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里,何长官的话音落下,像一块巨石砸入冰封的湖面,激起千层浪,却又在瞬间被更深的寒意冻结。
“你说什么?”
周振邦那双总是沉稳如深海的眼睛,第一次,掀起了滔天巨浪。
他一把抓住何长官的胳膊,那力道,大得像是要将钢铁捏碎。
“那小子……住院了?”
“急性心功能衰竭,高烧昏迷,差点就没抢救回来。”
何长官的声音很平淡,他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可这事实本身,却比任何炮弹都更具杀伤力。整个会议室,彻底失声了。
钱院士和吴总工,这两位在各自领域里见惯了风浪的泰山北斗,此刻对视一眼,都从对方那浑浊的老眼里,看到了一丝难以言喻的,混杂着震惊、惋惜和后怕的复杂情绪。
一个能凭一己之力,用最简陋的设备,设计出那种跨时代战争机器的年轻人。
一个被他们视作能将“09项目”从死亡线上拉回来的,唯一的希望。
竞然,差点就这么无声无息地,倒在了黎明之前。
“胡闹!”
周振邦猛地一甩手,怒不可遏地在会议室里来回踱步,那沉重的军靴踏在地板上,发出“咚咚”的闷响,像是在敲击着每个人的心脏。
“简直是胡闹!”
他停下脚步,通红的眼睛死死地盯着何长官。
“老何!我不管你那个“铁砧’项目有多重要!你这是在杀鸡取卵!你这是在犯罪!”
“一个陈明,他能顶得上你们陆军多少个师?你心里没数吗?!”
“为了一个破装甲车,你差点把他给逼死!你……”
“他不是为了装甲车。”
“周振邦,你别站着说话不腰疼!你们海军的“09项目’是国之重器,难道我们陆军的战士,就不是国家的血肉长城吗?!”
两个肩上同样扛着将星的老将,在这一刻,像两头被激怒的雄狮,针锋相对,互不相让。
会议室里的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都给我住口!”
一声苍老,却中气十足的怒喝,从主位上传来。
是那位一直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听着的老首长。
他缓缓地站起身,目光扫过争得面红耳赤的周、何二人,又看了看那群噤若寒蝉的专家。
“吵什么?像什么样子!”
“多大的人了,还和小孩子一样。”
“一个要人,一个护人,都把陈明同志当成什么了?一件可以争来抢去的工具吗?”
老首长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不怒自威的磅礴气势,瞬间压下了所有的纷争。
周振邦和何长官都低下了头,像两个犯了错的小学生。
“振邦,”老首长看向周振邦,语气缓和了几分,“你的心情,我理解。“09项目’,是我们未来几十年,能不能在深海里挺直腰杆的关键,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他又看向何长官。
“小何,你的心情,我也理解。陈明同志是你发现的,你护着他,是应该的。”
“但是,”老首长的话锋一转,目光变得深邃而锐利,“我们现在讨论的,不是谁对谁错,也不是人该归谁。”
“我们讨论的,是这个国家,这支军队,到底该怎么用好这唯一的,也是最宝贵的火种。”他走到那张巨大的地图前,拿起指挥棒,重重地点在了743厂的那个位置。
“你们都只看到了陈明同志设计出的那辆车,那门炮。”
“可我看到的,是另一些东西。”
老首长的声音,变得悠远而深沉。
“我看到了,他提出的“标准化’,能让我们把现在这种手工作坊式的军工生产,提升到工业化流水线的水平。这意味着,我们生产武器的速度和成本,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看到了,他设计的“模块化’,能让我们用一个底盘,衍生出无数种可能。这意味着,我们的后勤保障压力,将得到史无前例的缓解。”
“我还看到了,他构想的“数据化’。他在为我们这个国家的军工体系,建立一座未来的金矿!他在为我们,培养一种全新的,科学的,严谨的思维方式!”
“同志们啊,”老首长转过身,目光扫过在场所有因为他的话而陷入沉思的专家们,“你们还没明白吗?”
“陈明同志,他最重要的价值,不是他能设计出多少先进的武器。”
“而是他,能为我们,设计出一套能源源不断地,生产出先进武器的,体系!”
“他是一个人。”
“但他,更是一座会走路的,活的,能点石成金的,科学院!”
一番话,振聋发聩。
整个会议室,鸦雀无闻。
所有人都被老首长这番话里所蕴含的,那宏大到恐怖的格局,给彻底震慑住了。
是啊。
他们只想着,让陈明来解决潜艇的钢材,解决飞机的发动机。
可他们从未想过,这个年轻人,正在做的,是在为整个国家的工业体系,重塑筋骨,再造灵魂!周振邦的身体,微微一震。
他那双总是盯着深蓝大洋的眼睛里,第一次,看向了那片更广阔的,黄色的土地。
他明白了。
他终于明白了。
“首长,我……我明白了。”他的声音,有些干涩,“是我……是我的格局,小了。”
老首长欣慰地点了点头。
他走到会议桌旁,将那份关于“铁砧”的测试报告,轻轻地放在了桌子中央。
“所以,陈明同志,暂时,还不能动。”
“他要做的,不是再造出一辆,十辆“铁砧’。”
“他要做的,是把743厂,打造成我们华夏军工体系的第一个“样板间’!一个标准化的,模块化的,数字化的样板间!”
“他要把那套能点石成金的体系,先完整地,毫无保留地,建立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