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玄幻魔法>人在封神,吾乃北阴酆都大帝> 第45章 天地玄黄,混元根本,兵伐冀州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5章 天地玄黄,混元根本,兵伐冀州(2 / 3)

,是请苏老侯爷与吾等一同勤王保驾,规劝大王,废除妖后!”

苏护尚未答话,便听到苏全忠道:“好一个太鸾,纣王失德,怎全推诿到了我妹妹身上,我妹妹只是个妇人人家,怎能引得君心大变,分明是你等无能,从中构陷!”

太鸾并未理会苏全忠,只是在等苏护回答。

苏护道:“全忠,不得无礼。太鸾将军不入朝歌,自未曾见过吾儿,吾儿苏妲己素来娴静,不喜争端,此事之中怕有误会。大王昏聩,老臣虽有进表之心,可也是有心无力。”

太鸾闻言道:“观那朝歌城之中满朝冤魂,其中多数都是那妖妃苏妲己的杰作,她笼络费仲、尤浑二贼,天下人尽皆知!”

“你说苏妲己贤德,若当真是贤德之辈,岂能在短短时日就将那根深蒂固的姜皇后赶下后位,亲自登临而上。”

“苏老侯爷,本将军敬你是厚德之臣,居一方大吏,也当作人臣之表。”

苏全忠策马上前,道:“太鸾,你遣大军而来,本是冒犯在先,你说我那妹妹是妖妃,可你身为人臣落下此言本就是以下犯上。如今劝我冀州以身犯险,你安得好心?”

太鸾听罢,气得面红耳赤,骂道:“苏全忠,你莫不是在这冀州之中荣华富贵享受得太多,瞎了眼睛不成?”

“比干丞相便是因苏妲己说要治愈心疾,刨心而死,天下共知,你这黄口小儿不足与谋!”苏全忠年少轻狂,怎禁得起这般谩骂,一言不合,当即催马上前。

二将阵前交战,苏全忠使得一方亮银戟,戟去刀迎,一声喊起,只杀得愁云荡荡。

两人交战数十回合,苏全忠毕竟年少气盛,而太鸾有万夫不当之勇,大喝一声,将那苏全忠一刀劈下马来。

太鸾也不追击,只是将手中一卷书信丢给了苏护。

太鸾道:“大军且去,明日此时再来城下拜访老侯爷,吾三千精骑就在三十里外,劳烦老侯爷送一些粮草。”

说完之后,太鸾策马,扬长而去。

苏护拿着那书信只是一看,便是脸色一变,当即道:“果真是闻太师手书,全忠,着诸位将士,于侯府之中商讨。”

太鸾回了辕门,张吉利起身来迎,道:“大哥好武艺。”

太鸾笑道:“这苏护治军有方,苏全忠也是一个好手,不过胜在其经验不足。”

张吉利抬眼朝着冀州一看,只见冀州之上自有疑云降临,料定此事必然不会这么顺利,只怕有人会从中作梗。

冀州候府。

苏护端坐主位之上,苏全忠在一旁,还有督粮官郑伦,先锋大将赵丙,副将陈季贞。

这其中郑伦武力值最强,曾拜西昆仑度厄真人为师,与李靖为同门一师的师兄弟,修得窍中二气的鼻烟神通,只要将鼻一哼,就响如钟声,并喷出两道白光,专吸人魂魄。

苏护道:“方才吾已阅了闻太师的信笺,闻太师确有安排,你等一看便知。”

苏护将这信笺一一传阅,众将士看了之后,皆是惊疑不定。

郑伦道:“勤王弑后宫,此乃纲常沦丧,只是听太师信中表述,只怕苏妲己在朝中所为是事实。”“凡事讲究一个师出有名,太师着手安排此事,这普天之下也只有侯爷能有这个由头。”

苏护脸色苍白,道:“吾不惧一死,青山白骨留忠名,若能劝得大王迷途知返,也算对得起苏家列祖列就在苏护说完之后,只见有侍女着急忙慌的走了过来,此刻她脸色惊恐,道:“启禀侯爷,门外有一怪人来访,他说是侯爷昔日朝中好友。”

苏护问道,“如何奇怪?

这侍女答道:“此人手中长眼,眼中长手,怪异绝伦,自称是杨任。”

苏护一听,暗道这杨任不是死了么?怎会忽然来见?

“着他来见!”

听了苏护安排,这侍女急忙出门去迎。

片刻之后,便见到杨任走了大殿之中,众人见到他这般模样,都是大惊失色,也只有郑伦并未色变。杨任拱手道:“候爷,久日未见,别来无恙。”

苏护一看这模样,当真是杨任,道:“杨兄 ...你为何生的如此模样..”

杨任叹了一口气,道:“当日我被那纣王所害,丢到了乱葬岗之中,得仙人救命,如今已拜入昆仑山玉虚宫门下,此事说来话长。”

苏护点了点头,道:“原来如此,杨兄快快落座。”

杨任落座之后,道:“贫道此行正是为了规劝侯爷,当今昏君失政,天下诸侯朝觐,只有西岐方是明处苏护听完,也不隐瞒,只是道:“商王虽昏聩,可吾为商臣,此刻效反有失体统之嫌,这是闻太师信笺,还请过目。”

杨任拿过这信笺细细一看,眼底不自觉的变了颜色,随后笑道:“闻太师可在?”

苏护摇了摇头,道:“此刻那三山关大将太鸾正屯兵三十里外,正是太鸾送来闻太师信笺。”“哈哈哈!”

杨任随手一动,手中信笺已成了飞灰,随后杨任说道:“昏君失态,却推诿到一个小小后室之中,以闻仲雷霆手段,岂会作此下作之事。”

“苏妲己本是侯爷贵女,当日有费仲、尤浑二人保奏,让侯爷送女进献,此非苏妲己之错。只怕是三山关那邓九公有所图谋,这才联手设下这计策,侯爷还是要多多慎重。”

苏全忠也道:“我那妹妹自是无辜,不过有心之人构陷,只是这太鸾来势汹汹,不好处理。久闻西岐姬昌乃是明主,素以德善行天下,诸侯造反是大势所趋,杨大人说的有道理啊。”

只有郑伦听得将信将疑,道:“一日为臣,众生为臣,举兵谋反,岂是正道?依我所见,此事还有待商榷。”

苏护见状,也不好反驳,郑伦乃督粮官,冀州大军皆是由他操练,在军中威望极高,他的话自有分量。杨任也不着急,只是道:“不如明日阵前,我随侯爷与诸位将军见了那太鸾,自能让其破绽百出。”“好!”

众人商定,明日那阵前自见分晓。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