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实基础。
天河上游,北岸千里之外,地势开阔,山峦起伏,云雾缭绕。
吕易立于云端之上,身披水元避劫品袍,目光如炬,神识扫过方圆万里之地。
他双手掐印,法力涌动,周身龙气升腾,天地之间水脉共鸣,下一刻,法相金身显现!
只见一道高达三千丈的真龙法相拔地而起,龙首昂扬,双角峥嵘,龙须飘动,吞吐云雾,周身缠绕五行水气,威压四方!
他手中现出赶山鞭,青光流转,符文游走,宛如活物,轻轻一抖,便带起一道惊雷般的破空之音。“开山!”
吕易一声令下,声音如雷,震动天地。
赶山鞭挥动之间,一道青光如龙蛇翻腾,直击前方一座百万丈高山!
“砰!”
一声巨响,山体震颤,尘土飞扬,整座山竟被生生移出原地,轰然落入两旁山谷之中!
紧接着,第二鞭、第三鞭……
一座座山峰在赶山鞭之下被“赶”至两旁,开辟出一条笔直、开阔的通道。
随着山峦被移,地势被改,不少原本隐居于山中洞府的妖怪、散仙纷纷惊起,御风而出,欲要阻拦。有的妖王怒吼:“何方狂徒,竟敢擅动我等洞府?!”
有的仙人则皱眉观望,欲要理论。
然而,当他们抬头望见那三千丈高的真龙法相,以及吕易手中那根青光凛冽的赶山鞭时,脸色不由一遍!
更有眼尖者认出身后缓缓驶来的天河战舰群,舰上旌旗猎猎,天兵列阵,杀气腾腾,顿时明白,这是如今风头正盛的天河水军。
众妖仙虽有不甘,却也不敢妄动,只得纷纷退回洞府,接受被迫搬迁的命运。
天河水军随即进场,将沿路所有生灵迁移至天庭早已安排好的新居之地,确保工程无扰。
待一切准备就绪,天地归寂,万籁无声。
吕易手中一翻,赫然现出一把古朴巨斧!
正是禹皇开山斧。
他深吸一口气,神识沉入斧中,感应当中磅礴的人道功德之力。
下一刻,他身形暴涨,再次现出法相金身,手持巨斧,立于天地之间!
他缓缓举起大斧,体内法力如潮水般涌动,真龙之力与盘古斧意交织,天地间水火土风四气共鸣,风云变色!
“开!”
一声怒吼,响彻九霄!
吕易猛然挥斧,一道绚烂至极的斧光自天而降,划破长空,如同一道撕裂天地的雷霆,直劈大地!“轰隆隆!!”
巨响震天,地面剧烈震动,山崩地裂,烟尘四起,方圆万里云雾被一扫而空!
斧光所过之处,大地裂开,一道绵延万里、宽达数百里的巨大峡谷瞬间成型。
峡谷虽初具雏形,然而这道由禹皇开山斧一击劈出的裂痕,却也满目疮痍。
巨石堆积、土层松散、裂缝纵横,更有无数碎岩塌陷,若不加以整治,非但无法引水,反而可能引发新的地质灾害。
就在这时,五千土德天兵已然列阵而上,整齐划一地踏入峡谷之中。
他们身披黄甲,头戴兽面兜整,气息沉稳如山,每一步落下,大地便微微震颤。
随着一声令下,他们齐齐催动法力,显化出九品土系金身法相。
刹那间,峡谷之中戊土之气冲霄,天地变色!
只见五千兵士齐齐现出九品土系金身法相,形态各异,皆为土系神兽,有的似巨猿、有的如石龟、有的化作岩龙、有的形若地牛,皆是土德一脉最纯粹的神兽形态。
数百尊巨猿法相率先行动,双臂一展,便有千钧之力,徒手将那些被斧光劈落的巨岩一块块搬起,或抛至峡谷两旁,或投入特定区域。
身具岩龙法相的天兵紧随其后,口吐地火,喷涌而出,将那些尖锐不平的岩壁、碎石熔化,使其化作流动的岩浆,缓缓填平沟壑。
岩浆冷却后,形成坚硬如铁的岩层,既稳固又耐水蚀。
而那些龟法相的天兵则盘坐于峡谷两侧,龟壳之上铭刻镇地符文,释放出厚重的土系法力,缓缓镇压地脉,防止日后地势下沉或裂缝扩大。
在五千土德天兵的合力之下,短短三个天界日,原本满目疮痍的峡谷便已焕然一新!
原本乱石堆积的沟壑,如今已被平整成一条宽阔的水道,之前摇摇欲坠的岩壁,也被加固成天然堤岸。接下来的日子里,天河水军负责清场,驱散沿途生灵;吕易亲自执禹皇开山斧开道,劈山断岭,引水通流;而五千土德天兵则紧随其后,运转神通,清理碎岩、稳固地脉、疏通水道。
然而,开山斧虽有神威,但每挥一斧,皆需耗费庞大法力。
吕易虽有蟠桃灵丹、仙家珍果不断补充,但连斩二十余处峡谷裂缝之后,终究力有不逮,体内法力几近枯竭,额头冷汗直冒,动作也略显迟滞。
他深知,若此时停手,前功尽弃,水脉难通。
思索片刻后便差人将镇狱塔送往灵凤洲,请迦理迦罗汉前来相助。
不到半日时间,迦理迦罗汉便已现身,身披袈裟,面容古拙,神色淡然。
他未发一言,只将镇狱塔递还吕易。
吕易接过,神识一扫,塔中佛光如海,浩浩荡荡,竟藏有十万佛兵!
这些佛兵,皆是当年马王菩萨麾下旧部,后被吕易以普渡禅光陆续渡化,归于镇狱塔中,听其调遣。他心念一动,催动塔中佛力,
吕易将镇狱塔悬于头顶,十万佛兵在塔内齐齐念动真言,金光万丈,佛音缭绕,气势如虹!佛兵之力如潮水般涌入体内,加持其身,顿时法力恢复,神识清明,连那禹皇开山斧也似被佛光净化,锋芒更盛!
他深吸一口气,再次举起大斧,斧光再现,这一次,轻松许多。
“轰!”
斧光劈落,山崩地裂,又一道峡谷轰然成形。
一日,工程推进至北岸极远处,,忽见一座巍峨大山横亘于前,山势如龙盘凤绕,直插太虚星空,云雾缭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