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对付魂煞的良药;玺铭核对风水笔记和采药图,标出太乙峰第三溪湾的准确路线,特别注意笔记里画的‘魂煞阵’标记;我联系苏家坳的村委会,打听苏老根的后人,确认藏谱处是否被破坏。三天后一早出发,带齐松风琴、龙龈残片、半本琴谱和化煞草药,必须在月圆前找到另一半谱,解魂煞,开地宫,不能让苏婉和阿松的等待再落空。”
老李正给琴身刷护漆,用终南山的艾草汁调和漆料,骨屑残留的青黑色渐渐淡去:“琴身稳了,换弦后音色肯定清亮。”炳坤把半本《松风琴谱》小心收进防潮盒,与皮影影子谱、山洞拓片放在一起,三样东西的边缘能隐约拼合:“这三样拼起来,‘安神调’的旋律已经能看出大半了。”
玺铭的玉镯与琴身共鸣,发出清越的响,像在应和即将到来的行程。老巷的槐花落满琴身,“松风”二字在暮色里闪着微光,琴身的木纹在灯光下舒展,像是在轻轻呼吸。煊墨合上《阴煞秘录》,骨煞章节的字迹已变得模糊,只剩下淡淡的墨香——第六种阴煞已解,最后一道魂煞的谜题,正等着他们在太乙峰揭晓,而这把承载着六百年执念的“松风”琴,将是解开谜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