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凝聚的元神虚影却似乎与过去彻底斩断。
最后是准提道人。
不知过了多久,也许是一瞬,也许是万载。
三点真灵终于重新凝聚成了完整的三道圣人元神。
三道元神虚影在造化玉碟的清光中缓缓沉浮,鸿钧见状,再次挥手,更加磅礴的混沌灵气涌入,依照他们各自的元神本源,开始为他们重塑圣人法体。
清光凝聚,化为元始天尊的道体。
庚金之气与菩提神光交织,化为准提道人的道体。
最后,无尽剑气与上清仙光汇聚,通天教主的道体缓缓成型。
只是此刻的通天教主,目光平和,毫无感情,只是朝着元始天尊与老子拱手一拜,道:“师弟拜谒两位师兄。”
老子长叹了一口气,道:“如此甚好,如此甚好。”
鸿钧见到三大圣人都已化形,道:“尔等五人在紫霄宫之中面壁思过三万年,三万年之后方可再离紫霄说完之后,鸿钧便消失在了原地。
如今的通天教主只是天道法则、鸿蒙紫气与上清之气所凝,再无截教圣位在身,也失去了往昔的因果,这对于元始天尊与老子来说也是幸事一枚。
或许日后还能让现在的通天教主去收服如今的截教。
终归,张吉利并不是洪荒正统。
就在天道圣人陷入闭关的时候。
张吉利也在摘星洞当中闭关。
此地已重新开辟出一片洞天。
七仙女在这一片洞天之中修行,也为张吉利护法。
地道之中,张吉利一缕神道意志化身也在执掌地道之变。
只是这其中的变化,也需要契机。
不过有了诸天大能的加入,加上张吉利的推动,如今整个地府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原本浑噩无比的浩土,也成了巫族与鬼仙、人族修士的共生之地。
这里不仅有国度,也有了不少地府之中孕育的仙人开辟道场,随着地道之力复苏,整个地府当中的灵气也提升了无数倍。
除了地府之中灵根较少之外,几乎与人界无异。
以三十六天为核心,整个地道的神道的庞大系统也开始运化。
如今地天要论真正的实力甚至还在天庭之上。
自张吉利打破了洪荒神界之后,经历了九千年的变化,神界与天庭融合,成就了如今的仙界。而仙界的尽头正好与冥界相互交融。
在仙界与冥界的尽头,被称之为仙冥之地。
由于商道贯彻整个三界,如今洪荒世界之中修行之道,道法传承也不再那么苛刻。
几乎人人都可修行。
不过人间之中,殷商王朝自比干等圣贤飞升火云宫之后,殷商的气运也只持续了八千年。
可自邓婵玉之后,殷商再无人皇出世。
其中周室后裔不满殷商,周穆王姬满时,深羡子牙修仙之道,亲涉足昆仑山求仙西王母,又见五行之祖赤松子,传以养生之法。
穆王归国之后,与殷商大战,天下大乱,而后日渐放纵,九传至厉王,暴虐无道,为国人所杀。后宣王中兴,虽难敌西域犬戎蛮夷嚣张之势,但因供奉道教庇国之体,龙脉方安稳如故。
至周幽王姬宫涅,贪图美色,为搏美人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放逐太子姬宜臼。
时国舅申伯欲扶立太子,竟发书请犬戎侵入镐京,“平定天子室”。
不料犬戎人野心一发不可收拾,不但杀害幽王,还私占龙兴之土,肆意玩乐。
申伯深愧于联夷救主。后姬宜臼受郑武公相助,驱逐犬戎归国,却见镐京已一片狼藉,尸横遍野。姜子牙转世为孙武子,因前世积功德甚多,故根行奇佳,修行高强,在人间游走,于西秦收王禅、王敖二人为徒,世称武圣人。
于此殷商彻底崩解,中原分为十八国,秦、楚、燕、韩、赵、魏,梁、鲁、晋、宋、吴、齐,陈、蔡、曹、郑、李、越,十八国征战不休。
殷景王为安抚天下诸侯,议定临潼斗宝会,使各国平息战乱,和睦相处。
秦穆公却欲除各国国君,立定毒计。楚国太师伍奢之子伍子胥识破秦伯奸计,力举宝鼎,剑斩梧桐树,大展身手,并逼秦穆公以公主赢无香与楚国太子和亲。
楚国奸臣费无忌与太师伍奢有隙,故意使无香公主被送入王宫,使楚平王父纳子妻。又将民女马昭仪换入马车,嫁与太子芈建。
此事被太师伍奢知悉,费无忌为得富贵而在楚平王面前进谗,构陷太师,将伍姓满门抄斩,伍子胥孤身逃离楚国,发誓报仇,先后遇孔子、孙子二位大贤,最终拜师孙武子门下,辅佐吴王夫差称霸,伐越平楚。伍子胥鞭尸楚平王以报父仇。
越王勾践被囚于吴国,买通奸臣,蛊惑夫差迷恋美人西施,日渐不听子胥之言,后又信谗害死伍子胥。后勾践归国,图强称霸,击败吴国。
孙武子为报门人伍子胥之仇,出山助吴王征讨南越,不惜与道教同门斗法钱塘江,雷劈龙王,业力太重,触犯天条。
虽破越兵,仍受天谴而死。
也在这个时候,天道圣人早已经离开紫霄宫,老子昔日旧事重提,在人间以李聘之名著述道德之言。人族有根行者如尹喜子、列子、庄子,飞升为文始、冲虚、南华三位真人。
诸国百姓信奉黄老之学,是以道教气运重立。
无当圣母领张吉利法旨出冥界传道,收徒孔子,孔丘乃商王后裔,为父母僭礼而生,却生而遵礼依法,才德显达。
夫子悲于世间纷争不息,礼崩乐坏,百姓流离失所,遂设私学,著述经典,“仁”、“爱”之道。有门人弟子三千,其中有七十二贤。
孔子不拜天地人神鬼,独拜自身。
孔丘初仕于鲁定公门下,鲁国愈强。后在夹谷挫齐景公之威,于齐南见得妖圣商羊,与其论道。与世皆称孔子博学,谓之“在世圣人”。但因孔子曾问道老子,却不尊太清之法,故又为众多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