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嫁人的坏处了。
薛明窈在自己家里可以任性妄为,不管不顾地和兄长呛声,但是在名为“夫家”的地方,她就得收起脾气,好好做人。
因而薛明窈情愿在薛府住一辈子。
“你最近是不是去找过二郎,他对你怎么样?”赵盈意兴盎然地问。
“还不错,喝了我送的粥,还借了伞给我。”薛明窈笑吟吟地指了指自己放在案上的檀木匣子,“帮我个忙,派个丫鬟把这些捎给陈良卿,别让人看见。”
匣中装了陈良卿借给她的伞、“令人誊抄”过的南疆笔记,还有一枚绣兰竹的精致香囊,里面放了几块棋子般大小的香饼子。
她不好再去翰林院找他,便决定托赵盈转交。
赵盈打开匣子一一看过,见到香囊有些惊讶。送香倒还说得过去,可送香囊,那就是有情人间的私相授受了。
赵盈道:“你对他竟这么认真吗?我还道是你百无聊赖,给自己寻点有意思的事做。”
薛明窈刚到豆蔻的年纪,就懂得从郎君身上找快乐。仗着貌美,在皇子堆里厮混,今日和大皇子牵手,明日又去亲一亲三皇子的脸,看他们为自己脸红心跳,神魂颠倒,她觉得很有趣。
彼时众皇子争储位,薛老将军怕她惹出事来,也怕她卷入皇子之间的斗争引来皇帝对薛府的忌惮,这才急匆匆地将她嫁去西川。
“两者又不矛盾。”薛明窈也笑。
陈良卿确实风采夺目,那腰段窄的,都比得上谢青琅的了,她怎么也要摸上一摸。
而且——
那讨人厌的谢濯看不起她,她就偏要把他崇敬的人拉下神坛,叫他难受去。
薛明窈给赵盈讲了谢濯对她态度无礼的事,“这人都烧成那样子了,还硬撑着不肯走,就怕我趁他不备,玷污了他心中的白璧君子呢。”
赵盈秀丽的脸庞萦起疑惑,“谢将军不像是这样的人,他布衣出身,待人谦和,就算是对你心存不满,也不会表露出来,更不会说如此刻薄尖锐的话。”
薛明窈也奇了,“你认识他,还这么了解他?他不是刚回朝吗?”
“难道我没和你说过,谢将军和驸马相识吗?”赵盈笑着解释,“驸马大婚前被派去陇西巡边,查访军政,在那里结识了谢将军。后来谢将军从西北回来,虽建有奇功,但资历尚浅,派他挂帅出征南疆,朝中大臣多有不服,是驸马一力保荐的他。谢将军打了胜仗回来,驸马还因此得了父亲封赏呢。”
“原来是这样......”薛明窈回忆起那日在翰林院的情景,似是在陈良卿与谢濯两人口中听到过“家兄”“良正兄”的字眼,不过她当时听得不认真,没有在意。
依赵盈的话,谢濯对别人都很好,唯独在她面前装也不装了,那他是有多嫌恶她啊!
“知人知面不知心吧。”她忿忿道,说完一撇嘴,“我连他面都不知呢,他一直戴着面具,没见过他长什么样子。”
“你没看过他真容?”赵盈微讶,“我见过几回,玉面将军,名不虚传,而且还是你喜欢的类型。”
“怎么可能!”薛明窈乐了,“你哪知道我喜欢什么类型。”
“我怎不知道。你之前不是给我看过一幅你在西川养的小情郎的画像吗,谢将军的眉眼和画中人有三四分像呢。”
薛明窈一怔,“我不信,他不可能长那么好看。”
“回头等他病好,取了面具,你看了就信了。”
薛明窈一边嚼着肉脯一边想,怪不得谢濯对她有敌意,原来是这类长相的人都讨厌她。
“谁知道他会不会破相。他中的毒可不浅,上次发作起来吓死人了。”
“你就不能盼人家点好。”赵盈无奈笑道,“驸马昨日遣人问过他病情,他说没大碍,驸马还约了他今天下午到府赏梅呢。”
说是赏梅,醉翁之意其实不在酒。
陈家有三女,两位已出嫁,余下行三的女郎闺名泽兰,她情窦早开,偶然在陈良正身边见过谢濯后,便悄悄地芳心暗许,非他不嫁。陈良正欣赏谢濯,当然肯遂妹妹心愿,今日邀人来,正是要找个由头让他见见小妹。
表姊妹俩一阵闲聊,转眼到了中午。赵盈早安排厨房做了几道薛明窈喜欢吃的菜式,取来酸甜的梅子酒佐餐。
酒足饭饱,薛明窈被赵盈拉着去看她新得的衣料子,绫罗绸锦堆了半间屋,花团锦簇,金丝银线格外耀眼。
三九已过,要开始裁制春夏的衣裳了。
赵盈对着一匹茜红罗犯了难,颜色质地是她喜欢的,可要做衫裙却嫌太过娇媚,不够庄重。
“这个好办,你拿来做小衣嘛,又薄又透的,驸马肯定喜欢。”薛明窈信手在料子上比划出一个清凉的小衣款式。
赵盈嗔怪地拍了一下她,“我倒是也想,可驸马是正经人,才不会喜欢。”
“哎呀,哪有人在床上正经的,你听我的,我是寡妇,寡妇说的准没错.....”
两人正说笑,小丫鬟打了帘进来,“公主,三娘子过来找您了。”
陈泽兰今年刚满十七岁,生得娥眉杏眸,唇红齿白,很是标致。
她进屋后,乖巧地冲她们福了福身,“泽兰见过阿嫂、郡主。”
薛明窈与陈泽兰不熟,简单颔首算是回应。赵盈一面唤人给她端来果饮和糕点,一面笑道:“小妹怎的来这么早,比约定的时间提前了半个多时辰呢。”
陈泽兰双颊绯红,忸怩道:“我有些等不及,就来得早了些,打扰嫂嫂和郡主了。”
“没关系的,我理解。”赵盈不以为意。
“思慕心上人嘛,那是一刻也等不得的。”薛明窈听赵盈说了陈家有意和谢濯做亲的事,这会儿也笑盈盈地调侃道。
陈泽兰羞意更甚,用团扇掩了面。
薛明窈和赵盈从上午聊到现在,也算是尽了兴,看陈泽兰迫不及待,心想不若赶紧让赵盈带她去清园,便提出告辞。
未料陈泽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