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都市言情>夺回家产,我带着团宠崽崽去随军> 第62章 苏家捐赠的资产震惊所有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2章 苏家捐赠的资产震惊所有人(1 / 1)

调查组的办公室设在机械厂办公楼的二层,窗户对着厂区的生产车间,隐约能听见机器运转的声响。苏沐禾刚进门,就看见靠墙的椅子上坐着一个人。

现在季月的变化太大了,几乎瘦的脱型。

她颧骨高高凸起,眼窝深陷,身上那件洗得发白的劳动服空荡荡地挂在身上,露出的手腕细得仿佛一折就断。

听见动静,季月抬起头,原本黯淡的眼睛里瞬间燃起怨毒的光,死死盯着苏沐禾。

“苏同志,请坐。”调查组的李干事指了指季月对面的椅子,将一叠材料放在桌上,“季月同志向我们反映,你作为资本家后代,长期隐瞒家庭背景,利用苏家遗留的资产疏通关系,混入机械厂担任副厂长,还恶意诬陷她和她的父母,导致他们蒙受不白之冤。这些情况,你需要给我们一个解释。”

苏沐禾在椅子上坐下,目光平静地扫过桌上的材料一一首页是季月手写的举报信,字迹潦草却用力,字里行间全是颠倒黑白的指控:一会儿说苏沐禾用苏家的金条买通法院,伪造拐卖案证据;一会儿说苏沐禾偷偷转移苏家工厂的机器到海岛,给机械厂“充门面”;甚至编造苏沐禾有海外关系,跟国外敌特一起串通试图谋害老百姓。

这个锅,季月给自己扣大了。

“李干事,”苏沐禾拿起举报信,指尖轻轻敲了敲纸面,“季月说的每一句话,都没有任何事实依据。首先,关于家庭背景,我入职机械厂时就已如实上报,苏家在1956年就主动将所有工厂、资产上交国家大部分,有当时的移交文件和街道证明,机械厂的档案里都能查到。

其次,季月的父母和她本人被判刑,是因为他们侵占苏家财产、试图拐卖我的女儿还有我去黑窑,这个有四九城法院的判决书、目击证人的证词,甚至还有季月当年签字的认罪书,这些都不是我能伪造的。”她话音刚落,季月突然激动地站起来,声音嘶哑地喊道:“你撒谎!那些都是你逼我签的!!你用我爸妈威胁我,还买通法官!我爸妈是老实人,怎么可能做那种事?是你!是你这个资本家的女儿,见不得我们好!还有你有路老爷子的关系在,想买通法官那不是很简单的事?”

“路老爷子?”苏沐禾听到这个名字,眼神冷了几分,“季月,你倒是会攀关系。路老爷子在战场上打了那么多年的仗,,一辈子都贡献给了国家,从不掺和私事,你说我靠他买通法官,有什么证据?是你见过他给法官递钱,还是有他的亲笔信?”

季月被问得语塞,眼神躲闪着,却还强撑着喊道:“我……我虽没亲眼见,但你跟他走得近!不然凭什么你说什么,法院就信什么?我爸妈那么老实,怎么会干拐卖的事?肯定是你串通他陷害我们!”“老实?他瞒着我妈在乡下找了你妈,生下你和季耀祖,放现在得枪毙的。”苏沐禾听到老实这两个字,像是听到了什么大笑话一样,冷笑了几声。

苏沐禾的冷笑像冰锥一样扎在季月心上,让她瞬间涨红了脸,又青一阵白一阵。

“你……你胡说!我爸那是……”季月想辩解,却半天找不出像样的理由,没想到苏沐禾会把这件事戳破。

“再说了,我在离开四九城之前,都把苏家大部分资产都捐给国家了,这都是随便能查到的。”苏沐禾又补充了几句:她顿了顿,目光锐利地盯着季月:“至于你说的海外关系,串通敌特,更是无稽之谈。我丈夫齐建安是海岛军区的军人,我们一家的政审每年都要做,要是真有问题,我还能安安稳稳在机械厂当副厂长?你编造这种罪名,是想把通敌的帽子扣在我头上,让我永无翻身之日,你的心思也太歹毒了!”“至于我苏家财产的移交清单,同志,您要是想看的话,我可以回办公室拿来给您看。”苏沐禾看向调查组的干事。

因为怕有人拿自己身份做文章,苏家捐款的清单文件,一直都反正自己的办公室里了。

“麻烦你了,苏同志。”李干事点了点头。

苏沐禾很快就回了自己的办公室,把装文件的档案袋拿了过来。

在拿了文件过来后,立刻交给了李干事。

李干事翻了一下苏家文件,手指在泛黄的纸页上顿了顿,抬头看向苏沐禾时,眼神里多了几分郑重:“苏同志,这份苏家从1955年开始的资产移交清单,我们需要再核实细节一一上面记载的苏家捐献了三座纺织厂、两座机械厂,一座钢厂,还有北平、的十五处房产,十处临街商铺,还有金条和古董六十件这些都是真的?”

苏沐禾点头,又从随身的包里取出一个旧牛皮本,翻开里面夹着的老照片:“这是当年移交工厂时拍的照片,左边第三个人是我爷爷,旁边是当时的工业局干部。那些房产里,有好多处都是祖上传下来的四合院,另外十处是我爷爷后来购置的商铺,移交时都办理了正式手续,工业局和房管局都有存档。”李干事接过牛皮本,照片里的场景清晰可见一一几十名工人站在工厂门口,胸前别着红花,横幅上写着“支援国家工业建设”的字样。

他又翻到资产清单的附件,上面详细记录着每座工厂的机器数量、房产的面积和位置,甚至还有当年工人代表的签字。

“这……这可比我们想象的多太多了。”同行的另一位干事忍不住感叹,“之前只知道苏家是民族资本家,却没想到捐献了这么多核心资产,这在当时可是极少数啊!”

这时候乔正阳也凑过来看,指着清单上的纺织厂名称:“我知道这家北平的纺织厂!后来改名叫新华纺织厂,现在是我们的重点企业,每年能生产几百万米棉布,解决了不少人的就业问题。原来这厂子最早是苏家捐献的?”

苏沐禾轻声说:“我娘常说,国家要发展工业,光靠老百姓不够,咱们民族资本家也得尽一份力。当年我爷爷主动提出捐献时,家里还有亲戚反对,说留着资产能保子孙后代衣食无忧,但他说国家强了,子孙后代才能真的安稳’。”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