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8章(1 / 3)

第68章第68章

“太傅,豺狼需防,无论晋王有没有这个心,都要提早做准备。”若窈走近英太傅,低声提议道,“不如待晋王平乱后,太傅以小世子性命做商量,让晋王交出兵权。”

英太傅惊疑:“这…皇后娘娘说笑了,他又不是傻子,如何能肯?”正值盛年的亲王,没了这个儿子还有下一个,总是能生的,真的会为了这个孩子交出兵权吗?

“晋王这么多年就这一个儿子,说不准是只能有这一个,他必然以孩子性命为紧,太傅同时再许以保小世子登基的诺言,就算不能让他交出兵权,也能让他投鼠忌器,不敢做下一个魏王。"若窈知道,魏珏和她一样,深爱孩子。“也好,那老臣就按皇后娘娘的意思做。"英太傅点头。朝堂的事,若窈插不上太多,只这一两句就足矣。就算没有皇帝,那些老臣们也足以独当一面,英太傅为左相,并代吏部尚书一职,右相代领太尉一职,其余五位尚书和将军们也都年过半百,浸淫官场已久,可以稳住朝堂。

她能做的,都在魏崇身上了。

魏崇有意立墩墩为太子,说是补偿她。

之前她不愿,只想儿子做一个富贵闲人,不想墩墩参与到皇位之争中,那是稍有不慎就万劫不复的位置,主少国疑,太险了。如今不由她选择了。

“郡主,陛下醒了。”

段正来报,若窈带着几个太医走进内殿。

侍奉天子的御医有很多位,但常年为天子诊脉写方子的就一位,是资历最老的张太医。

张太医跪在榻边为天子把脉,神色凝重。

“陛下如何?"若窈问。

张太医垂下头,唇边蠕动许久没说出话,豆大的汗从额头滴落,深深佝偻着腰。

“不必说了,都退下吧。“魏崇声音有气无力,支撑着身子坐起来,对若窈招手。

若窈在榻边坐下,将手搭在魏崇手心。

魏崇露出一个苍白的笑,“柔儿,封晋王世子为太子的圣旨,朕早就已经准备好了,明日段正就会送去中书省,你放心,朕会安排一切,让太傅等老臣辅佐他。”

一边说着,他一边咳了几声,连咳嗽都是那么无力,“立后的圣旨也会一并发下去,柔儿,我们早该是夫妻的,亏欠你这些年,你还恨我吗?”若窈凝着他希冀的眼,弯唇笑了,“不恨了。”“柔儿,这世上,我只有你了,只有你是真心对我的人,还记得小时…“他说起幼时一起玩耍的时光,将他们相伴长大的那些年娓娓道来。若窈平静看他。

她确实真心爱过他,可是在姜家覆灭那天,那个姜懿柔就死了。魏崇,你早就失去了那个最爱你的人。

他说了很久,直到困了累了,握着她的手闭上眼睛,嘴里呢喃着:“柔儿,我们永远都不会分开了……”

等他睡沉,若窈走出紫宸殿。

段正守在殿外,见她出来弯腰行礼。

“恭送皇后娘娘。”

他提前唤了这一声,跪在地上行了个大礼。若窈停在他面前,微微勾唇:“段公公这个礼,我受不起。”段正谄媚道:“皇后娘娘位同陛下,是奴才的主子,娘娘当然受得起。”“主子?你的不是淑妃吗?”

话落,段正人一僵,说他听不懂皇后娘娘是什么意思。若窈:“段公公,你现在的主子是谁不要紧,但你要知道,将来整个大燕的主子是谁,有些事该不该做,要不要做,做了能不能成,成了你要承担什么后果,公公是个聪明人,自己要掂量好。”

“郡……

段正吓得冷汗直流,不敢抬头。

别人不知道,他是知道的,晋王世子是懿柔郡主亲子,未来的天子,不管名义上还是血脉上,都是这位的儿子。

“郡主!奴才、奴才有话要说。“这件事段正本就在迟疑,如今被郡主拆穿,干脆什么都不管不顾了,直接投靠郡主就是了,至少能留下一条命。“陛下有一封密旨…在奴才手里,陛下说,说让奴才交给淑妃娘娘保管。”段正轻声说。

若窈毫不意外,“是让我殉葬的圣旨?”

她即将成为皇后,这个时候,谁拿了这封圣旨都有向她投诚的可能,唯独淑妃不会,让她殉葬的圣旨放在淑妃手里,待到龙驭宾天,淑妃就会送她这个新封的皇后上路。

魏崇要她一起死,所以才会将太子之位给墩墩作为补偿,以他的个性,不可能留她在世上,他要掐断她和魏珏双宿双飞的可能。他够狠,但她也足够了解他。

若窈:“大监请起吧。”

段正颤颤魏巍起身,双腿都在发颤,急着表忠心,“奴才以郡主马首是瞻,不,是皇后娘娘!”

若窈招手,轻声说了几句。

皇后,太不牢靠。

她已经等不起了,魏珏怕是和魏王联合做了些什么,狼子野心,哪里是镇压反叛,分明是挥兵北上,趁着天子病重想做些什么。送走魏崇,再等来魏珏吗,人一沾染皇权都会变,魏崇变了,魏珏可能也会。

丈夫做皇帝不如自己的亲生儿子做皇帝,走到这一步,她已经放弃让墩墩做个富贵闲人的念头,没有其他选择。

朝廷的急报一封封送来,大臣们焦头烂额,英太傅早前给了魏珏起兵的机会,这会想拦都拦不住了。

平了魏王那边的动乱,晋王没有回晋地,而是打着清君侧的名头朝京城来,估摸没多久人就到了。

在魏珏进京之前,墩墩必须坐在那个位置上。若窈想好了一切,也彻底狠下心,要做个最后的了断。魏崇病了这么久,汤药也喝了这么久,拖拖延延吊着一口气。在不知道那封殉葬圣旨前,若窈是想等他自己咽气的,而如今,她必须要送他一程了。

立后的圣旨已经发下去,事已成,只差典仪冲喜。宫里急着冲喜,礼部匆匆办了场帝后婚仪,来不及准备什么,仪式有些简陋,却也是这个意思。

这一日帝后大婚,礼官宣旨,百官叩首,金銮殿前只有皇后一人,天子并未出席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