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我在民国当营销鬼才> 第二十七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七章(1 / 3)

第27章第二十七章

娟儿一路沿着墙根走,做贼似的偷偷溜回了黄二小姐的闺房。黄婉仪从贴身丫鬟手里接过最新一期的《沪市新事》,“没被人发现吧?娟儿:“放心吧,二小姐,我这一路都揣在怀里的,保证不会被发现。”娟儿也在纳闷,这两天,主家都奇奇怪怪的。昨天,小少爷和二小姐呼朋唤友热热闹闹出了门,结果半下午时候,二少爷一个人黑着脸旋风一样冲回了家,把自己锁进了房间里,谁也不见,昨天的晚饭和今天的早饭都是老爷亲自送进去的。

从少爷房间里出来后,老爷就发了话,不许全家人看报纸,之前定好的报纸也都要统统销毁掉。这就导致二小姐想看个报纸,还要偷偷摸摸做贼似的。“我的好娟儿,辛苦你了。“黄婉仪指了指桌子上的黄油饼干,“去吃吧,专门给你留的。”

娟儿欢呼一声,“二小姐你最好了!”

娟儿咬了一口黄油饼干,不舍得咽,含在嘴里细细品味。这黄油饼干可贵了,是在洋人的面包店里买的,一小份就要两个大洋呢。“哈……”

娟儿好奇的看着一边看报纸一边捂着嘴偷乐的二小姐,她忍得实在辛苦,脸都憋红了,眼里都浮现泪光了,肩膀抖得厉害。“二小姐,今天的报纸上有什么有趣的事吗?”她不问还好,她这一问,二小姐瞬间忍笑失败,畅快的笑出了声。娟儿都看呆了。

谁不知道黄二小姐是出了名的文静娴雅的名媛淑女,何曾像现在这样放肆大笑过?

…哦,还是有过的,就在前天。

娟儿后知后觉想起,前天二小姐也是如现在这般狂笑不止,都惊动了太太和姨娘们。

娟儿越来越担忧了。

二小姐该不会是中邪了吧?她要不要和太太说啊?黄婉仪丝毫不知道贴身丫鬟的担忧,她现在畅快极了,只觉得近二十年的怨气都一扫而空,从没有这么快活过。

黄婉仪又想起了昨天发生的事。

事实上直到现在,她沉浸在当时的震撼里回不过来神。世人常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孩子会打洞。黄婉仪一直对这种出身论不以为然。

纵观历史,出身寒微却扶摇直上成就伟业的人比比皆是。想朱元璋,也不过是一个小乞丐。

决定一个人日后成就的,是才华和品德,而不是出身。须知,出身有阶级性,才华没有。

但是,这些道理,都是黄婉仪在书本上看来的,在她心里轻飘飘的,没有丝毫实感。

所以她从没认真想过,要有多高的天赋,才能弥补阶级的鸿沟?直到她昨天看到了江明川。

少年一身狼狈,可是在他们这些富家公子哥面前,他不卑不亢,泰然自诺,言行举止进退有度,坦坦荡荡昭示君子气度。这不正是一一“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温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他住在上海最便宜的房子里,房子很小很破,还被他充作库房,里面堆满了货物,就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

这不就是当代版的《陋室铭》吗?

还有“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而上九万里”、“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昔日黄婉仪从书本上学来的那些慷慨激昂却轻飘飘的诗句古文,都在这一天,在一人身上落到了实处。

黄婉仪恍然大悟,原来古书上那些一飞冲天的寒门子弟,就是这样惊才绝艳的天才啊!<1

黄婉仪的天才弟弟黄天骄三岁开蒙,从小有各国名师授课,往来的都是国内顶尖的专家学者,他阅遍各国典藏,十四岁就在欧洲游学,十五岁赴美留学,十九岁就要出使美利坚,是一颗冉冉升起的外交界新星。曾经黄婉仪也以为黄天骄是天才。

如今,她才知道了,黄天骄只是聪明,又幸而生在富贵之家,从小有名师教导,不必为生活操劳,学业自然一日千里。而江明川呢?

他是地里刨食的农家子,是灾荒年间险些被吃的两脚羊,是没上过学吃不饱穿不暖的奴隶。

他双手粗糙,都是粗茧,这样的手,是干脏活累活的手,不是读书人的手。可是他却是天才。

不是黄天骄这样被包装过的天才,他是真正的天才。所以他能用短短几个小时的学习,胜过别人几月的积累。就像过去的黄天骄用一年时间胜过她四年的积累一般。在娟儿震惊的眼神里,就见二小姐突然止住了笑声,红了眼圈,竟然开始默默垂泪起来。

“二小姐,你怎么了?!”

黄婉仪抽噎:“我,我就是觉得我好没用,好幼稚,我出身富贵之家,衣食无忧,没有把握机会好好学习,却还要因为一些小事愤愤不平心怀不甘,而,而有的人明明是天才,却没上过学,连饭都吃不饱,还要为一块铜板辛苦打拼,他才是那个应该不甘的人啊,可是,可是他还那么乐观积极的生活……<1说道最后她整个人泣不成声,几乎说不出来话。娟儿目瞪口呆的看着先是狂笑不止现在又嚎啕大哭的二小姐,真是害怕极了。

二小姐,二小姐她不会真是中邪了吧!

《沪市新事》的编辑部里,王编辑捧着一杯早已凉透的醪茶,对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抑扬顿挫地背诵着韩愈的《马说》。他的声音饱含感情,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这篇文章,他一上午已经翻来覆去吟诵了好多遍,桌案上摊开的稿纸里,也赫然引用着这段泣血之言。

奇的是,编辑部的同事们竞无一人嫌他聒噪。尤其每当他念到“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时,角落里一位刚毕业不久的年轻助理甚至红了眼圈,偷偷别过脸去。一股悲愤与惋惜的情绪在略显逼仄的办公室里无声地蔓延。在所有人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