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9章 有趣的规律(2 / 2)

将被供出之人一个个圈出,又用墨线将他们与举报者相连,供词内容、罪责轻重,皆一一标注在旁。

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

一张盘根错节、触目惊心的《党羽分化图》在她的笔下逐渐成型。

她将图呈于顾昭之案前,烛光映着她明亮的眼眸:“相爷请看,小鱼已争相弃网,那些自以为能独善其身的大鱼,也快要自乱阵脚了。”

她的第二步棋,随即落下。

她命崔九,将那份“未供银者”的名单,悄悄抄录了数份,分别送至名单上各人的府中。

每一份名单上,都附着一张字条,上面是她模仿顾昭之笔迹写下的一句话:“顾相知你被胁,特予自新之路。”

这不啻于一道催命符,更是一道救命稻草。

当夜,一名素有清名的御史,在家中看到这份名单和字条时,当场老泪纵横。

他颤抖着手指抚过那行字,指尖触到纸面的微涩,仿佛触到了命运的裂痕。

他知道,自己收受沈砚好处的事情,顾相已经了如指掌。

再顽抗下去,就是死路一条。

而这“自新之路”,是他最后的机会。

第二日,金銮殿上。

不等顾昭之发难,那名老御史便抢先出列,声泪俱下,痛斥沈砚“以财驭官,败坏纲纪,其罪当诛”,并将自己如何被胁迫、如何半推半就的过程公之于众,恳请圣上降罪。

满朝哗然!

皇帝的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七日之内,沈砚案三十六名核心党羽,二十八人主动坦白,剩下八人,则被同僚毫不留情地举报揭发。一张经营多年的大网,被苏晚用攻心之计,撕得支离破碎。

顾昭之依据罪责轻重,分批处置。

重者交由三法司会审,轻者或降职,或罚俸。

雷霆手段之中,又显出分化处置的余地,朝野上下,无不称赞。

连皇帝都忍不住在退朝后,对顾昭之道:“昭之治政,刚柔并济,朕心甚慰。”

经此一役,顾相权势愈发稳固。

退朝之后,数名平日里摇摆不定的中层官员,悄然递上了投效的名帖,想要靠上这棵大树。夜深人静,相府书房。

苏晚将那些名帖一张张投入灯火之中,看着它们卷曲、变黑,最终化为灰烬。

火光跳跃,映着她平静无波的脸。

“他们不是在效忠你,”她轻声道,“他们只是在害怕,怕下一个被查到的,就是他们自己。”顾昭之凝视着她,烛光在她眼中映出一片璀璨的星河。

他伸手,握住她略带凉意的手,声音低沉而真挚:“可若没有你,我连查的法子都没有。”她抬眼,迎上他的目光,唇边漾开一抹浅笑,那笑容里有释然,有默契,更有并肩作战的决意:“那我便继续帮你……查得更准些。”

她说着,从那份《党羽分化图》上,抽出工部主事的供词,指着其中一处不起眼的记录,轻声道:“譬如这里,这位主事说,他两年前升迁,调任文书是沈砚亲自批的。可我查过,那份文书的最终核验签印,却来自宫门轮值的一位禁军校尉。工部官员的调任,为何需要一名禁军校尉来画押?这就像一根错位的线头,不起眼,却说明整件衣服的经纬,都可能织错了。”

顾昭之的眼神瞬间变得锐利起来。

而千里之外,天牢最深处。

沈砚靠着冰冷的墙壁,寒气透过粗布衣渗入肌肤,他听着墙角老鼠“悉悉索索”的声音,如同细针扎在耳膜上,脸上毫无败者的颓唐。

他望着那小小的鼠洞,仿佛看到了另一片天地。

良久,他忽然低低地笑了起来,那笑声在空旷的牢房里回荡,显得格外阴森。

“苏晚,顾昭之……你们以为,扳倒了朝堂上的我,便算是赢了么?”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