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瞻云> 第036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36章(1 / 3)

第36章第036章

明烨思来想去又是一夜难眠,翌日置身宣室殿,让黄门去请除薛壑以外的四位辅政大臣。

一一太尉杨羽,尚书令温松,光禄勋许蕤,大司农封珩。殿内烧着地龙,他心绪不宁躁气横生,身上愈发闷热,遂命宫人将一侧屏风撤去,洞开空间。

那是一座黄花梨木雕云龙纹屏风,玉石底座,一丈高,二丈长,实木牙雕的屏身,上有九龙盘云纹,龙眼缀玉、宝石、碧玺等,通体大气又不失精致。这是整个未央宫数一数二的屏风,重达上百斤,落地不可挪。与此屏风雕纹、样式相同的还有一座尺寸略小的六合围屏,不同之处在于底座非玉石可制,乃从上到下皆是薄薄一层梨花木。原是可以任意收取、作临时陈设使用。

所以,这两座屏风又称“子母屏”。

明烨此刻要求撤走的,显然是这座子屏。

识得这座子母屏风的人不少,想来都以为子屏在库中,不曾使用。谁会想到,分明在此已有数年。

皆是明烨手笔。

无他,只为将子屏密接于母屏,增其厚度,挡其雕纹缝隙,如此屏风后的人可清晰听到每一回论政,又可挡其身影,不为人知。【陛下,我们就该审视所有人,如何能这般轻信呢?】【退一步说,会不会他就是知晓真相的,今日种种乃有备而来?】【总之臣还是不放心,臣会想法子再试的。】“等等,不要撤了。去追回内侍监,不必传他们入宫了。”昔日那人之话萦绕耳际,明烨望着屏风,神思转过几许。终是自己大意了,容得薛壑往前走了这样一大步,被悬剑于顶。他握拳捶于案,却也想清楚一些,当下局势无非就是薛壑不曾臣服于他,依旧为江氏要反他,这不就是一直以来的局面吗?而薛壑悬挂起的这把剑,并不听他的话,甚至同他背向而行。如此看来,自己的处境并非十分恶劣,这会传他们进来,论到最后也无非就是两个结果,一则于同意皇后的方案;二则在外面刺杀薛壑。

可是这么多年了,一击即杀的可能性太小了,六月里活生生的例子尚在眼前。所以,椒房殿中的皇后,是他唯一的生机。而当下,他最需的是时间,一刻不得浪费。明烨前后思忖,当下让发出两道旨意:一下达尚书台皇后垂帘听政,二下达六局司制处为皇后制临朝庙服。

这两处旨意不到一个时辰传到尚书台,不到两日传遍朝野,自是百官震惊。虽说大魏帝后同尊,但自从废黜女官制后,很明显“同尊”之说在表不在里。但若皇后临朝听政,便是得了参政议政的权利,如此岂非女官职复燃的苗头?当下尚书台审核不过,要求上谏再议。薛家三位尚书郎亦当是薛壑授予薛九娘的意思,入府寻他。这三人皆是薛壑伯父家的儿子,一母同胞,族中齿序四、九、十六。是故这会推了长兄薛四郎薛均开口。

薛均倒也没有长篇大论,对于女子能否参政他也不似朝中其他官员那般反对,只是觉得皇后临朝这事多此一举。

“你这是让她分权以此为我们薛氏聚权,从而达到压制明烨的目的,是吗?”

薛壑的计划除了薛允清楚,其他族中子弟并不知晓。数年间他们虽也有疑惑困顿的时候,但眼见明烨亲子接连被除,薛氏女入主中宫,薛壑一步步走得还算踏实稳妥。遂而除了赔进阖族名声这事颇有怨言觉得牺牲太大,旁得他们都鲜少过问,只各司其职,适时帮衬。

“若是如此,实没必要。"薛均继续道,“归根结底九娘在后宫,她就算参政议政,又有多少话语权?再者她的底细你比谁都清楚,权利放她手里,她也不会使用。你若真要薛氏权势更进一步,那还不如直接想法子要全了尚书台的权利!“要全?”薛壑闻这话,不禁蹙眉道,“四哥何意?”如今执掌尚书台的还是温松,其虽年迈,但从承华帝时至眼下,任尚书令近三十载,过错一二而功绩八|九,威望极高,薛均说这话显然很不合适。再者尚书台另有五位尚书郎皆是温松门生,资历高过薛家子弟。故而除非他也看出了温松的异端,方有此话。

然却闻薛均回道,“温令君德高望重,政绩斐然,虽因身子之故,一月不过来尚书台一两回,但依旧是我们的主心骨。我不过是话赶话,你如今让九娘临朝听政这事,不就堪比让我等取代温令君执掌尚书台一样荒唐吗?”谁说不荒唐!

自初二那日赴宫宴回来,阅过穆桑塞给他的那张布帛,他便觉荒唐。布帛上书:妾欲临朝,阿兄务必支持;妾行种种,阿兄务必襄助。莫问缘由。否则妾必反之。

这话但凡是入宫前从她口中吐出,他是一定不会让她进宫的。然在她入宫之后对他说出,他竟一时间无可奈何,连对她斥责一番都不行。盛怒过后只能静下心来思考:

她知道′临朝′的意思吗?明烨会同意吗?她行种种,除了临朝她还想做甚?

她是哪来的自信对他说这样的话?

她到底知不知道她和他谁是主谁是仆?

到底谁在指挥谁做事?

一时间,薛壑又怒又急。

怒其不听话,急她不知天高地厚坏事。

但又偏偏鞭长莫及。

这七八日里,他原利用入宣室殿论政的机会,传话给洪九转达他令:止住一切想法,停下一切行动。甚至警告她,若不听话,十五的“半月阴"解药都没了洪九递了两回话。

第一回得她回应:九娘为后,阿兄为臣,尊卑已分,当是臣听君令。第二回得她回应:解药给与不给皆由卿,九娘疼死乃卿功亏一篑矣。薛壑将布帛狠狠揉成团,砸在炭盆中,大雪天连灌了一整壶凉茶方才勉强压下怒火。凉意从胸膛遍及脏腑,确实让他冷静几分。皇后临朝这个举措,并不影响他的计划进度。细想反而还有几分好处,譬如待幼主上位,太后垂帘听政就更加名正言顺。而且,明烨竞然能被她说服,想必只当是他的意思。他这会若给她拆台持反对意见,实在不妥当。

薛壑权衡利弊,已经交代了御史台不上谏,这会亦回应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