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宪同袁素对视,皆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愤恨与无奈之色。
钱谦说的好听,什么是成是败,是生是死,皆由他钱益清一人抗之。
什么日后若侥幸功成,亦有他们一份功劳。
纯粹是屁话,是鬼话!!
身为昆山县知县,一县主官,钱谦这个县丞造反,他顾宪脱得了责任?
三人一起干了见不得光的事情,可谓是一条绳上的蚂蚱,谁出了事,其余二人都跑不了!!钱谦俨然是把顾宪、袁素架了起来。
现在摆在他们面前的有两个选择。
一、虚与委蛇,寻找机会向朱元璋举报钱谦欲要谋反。
二、跟钱谦一起. ..造他朱洪武的反!!
两个选择,后者的风险毫无疑问大过天,前者的风险也不小。
毕竞...钱谦要还未起事便被洪武皇帝抓了起来,定能猜到是他们二人举报的。
那时,对方铁定会把此前一起做下的那件见不得光的事情曝光。
拉着二人一起共赴黄泉。
朱元璋会不会因为二人的举报有功,从而放过他们?
可能性...微乎其微。
天下谁人不知,这位大明朝的开国皇帝,是出了名的手段强硬,杀伐果决,对付文官历来严刑。可以说,顾宪、袁素二人其实根本没有的选择。
最后。
在沉默许久后。
二人阴着脸...还是选择加入了钱谦的造反队伍。
当然,他们面上是绝对不会承认自己是在造反,他们只会说自己是在正本清源!!
“今晚我会秘密联系昆山县的士绅,同时写信与苏州府各地的士绅们。”
“二位暂且保持常态,切莫向旁人泄露半点消息,便是最亲近的家人,亦不可。”
“事关阖家、一族生死,万马虎不得!!”
“益清你放心,共事多年,我顾成极是什么样的人,你还不知?”
“我们这边益清兄无需担心,倒是你那边,你确定那些士绅值得信任吗?”
“呵,钱某人还是那句话。”
“这天下士绅,早已苦他朱洪武久矣.搓. ..”
枣红色大马缓缓前行,钱谦三人的背影在月色下渐行渐远,秋风萧瑟掩埋住了他们大逆不道的言论. ..翌日。
雾气朦胧。
黄鹂鸟发出婉转的鸣叫,收翅落在银杏树树枝上低头汲取着树叶上的晶莹露水。
“咯吱”
胡宅后院东厢房,朱元璋推开房门,感受着江南秋季的凉意,拢了拢衣领。
庭院内,仍旧是昨晚的那张圆桌,仍旧是朱元璋、朱椟、朱桐、朱棣、朱允蚊、蓝玉六人上桌。蒋谳这位天子最忠心的忠仆、忠犬恭敬的立在一旁,回答着皇帝陛下的问题。
“回京的路线可安排好了?”
“启禀陛下,已安排妥当,臣已派出昆山锦衣卫三十人前往沿途驿站,并联系各地锦衣卫密探,严加探查。”
朱元璋闻言微微蹙眉,放下手中的葱油饼,看向蒋谳沉声道:
“咱听你的意思,是只安排了一条路线?”
“陛下...圣明。”蒋璩心中暗叫糟糕,知道自己有些过于掉以轻心了。
“哼!”
果不其然,主位上的洪武皇帝很是不悦的冷哼一声,震慑天下万民的虎眸幽幽的凝视着面前的锦衣卫都指挥使。
“蒋囐啊。”
“臣在!”
“一直以来,你办事都很妥当,咱也觉得你很得力,对你很是信任。”
“但是不是正因如此,让你有些忘形了?”
蒋谳深深躬下身子,面色煞白,额头冷汗不断淌下。
“臣...臣不敢。”
“砰!”
朱元璋猛地一拍桌案,低喝道:“你不敢?”
“竞然只给咱计划了一条回京的路线,你当这是春游吗?”
“是你过于天真,还是你觉得自己沿途的安排完美无缺,能保证一点意外都不会出现?!”“咱让你办的事情,你就办成了这样?”
“咱看,你这锦衣卫都指挥使的位置,是坐不了多久了。”
听到这,汗如雨下的蒋狱忙噗通一声双膝跪倒在地,重重叩首。
“是臣失职,还望陛下念在臣忠心耿耿,任劳任怨的份上,再给臣一次机会!”
他是真的怕了,真的嗅到了死亡的气味。
锦衣卫是什么?是天子亲军,是朱元璋用来监察天下百官,增强皇权的密探组织。
历朝历代,像这种组织的领头人,皆是孤臣!
何为孤臣?
不结党,不与任何官员交好,只忠诚于皇帝,为皇帝干尽脏事的臣子。
换句话来说,便是皇帝用来咬人的恶犬!
是以,历朝历代的孤臣结局..大多不怎么好,基本可以用凄凉来形容。
就比如蒋狱的前任,大明第一任锦衣卫都指挥使毛骧。
毛骧,在大明建立之前就已经是检校的一员,既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又深得朱元璋的信任。
在设立锦衣卫后,朱元璋拔擢毛骧升任锦衣卫的都指挥使。
其目的,便是他带领锦衣卫,钳制百官,这里的百官不仅仅指文官,还指大明开国功勋宿将们。毛骧也不负皇帝陛下的厚望,从洪武十八年到洪武二十三年,短短五年的时间。
被胡惟庸案牵扯进的功臣有一公、二十侯,连坐、死罪、黥面、流放的有数万人之多,朝中文臣几乎为之一空。
毛骧的工作完成的近乎完美,只是近乎。
在处理涉胡惟庸案的一众大臣、功勋时,这位锦衣卫都指挥使,利用职务之便. ..中饱私囊,并帮着某些人隐瞒罪责。
正所谓,忠诚不绝对,绝对不忠诚。
当手下咬人的狗和敌人苟且,违抗主人的命令,那么他也就失去了作用。
最后。
毛骧这位大明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