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多久,苏大明等人陆陆续续把在其他村收到的知了猴送了过来,都是满满一马车,挺夸张的。
这年代的知了猴少人捉,农药洒得少,加上现在还是知了猴大量破土而出的季节,收获大也不奇怪。
其他生产队的人也疯了。
这玩意能卖钱,而且还不便宜,只要有行动能力的人,几乎都出去找,还是地毯式地翻找,能不多吗?
苏大明收到的最多,毕竟他和自己老婆一起出去收购的,苏永安他们都是单打独斗,自是比不过。
“365斤多。”称了一下,苏大强统计。
苏大明:“大哥,你按365斤算就行了。”
“行!那就是1825块钱。”苏大强点钱给他。
其中,有500元是苏大强借给他的,所以给1325元就行。
而苏大明今天挣了730元,一天就挣那么多,还不辛苦,不用熬夜去找知了猴等,快天亮的时候去收购就行。
挣得又多,又轻松!
“谢大哥!”此时此刻,他非常庆幸自己跟着大哥混,远离吸血的爸妈和老三他们。
等收完知了猴,还能继续收蚂蟥。
照这样下去,自己距离万元户也不远了。苏大明现在的目标就是万元户,想想都激动。要知道,以前做梦都不敢这么想呀!
“大明,一会你先别回去,和永安他们留在这,帮我收青梨。”苏大强跟他说。
晚点其他生产队会把青梨拉过来,苏大强自己搞不定。
苏大明没有推辞,点头:“好!”
他没参加修路,已经和队长说了,他出钱,掏了5块钱。而苏永年得知可以这么干,他也掏钱给生产队,没有去修路。
别说5元,就是让他们掏10元、20元,他们都宁愿腾出时间去收知了猴。
孰轻孰重,他们还是分得清的。
苏永年收了287斤,但只挣了287元。他真不是做生意的料,太厚道了,居然给四块钱一斤,自己挣一块钱差价。
就这,他都心有不安,感觉不好意思。
难怪后世的人总结:良心没了,挣得更多。
苏永安收了261斤,3元一斤,挣五百多。
苏永丰也差不多,挣六百出头。
他们还没来得及喝口水,外面就有人拉梨过来。
“是这里收梨吗?”来人问道。
两辆马车,装的全是青梨,看上去还挺大。
苏大强出去应道:“没错!两毛钱一斤,坏果、次果不要。”
“可以,称吧!”
这结果已经很好,要知道,供销社都不收了。他们都以为要自己吃掉,或者烂在树上呢!没想到还有人收,而且价格不低。
至于不要坏果、次果,没关系!反正以前卖给供销社,也会挑出那样的果,属于正常操作。
苏大明和苏永年两人赶紧去称梨,一筐一筐地来,称好之后,抬到里面。
而苏大强拿出本子,在一旁记数。
苏永安和苏永丰两人则是把一张帆布铺在地上。
这些梨倒在帆布上面,两人开始挑,把坏的,太小的,不合格的都挑出来,放回箩筐。
最后,苏大明和苏永年又把箩筐和挑出来的青梨称重。
“去掉毛,净重3510斤,没错吧?”苏大强问道。
他们那边也在算,点头:“没错!702元。”
领了钱之后,他们谢了一声,又赶紧回去拉梨,还没摘完呢!趁着现在价格还可以,赶紧卖掉。
又过了一会,一阵拖拉机的声音传来。
苏大强定眼一看,是四队的人,廖队长也在车头。
好家伙!拖拉机都出动了,少见呀!别人都还在用马车、牛车、驴车、手推车,你们玩上拖拉机了,感觉不是一个维度的。
其实说到底,还是他们这里太偏,太落后。
“廖队长,你们村可以呀!”苏大强上前道。
廖队长从拖拉机下来,掏出一包香烟,给苏大强递上一根,笑道:“苏大哥,你说笑了,我们四队比你们八队好不到哪去。
不过,我们队刚好有个人在公社开拖拉机的。”
所以,这拖拉机是公社的,跟他们生产队没什么关系。
寒暄了几句,大家开始卸货。
别看拖拉机是单杠的,运力却杠杠的。正如后世的评价:单缸拖拉机马力不详,遇强则强!
它的运力,始终是一个谜。
就像眼前这台拖拉机,后面的梨估计有6吨左右,也就是一万两千斤,装车装得有点夸张。
因为廖队长让人摘梨的时候已经把坏果、次果去掉,所以过称之后,直接将梨小心地倒在仓库的一角,底下垫着一张帆布。
“12505斤。”苏大强把记数的本子给廖队长看。
廖队长没接,笑道:“苏大哥,我们还信不过你吗?”
实际上,这到底多少斤,他们送过来之前就称过,心知肚明。刚才称的时候,苏永年他们每一筐都多报了几两,他亲眼所见。
够厚道!
“那就是3751块5毛。”苏大强算了下。
廖队长:“苏大哥,你给3750块行了,一块几毛钱的,我估计你这里也没散钱。”
刚才人家称重的时候不仅没有压秤,甚至把秤砣往后挪一点。别人敬他一尺,他也得回敬别人一些吧?
“行!我们就不互相客套了。以后你们四队的东西,我能收则收。”
苏大强心道:看,这就是会说话的人,情商高。
跟这种人交流,身心愉悦。
廖队长大喜。
收了钱之后,他们也不多逗留,赶紧回去继续运梨。他们四队的梨最多,得有十来万斤,必须尽快摘,有鸟祸害了。
“有拖拉机就是好!”苏永丰看着拖拉机远去,羡慕道。
这比自行车威风太多了呀!
“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