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驾已至,速速开门拜见?
朱元璋先是一怔,随即脸色阴沉到了极点,胸中怒火升腾。
反了他个娘的,儿子不来拜见老子,竟还要老子开门拜见儿子?
简直是倒反天罡,纲常逆乱!!
后边的朱棣三人本来还兴冲冲的,此时感受着自家皇帝老子身上散发出的阵阵寒意立马面无表情。不过却又能从他们的眼中看出幸灾乐祸的喜意。
他们太了解自家皇帝老子了,脾气暴躁,生性多疑,最厌恶不孝之人。
朱老六竟敢让盛庸喊其开门拜见,这下他完了,绝对是完了!!!
深吸口气,朱元璋强自压下怒火,虎眸冷冷注视着身前的房门,好似能透过其看到门外的盛庸与那个逆子。
开门拜见是吧?
好好好,咱倒要看看,你朱老六到底想要干些啥!!!
门,开了。
月光与屋内灯光照耀下,两道身影一前一后站在门外。
站位稍后的是盛庸,前面的. ..则是一袭紫色蟒袍,英俊、神武的琼王朱桢。
父与子,一人在屋内面如寒霜,一人在屋外笑容淡然,二人静静对视。
久久无言.....
时间稍稍往前回溯。
一刻钟前。
海事总司招待所,琼王专属厢房。
盛庸直言不讳的当着朱桢的面,朝琼州知府、琼州布政使、琼州监察御史三人发难。
莫看其平日里性子平和,待人处事温和,就以为他是谦谦君子。
实际上。
琼州各司司长,不论是盛庸又或是范阳等人,都不是善茬。
范阳人称百面弥勒,意思这位总是如弥勒佛般胖脸堆满笑容的财政司司长.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在自家王上面前,他是尽职尽责的琼州财政司司长。
在盛庸面前,他是大方、爽快,能两肋插刀的好友。
而在那些试图巴结他,贿赂他,腐坏他的贪官污吏、不法商贾面前。
他又是一肚子坏水,阴计百出的笑面虎。
刚出任财政司司长那年,便有百余名贪官污吏被这厮平日里沉迷酒色,贪图享乐的外表所欺骗。最后被他坑的哭爹喊娘,祝福其祖宗十八代。
范阳都有外号,盛庸这位监察司副司长自不例外。
他的外号很有意思,翻书匠,其含义是指盛庸翻脸比翻书还快。
前一秒还在和你谈笑风生,下一刻你若是出言污蔑、贬低琼王,他立马就翻脸把你丢进监察司的大牢。似这样的情况,以前经常发生。
总而言之,若不触及盛庸的底线,其待人处事之道无人不出言称赞。
可但凡涉及琼王,他就会立马变了一个人。
与琼州无数将士一样,这位曾经只是大明内陆一乡野村夫的监察司副司长,敬琼王如神明。之前在未能从琼州知府、琼州布政使、琼州监察御史三人口中得知朱国瑞一行人的真实身份时。盛庸心中便已经对他们极为不满,觉得他们对自家王上的忠诚不够绝对。
忠诚不绝对,那就是绝对不忠诚!!!
是以,现在也不顾及同僚情面,当着琼王在前,直接撕破脸。
琼州知府、琼州布政使、琼州监察御史三人感受着朱桢那意味深长的目光,心里直骂娘。
“王上,并非是臣等有意隐瞒,实在是那一行人的身价份. . .”
官阶最高的琼州布政使拱手苦笑,琼州监察御史附和道:
“王上当面臣等自是不敢再有所隐瞒,请您屏退左右。”
此言一出,盛庸、范阳等人皆皱起眉头,心中略有不爽,不过倒也没说什么,正准备拱手告退。却见朱桢这时摆手道:
“无须如此。”
“盛庸,陪孤去见一见那位朱国瑞朱老秀才吧。”
说着便从躺椅起身,迈着四方步走出了这间奢华无比的琼王专属包厢。
盛庸见状紧忙跟上,留下后边范阳几位司长满头雾水。
对方到底是什么身份?自家王上竞要亲自去见 ...
不解的几人转头看向了琼州知府、琼州布政使、琼州监察御史,希望从他们这里得到答案。琼州布政使淡淡道:“别看我,想知道就等王上回来了,你们自己去问。”
月色下。
盛庸见自家王上与朱元璋站在原地对视许久,联系前后,此时又岂会不知双方早已相识。
是以他没有傻乎乎的上前向朱元璋介绍,让其赶紧拜见吾王,只是静静的站在一边看着。
屋内。
朱椟、朱稠、朱棣、李景隆、蒋囐、朱允坟几人全都伸长了脖子。
各自猜想着接下来门口的父子二人之间会如何。
争吵?父教子?还是子不敬父?
对视良久,朱元璋率先打破僵局,瞧着对面称得上玉树临风,威仪俨然的年轻人,阴阳怪气道:“咋的,琼王爷这是真等着咱拜见?”
来了来了来了。
屋内的一群瓜猪闻言皆是精神一振。
朱椟、朱稠、朱棣三人期待着老爷子后面最好是狠狠把朱老六这狗东西收拾一顿。
朱允效则希望父子二人爆发激烈争吵,吵得面红耳赤,吵得最好打起来。
一旦动手,在这讲究以孝治国的华夏汉人王朝,子与父动手,此等大不孝、大不敬之举。
就算他朱桢再贤明,也绝对成为不了储君,当不了大明的皇帝!!!
李景隆则忧心v忡忡,他是这些人里与朱桢关系最好的,虽然许久未见,但感情仍旧。
他心中祈祷着二人千万不要吵起来,六表叔乖乖挨骂就好了,父训子,正常的不得了。
门外的朱桢自是不知道他们这些人的想法,听着自家皇帝老子那满是讥讽的语气,瞧着他那苍苍白发。轻声道:“您这是哪的话,我就算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让您来拜见我。”
“盛庸先前不知您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