?”

安昕奇怪的跛上鞋,朝着师部通讯班所在走去。

胡常山也在这里。

“和前方联系上了没?”

安昕推门问道。

“老爷!”

胡常山行礼后说道:“已经联系上了,幸亏消息及时,明轮还未到贼兵投石地域。否则一旦明轮撞上石头,后果不堪设想。

现在,明轮已经派出小船和水鬼,去前方确认情况。”

“再问问第一团,消息从何处获得。”

安昕问道。

随着电报机“嘀-嘀”响声,将消息发了过去。

过了一阵,消息传回来。

通讯兵翻译过后拿了过来。

“是梁河当地一个叫做“宁二’的村民发现的,宁二在见到第一团后跑去参军,将这个消息说了出来。胡常山说道。

“哦。”

安昕点了一下头:“失道者真助,得道者多助,人心向着安国军,这是好事啊。”

虽然提前得知了消息,但敌人通过大量船只投下的石头,清运也不好做,一连浪费了数天功夫,才将这些石头清理掉,船队才得以继续上路。

又因为害怕敌人故技重施,一路上都有小船在前方开路观察,同样拖累了船队的行进速度。这一来,第一团、第二团这两路军队,同样赶了上来,第一团过了梁河县,一路传檄而定,过了高河、棉城就进入了扬州的地界。

第二团进入通泰府,一路势如破竹,打的贼军一路逃窜,接连收复失地。

与此同时,安昕传令东阳府、云台府、古沂府官兵,进入凤栖、通泰等地进行驻守。火线提拔一批文官进入古沂、通泰各县官府代领知县一职,保证各县政令正常运转。

“这是第几波了?”

安昕坐在楼船的柚木甲板上,望着大运河边上官道骑马奔驰而过的江湖中人。

这些人之中,不乏一些实力强横的。

“属下得到消息,说在扬州江陵县的前秦宝库,里面有着前秦玉玺,据说里面封存了前秦皇族的内力,只要得到前秦玉玺,能让一个普通武者一夜之间成为隐元宗师!”

房念林解释说道。

“消息是真是假?”

安昕确认道。

房念林摇了下头:“消息正在确认,目前还不知真假。”

“我听说前秦是以武立国的,皇族之中不乏一些高手,皇帝更是有一脉相承的武道传承。如果消息是真的话,和历史上的记载,反而对起来了。”

安昕摸着船舷栏杆,说道:“但前秦宝库的消息为何会传出来,还能在江湖上广为传播呢?这其中说不定会有什么猫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