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熵痕:终末静默> 第三十八章:穹顶暗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八章:穹顶暗流(1 / 5)

EDC北极总部——“北极星”穹顶基地内部,并非想象中末日堡垒的粗犷犷与压抑。医疗中心位于穹顶核心区域的下层,环境与外界冰天雪地截然不同。柔和的乳白色光线从天花板均匀洒落,空气经过多层过滤,带着一丝淡淡的、类似臭氧和消毒水混合的洁净气息,温度恒定在舒适的22摄氏度。墙壁覆盖着吸音材料,隔绝了基地深处隐约传来的机械运转声。这里更像是一座高度现代化的未来医院,而非身处极地冰盖之下的避难所。

然而,对于刚刚从地狱边缘归来的裴凡生和王飞翔而言,这份洁净与宁静之下,潜藏着难以言喻的紧绷感。他们被分别安置在相邻的两间独立医疗舱内,接受着最严密的隔离观察和治疗。

王飞翔**着上身,趴在医疗床上,古铜色的背部肌肉虬虬结贲贲张,却布满了纵横交错的伤疤。最醒目的,是左肩胛骨下方那道长达二十多厘米、如同暗红色蜈蚣般狰狞扭曲的新生疤痕。那是泥人爪风撕裂的恐怖伤口,在“北极星”医疗中心先进的生物再生凝胶和纳米修复技术作用下,已经奇迹般地愈合,肌肉组织重新连接,神经末梢恢复传导。但疤痕组织却呈现出一种异常的暗红色泽,边缘微微隆起,触感坚韧如同皮革,与周围健康的古铜色皮肤形成刺目的对比。

一名穿着无菌防护服、面容冷峻的医疗官(胸牌:Dr.&bp;Ar&bp;Thore)正用一支冰冷的、顶端闪烁着蓝光的扫描仪,仔细地检查着疤痕区域。仪器发出细微的“嗡嗡”声,在疤痕表面移动。

“疤痕组织增生指数偏高,但无活性感染迹象。”医疗官的声音透过面罩传出,带着电子合成的质感,“检测到微量‘腐城菌丝特异性蛋白’残留,浓度低于安全阈值,已失去活性。不会影响运动功能,但疤痕……会伴随你一生了。”他收起扫描仪,递给王飞翔一件柔软的、带有温度调节功能的医疗背心,“穿上这个,可以缓解摩擦不适。体能恢复训练下午开始,在B7区模拟训练场。”

王飞翔活动了一下肩膀,感受着疤痕下肌肉牵拉的细微滞涩感,咧嘴一笑:“有疤才像个爷们!谢了,医生。”他套上背心,眼中闪烁着迫不及待的光芒。被困在潜艇和病床上这么久,他急需一场酣畅淋漓的训练来发泄积压的精力,更想看看这座号称人类最后堡垒之一的基地,究竟藏着什么真本事。

隔壁的医疗舱内,气氛更加凝重。

裴凡生安静地坐在一张可调节的医疗椅上,头上不再缠着绷带。左眼的位置,覆盖着一层薄薄的、近乎透明的生物活性聚合物薄膜,薄膜下方连接着一个精巧的、嵌入眼窝深处的银白色合金基座——那是EDC最尖端的神经接驳式义眼基座。手术很成功,坏死的组织被彻底清除,受损的视神经通过纳米级接口与基座连接。理论上,只要安装上匹配的义眼模块,他就能恢复视力。

然而,此刻,那覆盖着薄膜的左眼窝深处,并非一片黑暗。一股幽蓝色的、如同液态蓝宝石般的光芒,正从基座的核心处持续不断地散发出来!光芒并不刺眼,却异常稳定,在昏暗的医疗舱内清晰可见,尤其是当环境光线变暗时,这蓝光便如同鬼火般幽幽闪烁,映照着他苍白而平静的脸庞。

医疗主管Dr.&bp;Lea&bp;Petrova(一位身材高挑、金发盘起、眼神锐利如手术刀的女性)正站在他面前,手中拿着一块轻薄的光子平板,屏幕上显示着复杂的生物数据图谱。她身后,两名助手操作着几台精密的检测仪器,发出低沉的嗡鸣。

“裴教授,”Dr.&bp;Petrova的声音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权威,“手术很成功,神经接驳稳定率99.8%。但是……”她将平板转向裴凡生,屏幕上放大显示着几组高亮的数据,“我们在您的左眼视神经丛残留组织、以及基座接口周围的体液中,检测到了高浓度的、一种变异的腐城真菌孢子。菌株代号:-F7。”

屏幕上显示出放大的真菌孢子显微图像:一种形态扭曲、表面布满棘刺、内部闪烁着微弱荧光的暗绿色微生物。“-F7是北美腐城菌毯特有的变种,具有极强的神经亲和性与潜伏性。它在手术过程中被激活,其代谢产物与您的神经电信号产生了某种未知的耦合效应,导致了这种……持续性的生物荧光现象。”她顿了顿,语气严肃,“目前来看,这种荧光本身并无直接危害,也不会影响义眼模块的最终安装和功能。但-F7的潜伏风险未知,我们需要您继续隔离观察至少一周,并进行每日的抗真菌脉冲治疗和神经稳定性监测。”

裴凡生平静地看着屏幕上的图像和数据,仅存的右眼目光深邃,看不出喜怒。他微微颔首:“明白了。听从医疗安排。”他的声音依旧有些嘶哑,但比之前好了许多。

Dr.&bp;Petrova似乎对他的配合很满意,点了点头:“很好。抗真菌剂和神经稳定剂会通过基座接口直接注入。有任何不适,立即按呼叫器。”她收起平板,带着助手离开了医疗舱。

舱门无声滑闭。柔和的灯光下,只剩下裴凡生和他左眼窝中那幽幽的蓝光。

他缓缓抬起手,从贴身的口袋里摸出那台屏幕碎裂、但核心功能尚存的战术平板。平板在进入基地时经过了严格的安检,但裴凡生利用“沉舟计划”硬盘中的高权限指令,保留了对核心计算模块和部分离线数据库的访问权限。他启动平板,调出一个极其隐蔽的自检程序——这是他利用在潜艇上修复声纳系统的间隙,结合TAO数据库碎片和EDC部分公开生物图谱,自行编写的生物能量特征分析模块。

他将平板靠近自己的左眼,启动扫描。一道肉眼不可见的微光扫过蓝光区域。屏幕上,数据流飞速滚动。几秒钟后,结果弹出:

扫描目标:左眼窝异常生物辐射源

能量特征分析:

-&bp;频谱峰值:478m(可见蓝光波段)

-&bp;能量强度:稳定,无衰减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