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穿越后我替潘金莲渡余生> 第33集:新鲜得宠暗流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3集:新鲜得宠暗流涌(3 / 4)

的敌意。但她没抬头,也没说话,只是默默承受着。她知道,此刻的隐忍,是为了以后更好的反击。

请安的过程中,李瓶儿变着法儿地炫耀自己的宠爱。一会儿说“老爷昨日给我买了一支新的玉簪,说是和田玉的,可温润了”,一会儿又说“老爷说下月带我去城外的别院散心,那里的牡丹开得正好”,一会儿还娇滴滴地跟吴月娘撒娇:“夫人,妾身最近总觉得腰酸,您能不能让张嬷嬷给我做个软点的靠垫?老爷说我坐着不舒服,他也心疼。”

吴月娘脸上带着笑,心里却未必舒服,只是点了点头:“好,让张嬷嬷给你做两个,选最好的棉花。”

李瓶儿见吴月娘应了,笑得更甜了,目光再次投向潘金莲,带着十足的挑衅——仿佛在说“你看,就算你得了杭绸,老爷最疼的还是我,夫人也得让着我”。

潘金莲始终低眉顺眼,没插一句话,没看她一眼,仿佛李瓶儿说的那些话,都与她无关。直到请安结束,她都是第一个起身告退,脚步平稳,没有丝毫慌乱。

走出颐福堂,阳光有些刺眼,潘金莲抬手挡了挡。春梅跟在她身后,小声说:“主子,李瓶儿也太过分了,明着暗着都在跟您炫耀,好像老爷是她一个人的似的。”

潘金莲放下手,看着前面的抄手游廊。廊下的丫鬟婆子们见了她,都低着头,却偷偷用眼角瞟她,嘴里还窃窃私语着什么。她能听到几句零星的话:“……就是她,刚得了老爷的杭绸,六姨娘都气坏了……”“……我看她也得意不了几天,六姨娘怎么会放过她……”“……听说夫人都给她分布裙了,这是故意敲打她呢……”

这些声音像小虫子一样,钻进潘金莲的耳朵里,让她有些烦躁,却又很快平静下来。她知道,仆役们都是见风使舵的,谁得宠就巴结谁,谁失势就踩谁。现在她“复宠”了,她们既好奇,又带着观望,还盼着她和李瓶儿斗起来,好有热闹看。

回到绮罗阁,潘金莲让春梅把院门关了,然后走到桌前,打开那个樟木匣子,拿出那匹杭绸。她再次抚摸着缎面,冰凉的触感让她清醒。她知道,西门庆的这点“新鲜感”,就像一场短暂的春雨,浇不湿她脚下的土地,却能引来无数觊觎的目光。吴月娘的敲打,孟玉楼的讽刺,孙雪娥的不屑,潘巧云的炫耀,李瓶儿的敌意,还有仆役们的窃窃私语……这些都是围绕着“宠”字而来的暗流,稍有不慎,就会被卷入其中,万劫不复。

“春梅,你去给我取纸笔来。”潘金莲忽然说。

春梅愣了愣,还是听话地取来纸笔。潘金莲拿起笔,在纸上写下几个名字:吴月娘、李瓶儿、孟玉楼、潘巧云、孙雪娥、李娇儿。然后在每个名字后面,写下她们的弱点和在意的东西:

-吴月娘:在意正室地位、管家权,弱点是怕老爷厌弃。

-李瓶儿:在意老爷宠爱,弱点是怕失宠、怕别人比她风光。

-孟玉楼:在意钱财、面子,弱点是嫉妒心强、爱搬弄是非。

-潘巧云:在意儿子、优越感,弱点是怕儿子出事。

-孙雪娥:在意旧身份、不甘心,弱点是性格孤僻、易冲动。

-李娇儿:在意安稳、不惹事,弱点是怕卷入纷争。

写完后,她看着纸上的字,轻轻叹了口气。这座宅门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和弱点,而这些**和弱点,就是她们互相攻击的武器。以前她不懂,现在她懂了——想要活下去,不仅要保护好自己的弱点,还要学会利用别人的弱点。

就在这时,院门外传来小厮的通报:“老爷来了——”

潘金莲心里一动,连忙把纸条揉成团,扔进旁边的炭盆里。纸团很快烧了起来,化作灰烬。她整理了一下衣裳,走到门口迎接。

西门庆走进来,脸上带着几分酒气,显然是从外面应酬回来的。他看到潘金莲,笑了笑:“今日在颐福堂,没受委屈吧?”

潘金莲微微屈膝,声音轻柔:“多谢老爷关心,妾身没有受委屈。夫人和姐姐们都很照顾妾身。”她没有抱怨,也没有告状,只是平静地陈述。

西门庆有些意外,他原以为潘金莲会跟他诉苦,没想到她这么“懂事”。他走上前,扶住她的手:“委屈了就跟我说,别自己憋着。”

潘金莲抬起头,眼里带着一点湿润,却没哭:“妾身知道老爷疼妾身,这就够了。妾身不想给老爷添麻烦。”

这番话,既表达了对西门庆的依赖,又体现了自己的“懂事”,正好戳中了西门庆的软肋。他最烦女人之间的争吵,潘金莲的顺从,让他觉得轻松。他笑了笑,从怀里掏出一支玉簪,递给潘金莲:“今日路过珠宝铺,见这支簪子好看,就给你买了。”

那是一支白玉簪,簪头雕着一朵小小的梅花,温润通透,比潘金莲之前戴的银簪好看多了。潘金莲接过簪子,眼里露出一点惊喜,却又很快压下去:“老爷,这太贵重了,妾身不能要。”

“让你拿着你就拿着。”西门庆把簪子塞到她手里,语气带着几分强势,却也有几分宠溺,“你是我的姨娘,戴点好东西怎么了?”

潘金莲低下头,小声说:“多谢老爷。”她知道,西门庆这是在补偿她,也是在继续他的“新鲜感”。而她,只能接着,然后用这份“新鲜感”,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当晚,西门庆留在了绮罗阁。潘金莲亲自下厨,做了几道他爱吃的菜:红烧肉炖得软糯入味,清蒸鲈鱼鲜嫩可口,还有一碗莲子羹,清甜解腻。吃饭的时候,她没有像李瓶儿那样不停地撒娇,也没有像潘巧云那样总提孩子,只是安静地伺候他,偶尔跟他说些院子里的趣事,比如“今日我院子里的石榴花开了,比去年还红”,或者“春梅给我绣了个荷包,针脚还挺细”。

西门庆吃得很开心,也聊得很尽兴。他觉得,潘金莲比李瓶儿更懂他,比潘巧云更温顺,这种“恰到好处”的陪伴,让他觉得很舒服。临走时,他摸着潘金莲的头:“往后我会常来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