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第30章
还过了画卷,钟攸凝终于能松口气。
老夫人进入到了苦夏时节,除开胃口不大好,精气神也弱了很多,不需要钟攸凝日日都过去陪着。
盛娘子也知道老夫人这点,不敦促着钟攸凝过去争表现了。上了他们这个年纪,平时想要有人多陪伴在身边不假,一旦生病了,有个腰酸背痛的,人去了也没用,还不如婢子们伺候得精心,需要分神应付。姑娘把她的话听进去了,日日都去寿康院坐坐,老夫人都是看在眼中的。不过她换了另一种方式,想让钟攸凝跟着卷:抄写经书。
在见不到人的情况下,抄写经书同样是一种奉上诚孝的方法,高门大户中都是这样做的。
尤其是孝子孝女孝孙们,长辈生病的情况下,基本都会选择抄写经书的方法来祷告,祈愿长辈身体健康;长辈收到他们的孝心,心中宽慰,共同组建一副其乐融融的场面。
盛娘子勤快,连经书都捧了过来,是她特意挑选出来的。有这样一个卷王在侧,钟攸凝亚历山大。
盛娘子她是真干实事啊。
钟攸凝只好接过经书。
盛娘子见她翻看书籍,只当钟攸凝把她的劝诫听进去了,表姑娘听话懂事,能分辨是非,盛娘子并不担忧表姑娘会阳奉阴违,上回她给表姑娘取了针线,姑娘也认真做女红了,是盛娘子心中的好姑娘。笑着说道:“那姑娘好好抄写经书,奴就不耽搁姑娘了。”
字字句句都是:写吧,早点写,快些写。
钟攸凝轻轻应下:“我知道了。”
既然都说了名义上是为老夫人抄写经书,钟攸凝拒绝的话就显得不识好歹了,老夫人跟她同姓,同出自钟家,为老夫人抄抄经书合情合理。盛娘子福了个礼,下去做事了。
钟攸凝继续翻了翻书,盛娘子找来的这几本佛经她比较熟悉,早前在清平时也是抄过的。
钟父在科举途中遭遇土匪,被同乡们请人抬了回来,钟母受不住打击倒下了,那时候钟攸凝就写过不少佛经,希望钟母身体好转,但最终钟母还是撒手人寰,随着钟父去了,往后年年祭祀,钟攸凝都会抄上两卷佛经焚于坟前,直到她从丹州投奔而来。
她分神的想:下回再给钟父钟母抄写佛经,不能抄上两卷了。她爹是秀才公,现在她读过科举书籍,应该抄上一卷四书五经给她爹。希望她爹在另一个世界里也要勤勉读书。
佛经就不用学了,学会了跟钟闻切磋,一门父子改书从经像什么话。这日,钟攸凝刚到寿康院,就见郑家的姑娘们都在。侯府也未曾厚此薄彼,钟攸凝到了后不久,魏氏姐妹也到了。明月找了个空,偷偷跟钟攸凝透露:“老夫人请了布坊的管事进府,为姑娘们量裁衣裳,带了各式新款的衣料让姑娘们挑选。”秋光站在旁边把守望风,接口:“姑娘待会可要好好挑两匹。”她们跟做贼接头一样。
钟攸凝:…应该无需这样郑重。”
侯府府中就有针线房,平时主子们的衣裳都出自这里,四时节气都有专门的人来量体裁衣,供上一些新款衣料入府让主子们挑选。节气会做新衣,四时也会做新衣,要是想要在四时节气外增添新衣,可以让家中长辈增加一点体己银,拿了银两去购置衣料,让针线房去做;这种就属于额外补贴了,相当于私人出资,不用经过公中这个大家庭,别人也无需惦记。小家庭中有钱的,额外补贴就丰厚;小家庭中没钱的,额外补贴就缩水,只能等着公中这个大家庭统一添置发放。
换算到郑家各房,大概就是看各房的资产、几位老爷的资产、夫人的资产。比如郑七这种嫡女,三夫人的资产肯定是优于妾室姨娘们,郑七得到的额夕补贴就会比庶兄妹多,比方她的庶兄妹一月能额外赠加一件衣裳,郑七就能赠加两件。这就是生母不同的影响。
又比如像钟攸凝她们这种寄居的姑娘们,她们手中大多无钱,只能等着公中为她们置办,一年也能有十几套新衣穿。其实足够了。
明月:“需要的姑娘。”
她认真解释:“这匹料子可是从上都运来的,整个镜川城也只有这一匹,比那些普通料子可值钱多了,姑娘你千万别错过了。”若非是看在关系相处不错的份上,她们是不会特意来提醒的。钟攸凝也领她们这个情,同她们道了谢。
明月和秋光是寿康院的大婢,深受重视,事务繁忙,能拉着钟攸凝说上这么一会话已经难得了,叮嘱后就匆忙走了。钟攸凝带着阿喜在院子里转了一会才进屋。郑家的姑娘们私下已经得到了消息,都高高兴兴的等着。大姑娘郑芷湄的画风是最奇特的,但也没那么奇特:写诗。在拿到衣料后,她准备为它写一首诗。
二姑娘芷婉三姑娘芷兰是这样的:写字,多写一点跟纺织布料有关的。剩下几位姑娘年纪小,心里只有可以做新衣裳的欢快。写诗和写字什么的,她们还做不到姐姐们一般的热爱。人到齐,姐妹们互相见过礼。
刚说了会体己话,就有小婢领了穿着一身绸缎的布坊管事进门了,在他们身后,两列小婢齐整的捧着布匹进了门,摆在桌面上。布坊王管事先自我介绍,在姑娘们面前过了明路。王管事对布匹的来历介绍得细致一些:“产自上都淮城的珍霞镇上,这里最出名的是彩霞技艺,别的地都调制不出这种配色。咱们著名的大文豪采荷居士,摘茶翁都穿戴过珍霞料子,为他们题过字的。”这样一说就清晰多了,名人效应来了。
大姑娘郑芷湄对名人文豪们知之甚深,一听名人文豪穿过,她理当不让的也要穿一穿这珍霞镇上的衣料了。
他们文坛一向朴实无华,反正都是在文坛中混的,别人有的,其他人也得有。
姑娘们纷纷看向珍霞布匹。
摆在中间的布匹料子颜色众多,打眼看去跟七彩祥云一样,郑家的姑娘们见多识广,眼界高,外边追捧的各种稀罕物对她们来讲老实说很普通,不值得一提,这个据说被名人文豪们穿过的珍霞布匹单看平平无奇。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