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亚星轨道半径&nbp;38&nbp;万公里处,“磐石”&nbp;观测站正悬停在一片死寂的星空中。这座由钛合金与生物陶瓷构建的环形建筑,像一枚镶嵌在黑暗里的银色指环,其外层的量子屏蔽罩闪烁着淡蓝色的微光,抵御着红矮星不时喷发的高能粒子流。观测站内部,三种形态的生命正围绕着中央控制室的全息沙盘,凝视着下方那颗灰扑扑的星球&nbp;——&nbp;这是他们驻守盖亚星的第&nbp;14&nbp;个地球年,也是&nbp;“死寂监测计划”&nbp;启动后的第&nbp;5120&nbp;个标准日。
原人观测员陈野正用指节轻叩控制台的生物膜界面,他的指尖还残留着地球故乡雨季的湿润记忆。屏幕上,盖亚星的大气参数曲线像一条沉睡的蛇,近千个标准日里只有微小的波动。“辰星,再核对一次对流层数据。”&nbp;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眼底却藏着期待&nbp;——&nbp;他的导师,那位毕生研究艾拉文明的老学者,临终前曾攥着他的手说“盖亚的雨不会永远缺席,它会带着文明的思念,穿过亿万年的沉默回来。”
智灵单元&nbp;“辰星”&nbp;的光学传感器立刻亮起浅青色的光,数据流在全息沙盘旁形成一道透明的光带。“对流层底部温度&nbp;-&nbp;173,较昨日上升&nbp;02;硅尘浓度&nbp;287&nbp;微克&nbp;/&nbp;立方米,下降&nbp;11&nbp;微克;水分子活性指数……”&nbp;辰星的电子音突然顿住,光带中的某段数据开始剧烈闪烁,“检测到异常!北纬&nbp;37°,西经&nbp;112°&nbp;区域,水分子聚合速率突破临界值,形成直径约&nbp;001&nbp;微米的凝结核&nbp;——&nbp;硅尘颗粒正以每秒&nbp;300&nbp;个的频率附着!”
云民协作体&nbp;“雾”&nbp;的意识投影此刻正悬浮在沙盘上方,她的形态是一团流动的银灰色雾气,边缘缠绕着细碎的光粒。当辰星的警报响起时,雾的意识瞬间接入了观测站的深层传感器,她&nbp;“看”&nbp;到了盖亚星对流层中的奇观那些原本随机飘散的硅尘颗粒,突然像被无形的线牵引着,朝着艾拉文明遗迹&nbp;——&nbp;硅化森林的核心区域聚拢。更奇异的是,每个硅尘颗粒的表面都泛起了极淡的量子涟漪,这种波动频率,竟与观测站保存的艾拉文明&nbp;“生命之弦”&nbp;图腾完全吻合。
“是硅林深处的能量场!”&nbp;雾的意识带着轻微的震颤,通过神经接口传递给陈野和辰星,“那些硅柱的根部,还残留着艾拉人镌刻的古老符文,它们在引导水分子&nbp;——&nbp;就像在举行一场沉睡了亿万年的仪式!”
陈野立刻调出硅林区域的高清影像,全息沙盘上,密密麻麻的硅柱如同一把把倒插在大地上的银色尖刀,它们的根部隐约可见暗红色的纹路,这些纹路在水分子靠近时,正缓慢地亮起微光。辰星的光谱分析仪显示,这些纹路释放的能量虽微弱,却能改变水分子的氢键结构,让它们在低温环境下依然保持液态&nbp;——&nbp;这正是艾拉文明&nbp;“低温保水技术”&nbp;的核心原理,只是此刻,这技术正被盖亚星本身&nbp;“唤醒”。
就在这时,辰星的光学传感器突然将镜头焦距放大到十万倍,对准了硅林上空的云层。“凝结核已形成稳定结构!直径&nbp;032&nbp;毫米,含水量&nbp;997%,表面包裹&nbp;3&nbp;粒硅尘&nbp;——”&nbp;辰星的电子音第一次出现了&nbp;05&nbp;秒的延迟,像是在确认眼前的景象,“第一滴雨,正在脱离云层!”
陈野的心脏猛地收缩,他立刻戴上神经触觉接口。下一秒,他仿佛置身于盖亚星的高空冰冷的大气拂过脸颊,红矮星的光芒带着铁锈般的温度,而那滴雨就在他的&nbp;“眼前”——&nbp;它比观测数据显示的更晶莹,内部的三粒硅尘正缓慢旋转,排列成一个残缺的三角形,像艾拉文字中&nbp;“生”&nbp;字的碎片。雨滴坠落时,周围的硅尘纷纷避让,仿佛在为它开辟道路;大气中的量子波动形成了一道极细的光轨,将雨滴的轨迹勾勒成一条优美的弧线,这条弧线与观测站数据库中艾拉文明&nbp;“生命之弧”&nbp;的图腾,重合度达到了&nbp;923%。
“它在‘选择’落点。”&nbp;雾的意识投影此刻已完全融入传感器数据流,她能&nbp;“听”&nbp;到雨滴与大气摩擦产生的声波,那声波的频率竟与艾拉文明的摇篮曲一致,“它在朝着硅林中央的‘艾拉之柱’坠落&nbp;——&nbp;那里是艾拉文明最后的祭坛!”
全息沙盘上,艾拉之柱的影像被单独放大这根高百米的硅柱顶端,有一个凹陷的圆盘,圆盘中央刻着艾拉文明的核心符号&nbp;——&nbp;一个由水滴、叶片和星辰组成的图案。此刻,那滴雨正沿着光轨,精准地朝着圆盘坠落。辰星的重力传感器记录下雨滴坠落时的引力波动,像一段缓慢的心跳12/2,09/2,06/2……&nbp;每一次波动,都与艾拉文明记录的&nbp;“生命脉搏”&nbp;频率同步。
“距离接触还有&nbp;3&nbp;秒。”&nbp;辰星的电子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陈野握紧了拳头,他的视线死死盯着沙盘上的雨滴。雾的意识与所有驻守观测站的云民连接,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意识网络,他们共同&nbp;“注视”&nbp;着这滴雨&nbp;——&nbp;这滴承载了亿万年等待的雨。
“滋&nbp;——”
当雨滴落在艾拉之柱的圆盘上时,一声极其微弱的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