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历史军事>大明:让你就藩,你海上日不落?> 第59章 何为新粮,民风淳朴琼州!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9章 何为新粮,民风淳朴琼州!(1 / 2)

朱元璋爽朗一笑:“有何不可,咱本来就是凤阳一老农。”

盛庸看向还在吃饭的朱棣几人:“几位呢?”

朱核咽下嘴里的食物,无所谓道:“农夫就农夫呗,不过是身份罢了。”

其余人亦是这般想法,岂料盛庸听后摇了摇头。

“安西兄怕是误会了,我的意思是,去到三号试验田后,我们便是收到官衙通知,参与收割的琼州农夫。”

朱桃闻言顿时两眼一顿:“啥意思?你是说咱们还得下地收割水稻?”

盛庸点头:“正是如此。”

众人的表情开始变得微妙起来,他们是什么身份?大明亲王,国朝公爵,天子亲军指挥使,曾经的半步皇太孙。

盛庸这剧.竟然叫自己去下地收割粮食,真要自己当农夫???

简直倒反天罡!!

盛庸将几人的神情尽皆收入眼底,笑着问道:“诸位这般表情,莫非是不愿?”

答案是肯定的,朱棣他们自然是不愿意真跑去当什么琼州农夫,下地干活。

但有些事情,他们说了不算,洪武皇帝说了才算。

“他们当然愿意。”

朱元璋做主替几人答应了,然后才假模假样的问上一句。

“对吧?”

. ...对,咱最喜欢下地干活了。”朱椟憋屈的点头说道。

剩下的朱棣、朱椅几人虽心不甘,情不愿,但终究没敢违抗皇帝老子,亦点头表示愿意。

事情就此敲定。

酒足饭饱,在牧场吏员的带领下,众人来到牧场的接待所,简单洗漱一番后便上榻休息。

窗外夜幕星光熠熠,洁柔月光洒落,不知藏身何处的虫儿们奏响夜曲,众人渐渐沉入梦乡。一夜无事。

翌日。

鸡鸣三声,天色晓白。

在食堂吃过早饭后,牧场监察司驻点的监察使及牧场主官亲自相送。

当然,他们相送的对象自不会是朱元璋一行人,而是盛庸这位琼州监察司副司长。

踏过沾满露水的青草地,行至牧场大门,盛庸转身对监察使及牧场主管拱手。

“二位便送到这里吧。”

二人见状,也朝其躬身拱手道:“盛司长慢走。”

盛庸微微颔首,拍了拍监察使的肩膀。

“用心做事。”

说罢,转身登上昨日停放在大门口的马车,牵动缰绳,车轮转动,马车缓缓驶出牧场,渐行渐远。仍旧是朱元璋与盛庸同乘一架马车。

为更好的欣赏、观看沿途风景,朱元璋离开车厢与驾车的盛庸坐在一起。

清晨时分,正是夏、秋季节中最凉快,亦是干活最好的时段。

马车行驶在平坦的水泥上,沿途所见村落皆升起袅袅炊烟。

琼州农夫们三三两两扛着农具,走出村子,下到道路旁的水田中干活。

扎着小啾啾的孩子们三五成群一起玩耍,几条黄狗、黑狗吐着舌头摇着尾巴想要加入小主人们的游戏。农夫们干一会儿活,便会抬起头看一眼,见一切无恙便抹去额头汗水,笑着又继续低头弯腰做活。对向不时也有马车驶来,或行色匆匆,或路过时笑着与朱元璋、盛庸点头打招呼。

朱元璋将这些全都看在眼里,不由出言感慨道:

“当年咱凤阳府的境况若是同此时琼州府一般安宁祥和,百姓安居乐业。”

“咱怕是会一辈子安生当农夫,绝不会去军中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跟暴元鞑子拼命。”

旁边牵着缰绳的盛庸闻言,颔首道:

“谁又不想和家人平安的生活,可有些时候,或是世道所迫,或是歹人相逼。”

“人啊,总是无法按照自己预想的去生活。”

“世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便是这个道理。”

“可也正是因为经历过,所以才能更加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朱老先生您觉得呢?”

“是啊,失去过,方才更加珍惜。”

朱元璋回忆往昔,儿时双亲皆丧,流落街头,入寺为僧,参军入伍,娶妻生子,夺取应天. . 六十五年的时间里,他经历了太多太多,见惯了生与死,尝过酸甜苦辣。

曾低贱到泥土,被人视为草芥。

也登临巅峰,挥斥方遒,俯瞰天下。

可最让他铭记的,仍是当年双亲因官吏强收赋税,看不到活头后上吊自尽的场景。

说来不孝,他记得当日所有事情,家中的摆设,垫在双亲身下的麻席,米缸中仅剩的十三粒粟米,却记不清双亲的容貌了...,

终究,时间过去了太久太久,久到他从流落街头的稚童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

感受着朱元璋身上散发出的落寞,盛庸静静牵动缰绳,未曾打扰。

骄阳徐徐升起,空气逐渐变得闷热。

正午时分。

众人停车于路旁树荫下,各自取出今日在牧场食堂准备的干粮进食。

恰巧这时,有几名干完农活,扛着农具准备回村吃饭的农夫路过。

见朱元璋等人在路边啃着干粮,年龄最大的农夫发出善意的邀请。

“几位,正午太阳毒辣,何不去我们村子歇脚喝口水,吃点便饭?”

盛庸笑着拱手道:“多谢老丈好意,只是我们还得赶紧去三号试验田,事关新粮收成,耽误不得。”“等吃完干粮,歇一会儿,我们便要继续出发了。”

听到他们是要去琼州三号试验田参加收割新粮,老农忙点头道:

“是是是,新粮是大事,不能耽误。”

而后,老农让同伴们把各自身上携带的吃食、清水强塞给了盛庸。

“此去三号试验田还有快百里地,多带点吃食和水在身上,我们不打紧,马上就能回村子。”“诸位好生歇息,我们便先走了,回程的时候若有空,可来我们村子,就说找老陈头。”

“届时我再请你们吃饭,顺便你们也给我讲讲这次新粮的收成如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