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推荐
张中仪在婚事确定之初,便与秦英开诚布公地谈过,明确表示婚后不会与秦母同住。
秦英对此完全支持。两人住进了研究所分给秦英的房子。张中仪搬走,周凤霞有点不适应,她只有张中仪一个女儿,女儿这一走,屋子里仿佛一下子空荡了许多。
张中仪也不舍:“妈,我这一搬走,家里就您和爸了。爸工作忙,应酬多,在家时间少,您也别把所有家务都一个人揽在身上,太辛苦了。有些活儿,该让爸搭把手的,就让他做。”
周凤霞闻言,点了点头:“我知道,我知道的,你不用担心我。”说完开始数落起张光林来:“你爸,他眼里啊,就只有他的工作,他的那些人情往来。家里的大事小情,他什么时候真正上心过…”这些抱怨,张中仪从小到大不知听过多少遍。小时候,她其实不太明白母亲说的什么,只是本能地感受到母亲的不快乐。她会安静地坐在母亲身边,默默听着,试图分担母亲的痛苦。后来长大一点,她明白了母亲在抱怨什么,便与母亲站在同一阵线,一起讨伐父亲,似乎自己这样做,母亲会高兴一点。再后来,她开始尝试用自己学到的新观念去开解母亲,但母亲从未有过真正的改变。她也明白了,母亲只是需要一个情绪的出口而已,因此也就不提建议了。
张中仪心里一直很感激母亲,因为母亲从未因为她是女孩而有所亏待或轻视,反而将所有的爱与关注都倾注在她身上。然而母亲的诉苦,让她时常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和轻微的窒息感。
此刻,周凤霞说着说着,紧紧握着张中仪的手:“中仪啊你这一走,妈这心里头的憋屈,这满肚子的话,以后跟谁说去?”张中仪连忙反握住母亲的手,安抚道:“妈,您看您说的,我又不是不在省城住了。研究所离咱们家也不算太远,您要是想我了,我立刻就回来看您。咱们还是能天天见着面的,您别胡思乱想。”但说完后,张中仪觉得,她不能老让母亲的情绪影响自己的情绪。不可否认,她爱母亲,感激母亲,但不能替代母亲去面对和解决她的问题。她既然可以与秦英的关系中建立边界感,那么也可以在与母亲的关系中建立边界感。
张光林总算找到机会请林颂吃了顿饭。
除了叙旧外,有个情况,他要跟林颂透个底。“谭厅长,”张光林吐出这个名字,“很可能会私下找你聊聊。”“谭厅长要见我?"林颂有些惊讶。
“嗯。“张光林点点头,眼神里带着一种复杂的情绪,既有感慨,也有一丝难以置信,“据我所知,是刘兆彬向上面推荐了你,担任六五厂的副厂长。他真没想到,林颂能让刘兆彬这么力荐她。要知道,刘兆彬和他一直不对付,而且林颂还跟他走得很近。按常理,刘兆彬就算要推荐人,也该推荐他更信得过、关系更近的。林颂直言道:“我也很意外。副厂长的担子太重,责任重大,我怕自己能力不足,经验尚浅,辜负了刘书记的信任和组织的期望。”张光林摆摆手,语气肯定地说:“能力方面,你不用妄自菲薄。我和…小刘在谭厅长面前,都是给你打了包票的。说你不仅笔头子硬,协调能力强,肯吃苦,更重要的是大局观好,考虑问题周全,是个能挑重担的好苗子。”“不过,"他话锋一转,点出了关键,“谭厅长那边,唯一的顾虑,就是你的年龄,觉得你还是稍微年轻了些。毕竟副厂级干部,要独当一面,责任重大。所以,他想亲自见见你,聊一聊,再最终定夺。”他看着林颂,语重心长地提点道:“这是个难得的机会,小林,过了这一关,对你未来的发展,可以说是前途无量。你一定要好好把握。”林颂郑重地点头:“谢谢您的提点和一直以来的栽培,我明白了。我一定认真准备,全力以赴,不负组织的信任和各位领导的举荐。”她虽然不喜欢工作,但对升职可不抗拒。
谭厅长的“私下聊聊",安排在他办公室旁边的一间小会客室里。林颂提前二十分钟到达,由秘书引着在会客室稍坐。房间布置简洁,一套沙发,一张茶几,墙上挂着省工业地图和安全生产标语。
过了会儿,谭厅长推门走了进来。他穿着灰色的中山装,眼神锐利而沉稳。“林颂同志吧?你好。“谭厅长自己在主位沙发上坐下,“坐,坐,别拘束。”秘书送上两杯茶,然后退了出去,轻轻带上了门。会客室里只剩下他们两人。
谭厅长没有立刻进入主题,而是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浮叶。“光林同志和兆彬同志,“谭厅长呷了一口茶,这才开口,“在我面前都多次说起过你。都说你年轻有为,是六五厂年轻干部里的佼佼者,能力突出,作风扎实。尤其是兆彬同志,对你评价很高啊,认为你思维敏捷,善于学习,敢于任事,完全可以承担更重要的责任。”
“两位领导都过奖了。“林颂语气诚恳,“我参加工作年限不长,还有很多需要学习和磨练的地方。”
“嗯,谦虚是好事。“谭厅长放下茶杯,“不过,光有谦虚不够。组织上考虑干部,尤其是像副厂长这样的关键岗位,看重的是实实在在的能力和潜力。今天找你来,就是想听听你对六五厂目前情况的一些看法,随便聊聊,你不用紧张。林颂不慌不忙,对各项数据信手拈来,从近几个月的产量完成情况,再到车间正在尝试的一些技术革新举措,都阐述得清清楚楚,既有宏观的统计数据支撑,也有来自生产一线具体案例的鲜活说明,逻辑清晰,层次分明。谭厅长听着,没有表示赞同,也没有提出质疑。接着,他又将话题转向了职工队伍建设:“你在工会工作了一段时间,有什么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林颂略一思索,沉稳地回答道:“我认为工会工作不能脱离生产实际空谈。我的体会是,一是要将思想教育工作与生产实践更紧密地结合起来。比如宣传先进生产者和劳动模范,不能只讲他们如何苦干、奉献,更要深入挖掘和宣传他们如何运用先进的思想和方法,解决了哪些实际的生产难题,取得了怎样的实效,这样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