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夸的好莱坞中国元素强多了。”
………
夜深人静时,陈默摊在公寓地板上,后背贴着冰凉的原木地板。
窗外下起了雨,初秋的雨滴敲打着玻璃,像某种摩尔斯电码般时密时疏。
陈默伸手去够啤酒罐,却发现最后一罐已经空了。
门铃突然响了。陈默皱了皱眉,看了眼墙上的挂钟,21点17分。
透过猫眼,他看见于佳明站在门外,头发上还挂着雨珠,黑色风衣肩头湿了一大片,手里拎着个塑料袋。
陈默拉开门,一股潮湿的冷空气立刻钻了进来。
“猜你需要这个。”
于佳明晃了晃手里的袋子,里面传出玻璃瓶碰撞的声响。
“醒酒汤和啤酒。”
陈默侧身让她进来:“你怎么知道我在家?”
于佳明脱下风衣挂在门后,露出里面皱巴巴的格子衬衫。
“我去了工作室,前台说你拿走了所有合同副本。”
………
陈默接过塑料袋,里面的玻璃瓶上还凝着水珠。
他取出醒酒汤,温热的触感透过瓶身传来。
“你热过了?”
“楼下便利店微波炉。”
于佳明已经自然地盘腿坐在地板上,捡起一份合同意向书翻看。
“所以,大导演在为什么发愁?”
陈默拧开瓶盖,中药材的苦涩香气立刻弥漫开来。
灌了一大口,感受着温热的液体滑过喉咙。
“每个选择都像是一条不同的路。“
于佳明拿起狮门的合同,纸张在她指尖沙沙作响。
“好莱坞的诱惑很难拒绝吧?1500万美金,全球发行。”
“但去了就可能很难短时间内回来了,也可能一败涂地!”
陈默突然坐直身体,从她手中抽过合同意向书,翻到某一页。
“你看这条细则,他们要求签2部片约。第二部必须优先狮门投资项目。”
雨声渐大,窗玻璃上的水痕交织成网。
于佳明沉默地打开一罐啤酒,泡沫溢出来沾湿了她的手指。
舔掉泡沫的动作让陈默想起一个月前,他们在青岛时,也是这样分享最后一罐啤酒。
“还记得在青岛的海边你说过什么吗?”
于佳明突然开口,声音轻得几乎被雨声淹没。
陈默看向她,于佳明的侧脸在台灯暖光中显得格外柔和,睫毛在眼下投出细小的阴影。
“你说,无论走得多远,最终要拍的,永远是自己想拍的。”
“记得吗?那天我们为了抢最后一点日光,差点被涨潮困在礁石上。”
陈默当然记得,那次拿摄像机,手抖得像是得了帕金森。
于佳明扮演的渔村少女在夕阳下的剪影,后来成了他机里标志性画面。
………
“就像你上部电影。”
于佳明的手指轻轻点在合同上。
“或许钱少,但你最懂它。每个镜头都能说出为什么在那里。”
陈默突然想起今天韩三平泡的那壶普洱,想起吴厂长说起秦腔时激动的神情。
陈默转过身,“你知道吗?狮门想让我加一场自由女神像的追逐戏。”
于佳明挑了挑眉:“让女主角穿着旗袍在自由女神像上跑酷?”
陈默苦笑,“差不多,他们说这样'更有国际辨识度'。”
“那你打算怎么处理?”
陈默走回地板上坐下,突然抓起笔在剧本扉页上画起来。
“我在想,如果是唐人街的屋顶追逐呢?青瓦、晾衣绳、飘动的红灯笼...最后落在中药铺的雨棚上。”
陈默的笔尖越来越快,线条在纸面上飞舞。
于佳明凑过来看,发丝垂落在陈默手臂上,带着雨水和洗发水的清香。
陈默突然用力点了一下纸面。
“这里。女主角可以借助晾衣杆做一个撑杆跳,落在对面屋顶——这个动作既能展示武术功底,又有中国元素!”
于佳明笑了:“比自由女神像强多了。”
………
两人肩膀相抵,一起看着那张草图。
陈默突然意识到,这是今晚第一次,他感到胸口的郁结松动了。
“我饿了。”于佳明突然说。
陈默看了看空空如也的食品袋:“我冰箱里只有鸡蛋和...”
于佳明已经起身走向厨房。
“鸡蛋就行,老规矩,我煎蛋,你去煮面。”
陈默跟着走进厨房,看着于佳明熟练地打蛋、下锅。
平底锅里滋滋作响的声音和窗外的雨声奇妙地和谐。
从冰箱里取出昨天剩下的炸酱面,放进微波炉。
“你为什么不接戏?”
陈默突然问。这个问题在心里埋了很久,却在此刻自然而然地溜了出来。
于佳明的手停顿了一秒:“你知道的,我想把基础打好。况且不是大导演,学校不让接。”
微波炉“叮”的一声打断了对话。
端着食物回到客厅,雨似乎小了些,只剩下零星的滴答声。
陈默咬了口馒头夹蛋,突然说:“我决定了。”
“嗯?”
于佳明嘴里含着食物,含糊地应了一声。
“有啥顾虑的,大不了从头再来。”
陈默放下食物,直视着她的眼睛。
“这部电影我提了条件,女主角必须是你。”
于佳明瞪大眼睛,差点被食物呛到。
“我?可我还没演过戏,这两年配角都没跑过,而且...”
“相信我,也相信你自己。”
陈默拿起手机,“记得吗?青岛说的吗,你一个眼神就让我觉得是最佳表演奖。”
于佳明的眼眶突然红了。她转过头去,看向窗外。
“你疯了。狮门不会同意的。”
“同意了,哈哈。他们说过全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