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帝、古皇、天尊们的变化很明显。
比如太阴人皇,他建立了人教宇宙,在这方宇宙中建立人族至上的法度。
并且为人族诸多道统确立法度,让大家更好的修行,更好的上进。
比如道衍大帝,开始研究成就仙王的进化液。
用道衍大帝的话说,进化液有上限,但是我这个开创研究者没有上限,其余的修行方法不适合我,还是吃药适合我。
比如石皇等一批原禁区至尊,他们解散了原来的道统,麾下除了族人再无其他。
然后这群人自己单独开辟了一条征战诸天的道路,肆无忌惮的在诸天内行走,掠夺资源,强化自己。比如道德天尊,这位天尊更加无为,更加洒脱,更加近乎于道了。
比如斗战圣皇,整个人更加独立,好战,与众多大帝、古皇、天尊展开战斗搏杀。
比如曾经的弃天至尊,现在的弃天大帝,他开始带人精心研究轮回,意图建立轮回。
为此弃天至尊向轮回至尊学习,向阿弥陀佛学习,向无量天尊学习,向无终仙王学习,不再保留一点属于自己的面子。
有路人总结:“众多大帝、古皇、天尊又变成了最初的修道者。”
这话让无数人疑惑,他们都修行多少年了,怎么能被称之为最初的修道者。
面对质疑,路人言辞凿凿的道:“最初的修道者都是带着激情、热情的。”
“是那种为了践行自己的信念,坚定无比走在成道路上的存在。”
“而随着修道岁月越长,遇见的问题越多,人就会越被蹉跎,逐渐忘记自己的信念。”
“即使是大帝、古皇、天尊也无法逃脱这个定理。”
“你们看现在的诸多大帝、古皇、天尊,他们都找回了自己的信念,再次带着激情上路了。”随着路人的总结传遍,其余人都若有所思起来。
在翻阅史书,仔细观察诸多大帝、古皇、天尊的变化后,众生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原来是这样啊。同时,很多许久没有突破的老修士们纷纷扪心自问,自己这么多年没有突破,是不是也是因为被世事打击的蹉跎了?
而不是因为自己就只有这么大的天赋,只能走到这一步。
路人见许多老人有了激动之心,笑着道:
“人力有上限,人心无上限,只要你肯付出,不怕死,就一定能成功。”
“更何况,如今这个时代机缘、资源什么都不缺,限制成就的只有自己而已。”
路人的话语让无数认命的人再次踏上修行路,去往诸天战场,去征战,去生死之间突破,去掠夺资源,去努力的证明自己。
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人好奇路人的身份。
虽然每次发出至理名言的路人都是不同的,但能说出事实的本相,这路人的身份应该不弱吧。最起码,实力和见解是不弱的,这要是拜师成功,那自己不就走了捷径。
带着激动的想法,无数人去探查路人的身份。
结果很可惜,路人们就是普普通通的修士,过往痕迹都调查的清晰明了,没有任何惊喜。
这让无数人疑惑,普通人怎么能说出如此一针见血的话?
而路人则颤巍巍的道:“各位,我就是喜欢胡乱哔哔,偶尔能说对而已。”
这让无数生灵无语,然后纷纷离开,放过路人们。
暗中看着这一切的陈景忍不住笑了,低声道:“普通人也能在第三者角度上窥见事实真相啊。”也随着众多真仙投入诸天大开发时代,陈景希冀的,在黄金大世后才能出现的多线并进,快速征服,在这个时代就出现了。
一方又一方破碎古界、小世界被征服,里面的种族、资源纷纷被带入遮天宇宙中。
遮天宇宙的范围也越来越大,无人区也越来越多。
以至于出现了修真界版的跑马圈地。
当然了,遮天宇宙也因为变大,出现了很多问题。
其中有被征服世界中,被奴役的种族出现盖世天骄,挣脱被奴役的身份,掀翻主族。
其中最倒霉的就是大力牛魔族,他们在征服的一个世界中找到了九幽雀,将其化为仆从种族。然后出现了一只盖世天骄九幽雀,将神族掀翻。
若不是道德天尊和大力牛魔族有旧,大力牛魔族就被九幽雀掀翻。
面对这种情况,陈景给出的答案是,九幽雀一族独立出去,解除仆从身份。
镇压不了仆从的主族,就别当了,怪丢人的。
当然了,九幽雀一族需要给大力牛魔族支付一笔费用,不然大力牛魔族就太亏了,不管怎么说,九幽雀能崛起,都是因为大力牛魔族将他们带来遮天宇宙的。
比如扩张出的无人区太多,很多种族、道统跑马圈地后也无法治理,当多年后再去,那里已经出现一批原地居民。
关键是这批原地居民修为还不错,能和曾经跑马圈地的种族、道统干一架。
面对这种情况,陈景的处理方案是干一架,原地居民输了,就当仆从,圈地道统输了,那就拿一笔钱走人。
类似的情况很多,最终结果就是遮天宇宙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神话中的种族、道统纷纷出现。两万年过去,无终仙王告诉陈景,此时的遮天宇宙已经比曾经的仙域还大。
在这两万年中,太阴人皇、雪月清、斗战圣皇、万龙皇、逍遥、伏羲、长生等几人突破仙王。让遮天宇宙的仙王数量成功破十。
与此同时,真仙级强者也出现不少,比如神蚕道人突破真仙。
比如神族的一名老至尊,一名金翅大鹏一脉的老妖,昆仑遗族的老怪物,人族的老练气士等等零零散散四十多人,都是从古老时代活下来的,除了神蚕道人,都是靠积累突破的。
这个情况让路人再次开口,提出一个疑问,会不会随着世界变大,世界能承载的仙王数量就会变多啊?这个普通圣人级路人提出的疑问,让陈景等人陷入沉思。
无量天尊接过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