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第70章
短短一日朝堂就变了天,晋军进京的第二日,一道封晋王魏珏为摄政王的圣旨就传遍了京城。
魏珏陪儿子待了一夜,醒来天不亮就出宫受封了,新赐下的摄政王府在皇宫东侧,只和皇宫东门隔着一条御路。
“阿娘,阿爹已经来了,那祖母和朝朝呢,她们何时来呀?”早膳时,承轩问起晋王府的众人,别看他小小年纪,之前的事可都记着呢,来京都这一年多,他想念阿爹,其次就是祖母和朝朝了。“很快了,少则一个月,多说也不过三个月。“若窈慈爱地看着儿子,提醒道:“轩儿,私下里你怎么叫娘都可,但当着朝臣和宫人的面,记住了要叫母后。“好。“承轩自从做了太子,有几位老师教导礼法,已然是个小大人了,知道阿娘都是为他好。
用过早膳,若窈送儿子出福宁殿,目送他在一群宫人的簇拥下往崇政殿去。崇政殿是太子和伴读的念书之地,几位老师都在崇政殿授课。“娘娘,英少夫人和安定侯世子妃来了。"宫人来报。“快请进来。"若窈特意宣旨请她们来的,之前有魏崇在,她不敢请她们来宫里相聚,每次宫宴都不敢多说话,生怕连累她们什么,如今终于不用怕了,想见的人都能光明正大地见。
姜寿华和魏喜珍在宫女的带领下走进来,进殿先行大礼,若窈急忙让她们免礼赐座,让宫人都退下。
“懿柔。”
没了外人,姜寿华走上前几步,紧紧牵着侄女的手,关切道:“听说昨日晋王为了皇宫,你怎么样?他可有对你不敬?”“一切都好。”
若窈安抚小姑姑两句,转头看向直愣愣站在原地的喜珍。成婚三年,喜珍做了三年英家少夫人,容色虽和从前一般温婉秀丽,但眼神却不如曾经鲜活灵动,压着一股沉沉的郁色。“喜珍,你脸色怎么这样差?”
若窈走过去,牵着喜珍在罗汉床坐下,抬手给她斟茶。“岂能让皇后娘娘给臣妇倒茶,不可不可,这不合规矩。"喜珍局促站起身,面色紧张。
若窈:“喜珍,这里没有外人,我们便还和从前一样,不要讲这些繁文编节了。”
“是呀是呀,懿柔和我说过,曾经在晋地那几年,珍宁郡主对懿柔很是照顾,身陷囹圄时的交情,是莫逆之交啊。"姜寿华跟着劝导,缓解喜珍的紧张情绪。
喜珍点点头,渐渐地不那么紧张了,三人说了会话,说说笑笑,难得见一面,自是要留下用过午膳再走。
午后二人告别,若窈送到她们出门福宁殿,赏了许多东西让她们带回去。临行前,若窈看出喜珍隐隐露出疲惫之色,拉着喜珍多叮嘱了两句。“喜珍你有什么事都可与我说,如果在英家受了什么委屈,千万不要忍着,有我给你撑腰,而且你哥哥也定在京城了,你可是摄政王的亲妹妹,本宫的至交好友,谁都不能欺负你。”
“我知道的,没人欺负我,英家姑嫂都是好相处的,公婆也温厚,阿窈,我知道你事情多,宫里宫外许多事等着你,我过的很好,你不用挂念我。”“嗯。”
送走两人,若窈吩咐月娘去英家打听打听,喜珍是个温软的性子,报喜不报忧,有委屈也不会说的,她不信喜珍说的话,毕竞一个人过得好不好,从面上就能看出来。
两日后,为摄政王办的接风洗尘宴在集英殿举行。这次宫宴后,朝堂势力会重新洗牌,估摸会有许多钻营的往摄政王府那里靠拢,毕竞摄政王这个位置,仅次于太后和天子了。而且魏珏手握兵权,权势筹码更上一层,让人眼热得很。他若不是承轩的亲爹,若窈这会也得头疼的不行。“皇后娘娘,时辰到了。“成排的宫女捧着钗裙挂饰,为皇后娘娘更衣上妆。因小太子的登基大典在下月,故而宫人们都没改口,还称之为皇后。若窈目光从红木托盘上一一扫过,指了一件华贵明艳的皇后礼服。因在素期,她这些日子穿着都很简单,颜色淡雅。可今日不同,宫宴的主场是新封的摄政王,宾客是满朝文武和勋贵宗亲,场面宏大,她身为皇后,穿着寡淡显得气势太弱,不合场面。让下面的人觉得她比摄政王好拿捏就不妙了,如今她和魏珏之间,不再是纯粹的夫妻情爱,她是在摄政王之上的一一皇太后。“儿臣拜见母后。”
太子来了,恭敬行了个见面礼。
若窈牵着儿子的小手,温柔一笑,母子俩一起往集英殿去。金碧辉煌的大殿中,来往伺候的宫娥成百上千,穿梭在王公贵胄之间奉酒上菜。悠扬恢宏的乐声在殿里回荡,伴随着众臣相互寒暄打招呼的说话声,热闹非凡。
但随着太监的宣唱声响起,皇后太子来了,众人都屏口垂头,跪地行礼。集英殿最前头是摄政王的席位。
眼下四周安静,众人屏息叩头,唯有最前头的一人长身玉立,并未有所动作。
他一身黑色的华服,领口袖口金线云纹,胸前是四爪蟒图,金冠束发,玉带缠腰,气宇轩昂。
魏珏本就有着一张上天眷顾的脸,再有身份和外物加持,这么一看,果然和从前不同了。
朝非昔比。
若窈牵着轩儿的手一步步走向高座,路过他时脚步微顿,看向他十分有九分不服的桀骜眼神。
她无言看着他,微微一笑:“今日为摄政王接风洗尘,不算什么正经宫宴,礼数不必向年宴那般周全,摄政王莫要拘束,尽兴便好。”魏珏”
“咳咳。"身后,何知礼咳了两声,对主子疯狂眨眼睛,做了个行礼的手势。魏珏看了眼何知礼的比划,立刻懂了这番话暗藏的深意。哦,这心机深沉的女人是在提醒他,让他行礼呐!此刻她是君,他是臣。
话都是反着来的。
魏珏撇撇嘴,低头行了个礼,那脖子硬的跟受了风似得,“臣魏珏,见过皇后娘娘,太子殿下。”
“摄政王不必多礼,本宫说了不必拘束,诸位臣工都平身吧。"若窈点点头,从他身侧路过,带着儿子坐下。
这礼行的不太真诚,但好过没有。她说的是见君可不跪,却没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