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反攻(1 / 2)

第75章反攻

傍晚时分,燕国再次反攻过来。

余晋元等人铆足了劲要弄死齐国这群龟孙子,好向陛下还有燕国百姓证明,他们才是最厉害的将军,祁桓身边那几个压根什么都不是。更有后面一群士兵磨刀霍霍要立功,更要宣泄这么多年来一直被欺压的耻辱,个个英勇无比。祁桓一行起初还坚持用火炮对敌,后来发现无论如何都赢不了,便放弃了笨重的火炮,且战且退,一直退到光州境内。这一仗打得比先前那次还要伤亡惨重,更严重的是,军中的士气彻底被打没了。

反观燕国这边正是士气大涨之机,余晋元等舍不得放弃这难得的好机会,依旧穷追不舍,摆出一副跟祁桓决一死战的模样。反正陛下都说了,他们筹备了这么久,可不单纯是为了赶走敌军,而是为了让敌军死无葬身之地,打一个漂漂亮亮的翻身仗。借此让其他两国知道,从今往后,攻守之势易也!至于这个一肚子坏心眼儿的祁桓,最不能轻易放过。陛下已经下令,若有人能取得祁桓的项上人头,即刻便能加官进爵,赏银万两。有这个好处在前面吊着,动心的可远不止余晋元杨素几个,小兵们也有心一试。万一乱军之中,那祁桓逃命时没了章法,刚好被他们击中呢?这一步登天的机会,不就落在他们头上了吗?

在燕国的围追堵截之下,祁桓根本不能出现在人前,被迫消停了下来静养,也不敢再下令跟燕国硬碰硬了。

但深陷其中也不是办法,属下都在求着祁桓尽快作出决定。相较于继续死磕寿州城,众人更倾向于休战。说实在的,燕国这种鬼地方大概跟他们齐国人犯冲,这地方本就邪乎,年年闹水旱,估摸着是个不详之地,真打下来估计会耽识他们的运势。

当然,还有一重不能说的原因在于,众人都知道他们拿不下这个地方。当初攻城前将燕国贬低地越狠,如今脸上就越疼。谁能接受被远不如他们的人击溃?已经丢了一次面子,他们再不想自取其辱了。众人围在祁桓身边,铆足了劲想将祁桓劝回去。“齐国大半的领地都被咱们给打下来了,再使把劲就能打到京城。”“是啊,京城才是最要紧的,燕国算什么?这地方不详,继续留在这里,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众人七嘴八舌,但意思都一样,就是赶紧将祁桓劝回去。到了长安,他们直接登基,昭告天下,齐国自此之后就换了皇帝,到时候该封赏的封赏,该发落的发落,总跟燕国计较个什么劲啊?实在是看不顺眼的话,等上个一年半载,他们改良一下火炮,就不信还拿不下燕国。千言万语不过一句话,如今真不是时候。

祁桓也知道他们说的在理,更知道赶紧回撤才是应有之意,但他跟宋陵纠缠了这么久,中间还有系统在里头搅和,且系统又曾言之凿凿,他上辈子、上上辈子,无不是死于宋陵之手。起初祁桓也不信,觉得系统是逼他对宋陵出手才故说八道。但这次征讨燕国失利,加上火烧太庙也出了茬子,倒让祁桓还是深信不疑了。

宋陵的确是他一统天下的最大对手。这回轻易撤退,来日再想南下对付燕国,便没有那么容易了。士兵们会下意识露怯,觉得打不了燕国,而宋陵也会成为他与系统永远都心结。

可望着众人,祁桓还是这份不甘心压在心底,沉重地点了点头:“就依诸位,先停战,继续北上,拿下长安城!”

众人对了一个眼神,终于如释重负。说实在的,只要不对上燕国,他们根本什么都不怕。他们这群人跟在祁桓背后,不就是为了攻进长安,挣个从龙之功吗?

第二日,祁桓便派使臣传达了停战的意思。这阵子他们被打得灰头土脸,实在是不好看。使臣来时虽心中担忧,但又不愿丢了大国的气度,说话间依旧傲气十足。宋陵好整以暇地望着对方:“难道你们主子以为,只要他开了口,燕国就一定会停战?”

这话问得几个使臣心里一沉。

这恰恰是他们最害怕听到的,燕国根本没有收手的意思。为首之人这才矮下了气势,开始婉言相劝,力陈开战对燕国的影响,并且许诺来日他们新皇即位,将扩大互市,与燕国互通有无,并结为盟友,终其一朝都不会再起战事。他们觉得,这几个承诺的分量已经够重了。哪怕是为了燕国的今后着想,燕国皇帝也该尽快应下,谁会跟钱与和平过不去呢?但不幸的是,他们的主子是祁桓。

祁桓不死,宋陵日夜不得安心。

这番话在宋陵听来可笑至极,他弄死祁桓,一样能跟日后的齐国互通有无,一样靠着火炮保证齐国跟蜀国百年之内不敢进犯燕国领土。多说无益,宋陵对祁桓的人早已经没了耐心:“看来你家主子还是学不会求人,既如此,你们也不必回去了,等着你家主子过来赎人吧。”宋陵轻飘飘地抬了抬手,左右侍卫立刻上前将几个使臣拿下。当初燕国势弱,先皇与朝臣们受尽屈辱,如今祁桓求和,凭什么能理直气壮?就凭他是男主?可惜这个名头在他这儿行不通,别说男主了,天王老子过来求和的时候都得给他做小伏低。

几人拖下去时,还在指责宋陵对使臣动手,实在有违明君之道。宋陵撇了撇嘴,在自己家里当个明君是应该的,对着外人,该昏庸的时候就得昏庸些,讲究那些礼义廉耻只会让自己左右为难。比起当初蜀国、齐国对燕国做的,宋陵如今只是关几个使臣而已,他问心无愧。

使臣去了一趟便没了人影,祁桓叫人打听之后方知,他的人已经被宋陵关起来了,若要救人,还得给巨额的赎金。

宋陵狮子大开口,他自己倒是痛快了,却将祁桓膈应得不轻。祁桓手头并不宽裕,他的钱还是地方上的富商大贾献上来的,用来充作军费可比赎人要划算得多。

即便祁桓钱真的多到烧得慌,一定要给,估计这笔钱也会打水漂。宋陵收了钱,却未必会放人。

祁桓是这么想的,其他人亦是如此。众人都默契地不再提那几个使臣,只当做没有这回事。

燕国想将他们扣留便扣留吧,来日真动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