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历史军事>三国:土匪型猛将,刘备人麻了> 第82章 刘子安有治国兴邦 擎天定海之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2章 刘子安有治国兴邦 擎天定海之才!(1 / 2)

公元195年,一月。

天气稍稍暖和一些。

下邳。

陈登进行屯田的准备工作。

对此,刘备召开文武会议。

商议屯田一事。

195年,对刘备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一年!

只要熬过这一年!

刘备就有了立足中原、争霸天下的资格!

只要可以熬过这一年!

所有的一切都将走上正轨!

“元龙!”

“你先说说情况吧。”

刘备望向陈登。

陈登站出来,开始汇报:“算上牵中郎送过来的兖州人口。”

“如今主公麾下的屯田农数量有十四万两千九百二十一人,可以编成了两万余户,每户4-6人,负责的田亩数量是“一百五十亩!””

张昭闻言,皱了皱眉头,太多了!

根本种不完!

陈登对此也无奈苦笑,空的田地实在是太多了!

没办法!

就算这样分配出去了三百多万亩田地,也还有一大半的无主之地空着。

牵招那边虽说在陆陆续续的送人过来,但一次也不多就一两百人,杯水车薪。

也只能安慰自己,有总比没有好。

流民肯定是要继续招募的,毕竞就算错过了春耕,等一段时间还可以种植冬小麦。

“为了激发这些屯田户的热情,主公规定了屯田所得“民六官四”,“种的多,收获多!””“希望有点用吧。”

说完,陈登退了回去。

这时张昭站了出来,“主公,不如派发徭役!”

“这样就可以让大量百姓前去种田了!”

“将空余的田地给种上。”

在场的诸多徐州官员,闻言点了点头。

“有道理啊!”

“不行!”就在这个时候,刘平直接站出来反对,“派发徭役绝对不可取!”

“粮食种植时间长,那徭役的时间也要持续这么长吗?”

“那他们原本的家庭怎么办?”

张昭闻言皱了皱眉,“刘安汉,现在这样的情况,也只有苦一苦百姓了。”

“先把今年熬过去,再说。”

张昭也是为刘备着想。

只要刘备可以熬过今年,以刘备的军事力量,向西可以打豫州、兖州,向南可以打扬州,向北可以打青州。

只要可以夺得一州之地,那么情况就可以得到很大的缓解。

刘备有些为难,如今他的身上承载这些徐州世家的希望,再加上他自己也渴望建立一番功业,但.求助的目光望向刘平。

“其实完全有更好的办法。”刘平这时开口道。

“还有办法?”张昭闻言有些惊讶,“还请安汉将军明言。”

“我们不妨花一些钱请徐州的百姓帮忙种田!”

刘平话音一落,让在场的徐州文武,面面相觑。

就连张昭也是愣住了。

他没有听错吧?

花钱请农民种田?

刘平之所以提出这个想法,自然不是无的放矢。

徐州百姓虽然有土地,但这些年在世家豪族的侵占下,他们家庭田亩数,已经远远低于应有份额了。要知道按照东汉的授田制度,每户农民应该有田一百亩的。

但随着人口增长,以及世家豪强兼并田地,别说一百亩,能有六十亩都烧高香了,实际上大部分的徐州百姓拥有的田地数量都在三十亩左右。

更差一些的则是跌落到了二十亩甚至以下。

维持温饱都够呛!

这样就会出现一种情况,那就是劳动力剩余。

可以向这些剩余的劳动力发放一份名为“屯田客”的工作。

张昭望向刘平,“刘安汉,你应该清楚,主公手中的钱财有一部分已经拿去买船去了。”

“还要维持士卒的兵饷待遇以及我徐州官员的俸禄,恐怕没有那么多钱啊!”

张昭提出的也是实际困难。

“这个困难是可以解决的!”刘平朗声道,目光环视在场的众人:“我们给这些屯田客的工资可以分为两部分!”

“其一是每月发放三百钱的工资。”

“但是这三百钱,我们只发一百二十钱给屯田客当生活费,剩下的一百八十钱,可以等粮食成熟我们贩卖之后再发放。”

“其二,因为我们暂扣了屯田客的一百八十钱,这部分钱可以算我们借的,等屯田客负责种植的田亩地区粮食成熟之后,他们可以获得一成的粮食,算是还给屯田客的利息。”

“也可以让屯田客在得到自己原本应有报酬的情况下,多给他们一份收入,激发他们的活力热情,同时也缓解我们的财政压力。”

“一个青壮年男子,专职农业,一年打理二十亩土地,是可以做到的,收获的话,种植的粮食不同,土地不同,收获也是不同的。”

“另外不同粮食的生长年限也不同。”

“我们算作半年,六个月,亩产一石。”

“我们这边的成本是:一千八百钱,外加两石粮食。”

“而我们的收益是,十八石粮食,现在徐州的粮价差不多是两百四十钱一石,可以得到四千三百二十钱“两者相减,我们还赚了两千五百二十钱。”

“在这其中,种植水稻,根本用不到六个月,另外我们这批粮食可以卖去交州和辽东,这两个地方的粮价可未必有徐州这边稳定,徐州土地肥沃乃产粮大区。”

“辽东苦寒之地,交州更是蛮荒之所。”

“他们那里的粮价只会比我们更贵。”

“更何况,徐州土地肥沃,亩产远不止一石,两石三石皆有之。”

“例如睢陵,就在泗水边上,水资源充足且土地肥沃。”

“所以我们的收益肯定远在两千五百钱之上!”

“而且也不用承担派发徭役引起的动荡,又可以让这些农户增加收入,还可以招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