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瞻云> 第031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31章(1 / 3)

第31章第031章

“因为无论是明烨还是阿兄,依旧需要这场联姻。阿兄自不必说,明烨坐其位坐得很不安稳,他需要寻一方势力来制衡。当下局势里,支持他生母入主长乐宫的薛氏自然是最好的选择。是故阿兄也能判断出风雨坡的刺杀绝对不可能出自明烨之手,多来是他座下之人擅自做主。所以您抽掉右扶风,只是要表现您的态度,而不是同明烨撕破脸。”

二楼廊下铺开了席案,薛壑与江瞻云东西对坐,桑桑在一旁煮茶。薛壑来时主仆二人尚在讨论孙筱一事,他笑道原就为这事来听听九娘的看法。江瞻云闻话扭头翻了个白眼,真当所有人都和你一样,病着伤着也不耽误用脑。你面前的是薛九娘,不,是落英,人家一个姑娘即便被诸人赞着聪敏了些,哪能及你久浸宦海,长出一颗蜂窝煤样的心。然一开口,还是有了前头话语,亦解了桑桑之惑。只是桑桑煮茶中,手法娴熟,眉宇却皱着,心道按殿下所言这到底还是抽掉了明烨一颗有力的棋子,他焉能不恨?如此入宫后怕是等多一重艰难周旋!她抬眸瞄过二人,要不提醒一下?正踌躇间,守在门口的唐飞上来回话,说是御史中丞寻薛壑。

薛壑举目看见在府门口似急似怒的人,揉了揉眉心道“让他上来。”御史中丞申屠泓乃上任御史大夫申屠临的长子,比江瞻云还小一岁。薛壑曾得申屠临一年律法教授,入长安之后,便以师礼待申屠临。申屠临故去后,明烨以敬其忠贞为由,赐爵其一双女儿,长子申屠泓获封南乡亭侯,次女申屠岚或封岐山翁主。奈何申屠泓禀家风传承,三辞爵位,道是尚无尺寸之功于社稷,不敢得爵受天下养,明烨只好作罢,只教薛壑好生教导申屠泓,作出一副广纳贤才的姿态。

最初是申屠临师于薛壑,如今乃薛壑教授申屠泓,申屠泓亦不负使命,数年里靠才干一路升至御史中丞。

父亲殉道,母亲早亡,申屠泓视薛壑如兄如师。“何事,劳你这般急赤白脸?"薛壑见人自上楼便杵在一处,明明眼中要窜出两团火,但强忍不发,闷声不语。

“属下想同大人密语,还望大人屏退左右。“青年终于吐出一句话。薛壑笑了笑,看了眼对面的薛九娘,“有话便说,这处都是自家骨肉,不碍事。"<3

又是一阵沉默,终于申屠泓在来回将薛九娘看了几遍,最后目光重落薛壑身上,“属下就是想问问,薛大人到底几个意思?”薛壑饮了口茶,皱眉望向桑桑。

桑桑不明其意。

“辣!"薛壑搁下茶盏。

江瞻云笑道,“入秋天寒,这是医官特地给我备的,里头搁了姜丝,可驱寒养生。“实乃借姜之辛辣帮她截断五石散,虽无太大功效,但聊胜于无,奈何申屠泓在此,没法直言。

江瞻云挑了挑眉,这人原来不吃姜。

薛壑将茶盏推远些,抬眸看申屠泓,“你到底想说甚?”“难道您没发现吗?自您同意了武安侯夫人入长乐宫,御史台便开始人心不稳,背后流言纷纷。天子逮捕淮阴侯,榜单贴而又回,初次贴出的内容并非无人可见。已经有部分同僚暗中生疑,私下来问我你之行为种种,到底是何意思?可真如传言那般,我…”

“你如何?”

“我如何?“申屠泓沉沉闭了闭眼,胸膛起伏得厉害,“我能如何?我只能说大人出身益州,门风清正,所行自然对得起天地良心,大家用心办公便可,勿生杂念。我也一直这样说服自己,反复地说服自己,直到上月你要去我们弹劾右扶风孙筱,那厮早在多年前就被阿翁怀疑过,奈何一直没有证据,让他高官厚禄者都今日。如今总算可以办他,你知道我有多高兴吗?我总算没有信错认!我阿翁也没有看错人!结果呢?”

“结果才弹劾他不过半月,他才在牢中呆了几天啊,就被赎金保了出去。对,他之罪是可以被赎刑的。可是明明只要你早些结案封卷,加盖御史大夫印,孙家就无法赎他,可你却生生拖着,给他们机会。这还不止,就在我来时,尚书台已经发诏书,聘其族弟孙篷为右扶风。你莫言你不知道,我来此之前去打听了,就是你堂兄薛四郎薛均提议的,后有薛五郎和薛九郎附议,所以尚书台的任命才下达得这般快。他们都听命于你是不是,你给群臣演着戏,转手又给天子一桩大礼!”

申屠泓话至此处,桑桑却如拨云见日。她作旁观者原比身在局中的申屠泓看得要清醒些,孙氏除了孙筱原没有几个有为官做宰的才能。孙篷更是草包一个,溺子无度,当年孙筱曾想将孙篷之子孙烃荐入羽林卫,托人找了关系寻到程辽,结果才入职不过两月孙烃便吃不了苦,孙篷亲来太尉府恳求领回儿子。彼时,穆辽派人送走其父子,还叹了一句孙筱不易,独木撑一族,苦矣。所以如今表面看是薛大人向天子示足了诚意,实乃右扶风处已然大不如从前。桑桑瞧过殿下与薛壑,实叹般配得很。<1然她嘴角笑意还未挂起,便觉人被退了一把,一袭黑影从身前过,回神见得乃申屠泓终难抑愤怒,越过她长步上前一把揪住了坐在西位上的薛壑,“你告诉我,你到底在做甚?你可知未央宫里的那位主子,他有可能,有可能……申屠泓强抵后槽牙,没将后头话吐出来,却是猛地挥了薛壑一拳。一时间薛壑半倒在地,申屠泓欺身上前,还欲挥打,被江瞻云一声"住手″呵住。1“你这人可真有意思,就算是我阿兄让尚书郎们提议的又如何?尚书台八位尚书郎,加上长史和尚书令共十位参决者,我薛氏只占其三,尚不过半。再有,我想问问如今谁是尚书令,尚书台何人做主?我薛氏是势大,但说到底我阿兄入朝不过十年,在三公位上更只有五年。倒是温门世代盘踞长安,温令君执掌尚书台二十余载,怎么这般轻易容我阿兄做主了?任命是尚书台下达,你若有疑问,难道不应该去问问温令君吗?他才是最终的决策者。"1女郎的话掷地有声,引得两个青年皆怔了瞬。申屠泓愣在一处是深觉此话有理,但这话没法细想,凡往深处想去,简直不寒而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