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高一:春高全国大赛
“啪!”
一声清脆而结实的响声,打破了今出川抛球后、鹤鸣馆应援团泰然息声后、场中几乎凝滞的空气。
手掌击打球体后部的瞬间,今出川能清晰地感受到那股扎实的回馈感,力量完美地传递了出去。
于是排球骤然变形,随即挣脱引力的束缚,沿着一条低平而迅疾的斜斜球路射过球网上空。
场中以及场外所有人的目光都追随着那道轨迹。户美队伍再次迅速挪动脚步跑动接发。
而越过球网的排球带着轻微的呼啸声,直窜向户美场地。户美自由人双目死死锁定住排球的轨迹,猛地侧身飞扑,手臂竭力伸长一一可排球再度擦过他的手掌,重重砸在掌心内侧的木地板上,发出又一声沉闷的钝响。
发球线后的今出川再一次地缓缓收回了手臂。球网附近的主裁判再一次地果断举起了手臂。“哔一一”
第一裁判尖锐的哨声与解说员激动得几乎破音的声音同步响起。“一一又是ACE球!!!!”
“这是今出川选手连续第四个发球直接得分!看这次发球,出手瞬间手腕有个隐蔽的抖动动作--不是单纯的侧旋,而是一个带着强烈上旋的复合旋转球!”
“而这一球也完美地骗过了户美队的接发球员!”一一这是今出川的第四枚发球得分。
依旧没有助跑,依旧是他贯来的、简洁利落的上手发球式样。而在将近一年时光的千次万次磨炼中,今出川的发球动作变得更加精简,出手前的准备动作更加隐蔽。
隔着球网与鹤鸣馆半场十来米的距离,让户美的队员们几乎无法预判今出川的发球类型和落点。
原地发球没有跳发与跳飘那般难接、但他们还是硬生生被他连下了四分无触球得分。
一一无法彻底判断今出川的每一枚球的发球类型,他们只能凭借球路轨迹去判断。
可今出川的发球他们早已从录像带中观摩过,在IH时便以球路变幻莫测、落点波云诡谲而出名。
所以即便在排球被他击出、越过球网之后,户美的自由人及时反应,也错过了一次又一次。
一次、一次、又一次………
大将默然垂头看着这一枚发球的最终落点。今出川川发的第一球,是一个极速的平击发球,直击底线死角,让后排队员根本来不及反应。
第二球,是一个大角度的外旋发球,球在空中划出一道诡异的弧线,直接落在边线交界处。
第三球,是一个看似轻柔实则暗藏杀机的贴网飘球球,过网后急速下坠,在前排队员准备动作完成前,就已经二次落地。刚才的第四球,则是今出川向来擅长的集大成复合旋转类发球,将速度、角度和旋转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再次直击户美后排防御空区。一一而这第四球落点的痕迹清晰可见,就印在户美未曾进行接发跑位时、大将右侧正前方的地板上。
但在排球过网之后,他对球路的判断失误,或许是受到前几球轨迹的影响,身体下意识向左侧冲去,他以为今出川的这一球会再次打出一个类似最初的两球那般接近左侧底线的落点。
可就在大将重心偏移的同一瞬间,他才惊觉球的真正走向。而排球落地的钝响和自由人前辈身体与地面交接的闷响在那一瞬间,犹如一柄沉重的铁锤,毫不留情地砸在大将的耳膜上,震得他胸腔发麻。这声响又像古老寺庙里的钟鸣,嗡然荡开,将他有些混沌的头脑彻底敲醒。所有杂音骤然褪去,世界陷入一片滞缓的寂静。大将优猛地刹住脚步,身体因惯性微微前倾,而后极其缓慢地、一寸寸地直起身。
他低下头,目光沉沉地凝滞在那一点一一排球与地板接触后留下的无形印痕。
大将听不见身旁自由人前辈爬起后无奈而大声的叹息,也听不见队友们纷纷聚拢过来、此起彼伏的“Don't mind!"。他的世界仿佛被彻底消音,只剩下视野中心心那片空荡的地板,以及其中倒映出的、自己失措的残影。
大将极其缓慢地抬起眼。
他的视线越过球网交织的网格缝隙,落到了对面发球线上那名神色平静的金眸二传身上。
东京体育馆顶灯的冷白光瀑倾泻而下,却未能照亮大将半分。光线冷冽地割出了他低垂的眉眼的阴影,和紧抿成一条直线的嘴角。而他周身的气息,却比灯光未能触及的角落更为暗沉。户美半场的教练席上。
面对传说中的“奇迹发球”,大水监督一手以掌跟死死抵住下巴。因半握拳而弯出的四个手指的第一节指关节死死了抵住了牙。指关节被坚硬的牙齿挤得很痛。
但他以此克制住快要从齿缝里挤出的、想要换人上场的冲动。这时户美半场场中的首发只有两名三年级,剩下的都是一年级。而大水监督在鹤鸣馆:户美比分5:0的情况下,仍不提出替换更有经验的选手上场的做法看起来很不明智。
可是对面站着的是今出川……
如果站在发球线后是鹤鸣馆的青柳零绪或者那个在春高京都预选赛才声名鹊起的小泉凑,大水监督会毫不犹豫地抽调二年级的选手替换广尾或者高千穗等人,尽快地断掉鹤鸣馆的发球局。
但现在站在发球线上的是今出川川一一
那个在IH破了历届发球得分的今出川、那个以“奇迹发球"将名字席卷全国排球各大高校的今出川、那个以奇妙手段撑起鹤鸣馆拦防体系拿下全国冠军的今出.……
那个被他们户美死死研究过的、鹤鸣馆一年级二传队长一一今出川夕鹤。时光倒转回户美第一次知道鹤鸣馆的那段时间。大水监督在IH全国大赛前夕,正陷入深深的苦恼之中。户美原本三年级的那些强力攻手们已纷纷毕业离队,而升上三年级的主力与新入队的一年级新生中,多以技巧见长,缺乏能够一锤定音的绝对力量,导到致球队无法再像过去那样走简单的强攻路线。战术体系的转型迫在眉睫,他却一时难以找到明确的方向。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