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后方的通道,我也可以亲自安排可靠之人接应、疏通,确保货物安全、隐秘流转。具体联络方式和接应节点,另电告知。”
“第三,所得利润,按约定比例,大部用于津塘站重建与特殊活动,其余部分,我会存入指定账户,专项用于赣南民生与基础建设,一定会让账目清晰,会有专人审计。”
“第四,转告他,‘不择手段’虽为形势所迫,但心中需有底线,目标始终是救国救民。望他好自为之,勿负期望。”
秘书迅速记录下要点,准备去拟写回电。
建丰同志又补充了一句,语气意味深长:“另外,以我个人的名义,给戴雨农发个电报,麻烦他为赣南、为我个人,让吴敬中,他的这个得力干将帮忙,希望吴敬中能解决了我们的一些‘实际困难’。”
秘书心领神会,这是要借戴笠之口,进一步抬高吴敬中在军统内部的地位,同时也是对戴笠的一种安抚和暗示——此人我用了,你也行个方便。
秘书离开后,建丰同志再次拿起那份电文,目光落在“吴敬中”三个字上,嘴角微微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弧度。
乱世之中,人才难得。这个吴敬中,是善于在灰色地带打开局面的奇兵。
他对吴敬中的欣赏,不仅仅在于这次“送钱”的功劳,更在于这个老同学展现出的那种在泥潭中还能找准方向、并且能干净利落办事的能力。这种能力,对于志在更大舞台的建丰同志来说,价值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