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东忽然说道:“说起来,你真是非常厉害啊,这么快就成为了一名大数学家啊。”
周淮一愣,随后便回想了起来。
这是韦东当初和他说过的话。
他和韦东满打满算,加上今天,也就只见过那么两次。
但是他对韦东的映像还算是比较深刻的,除了是因为对方在网上的那些相关新闻之外,也是因为他们上次交流的时候,韦东和他说的一番话。
那是他第一次在燕大开学术报告会时,和韦东见了一面,然后韦东在离开之前给他留了一番话,说是希望他能够证明,他们这些从华国数学竞赛中走出来的学生,也能够成为一名大数学家。
而现在,能够证明孪生素数猜想的他,或许也真的能够称得上是这样的大数学家了。
不过他还是摇摇头道:“还没有到那种程度呢,大数学家的定义是什么,也没有人能够说的明白。”韦东笑了笑,说道:“能够证明孪生素数猜想,就已经是了,更不用说你当初还证明了那个K3曲面上的佐藤-泰特猜想,如果这都不算是大数学家的话,那么当年证明了费马大定理的安德鲁·怀尔斯教授大概也算不上是大数学家了吧。”
周淮:“孪生素数猜想……”
韦东摆摆手:“你也不说什么孪生素数猜想还没有正式得到数学界的认可,至少,能够通过那场报告会考验的你,距离证明孪生素数猜想也已经是相当接近了,大概,也就只剩下审稿委员会的最后认可了而已。”
听到他这么说,周淮张了张嘴,随后也就一笑,没有再说什么。
“总而言之,我也非常祝贺你,能够做到这一点。”韦东笑着道。
周淮摆摆手:“我只是做了我能够做到的事情而已。”
韦东感慨:“所以这就是真正的才能啊,像是我,就不曾真正拥有你这样的才能,只是不知道为什么网络上有很多人觉得我也有着这样那样的才能。”
周淮点点头。
韦东大概算是这个网络时代的最大受害者之一了,被网络捧起来的他,也遭受到了相当多的非议。这让他不由想起了前两天和吴凯华聊天的时候,他说的一句话,凡是有了热度,沾了一点舆论的,都得不到真正客观的评价。
这句话说的也算是相当符合现实了。
“嗯?你们这都在说什么?”这时候,旁边的李图颇为好奇地问道,她对于两人聊的东西完全搞不明白。
然后周淮和韦东就笑呵呵地向她摆摆手:“没什么没什么。”
李图撇撇嘴,随后也懒得追问。
很快,十分钟过去,讨论班正式开始。
随着一阵轻微的掌声响起,张文飞走上讲台,讨论班正式开始。
他熟练地打开投影,PPT的第一页,正是他报告的标题一一从伪谱到谱:平面涡流的三维不稳定性探索。“下午好,各位老师,各位同学。”随着PPT的打开,张文飞便开始了讲述,“今天很高兴能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最近的一些工作和思考。在座的可能有些朋友了解我们关于二维Oseen涡稳定性的工作,这项工作也在今年的布尔巴基讨论班上面得到了讨论,这让我感到很是荣幸。”
“简单来说,我们证明了在二维的世界里,这种涡流是非常稳定的,任何扰动都会被一种名为“加速耗散’的机制迅速抹平。”
他一边说,一边切换PPT,展示出那张标志性的左半复平面的图片。
“但是,”张文飞话锋一转,语气变得严肃,“物理世界是三维的,当我们允许扰动在第三个维度上发生变化时,一扇全新的大门被打开了。”
PPT切换,屏幕上出现了一个三维涡量矢量的动态演化图。
那原本平滑的涡量管,在流场的作用下,被拉伸、扭曲,局部强度急剧增加,能够让任何一名数学家或者是物理学家们看的头疼起来。
“这就是“涡旋拉伸’,这是三维流体独有的物理机制。”张文飞指着屏幕,“从数学上看,它给我们的线性化算子引入了一个全新的项,一个结构极其复杂的项。正是这个项,彻底改变了我们要研究的东西,我们之前在二维世界建立的那个稳定的伪谱,在它的冲击下,可能会出现不稳定的、会指数增长的特征模式。”
周淮坐在台下,聚精会神地听着。
张文飞的讲述,也让他之前那个“反向耗散”的直觉性想法,更加地浮现了出来。
他感觉自己的思绪,正在跟随着这场报告,在不断向着问题的核心深处探去。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里,张文飞详细地展示了他的研究进展。
比如如何通过精巧的渐进分析,在某些特定的参数区域,捕捉到谱点从左半平面“试图”穿越虚轴的迹象;还构造了复杂的试探函数,代入到方程中,推导出了不稳定性发生的必要条件。
整个过程充满了精妙的数学技巧,但周淮却敏锐地感觉到,这些方法似乎都还带着一种“试探”和“验证”的色彩,缺乏一种统领全局的、直击本质的指导思想。
就在这时,张文飞的讲解进入了最关键的部分。
“………我们发现,不稳定性似乎只青睐于那些能够与背景流场发生“共振’的扰动,这让我们想到了经典的Floquet理论。我们将问题简化到一个周期性拉伸的背景流模型上,试图通过分析Monodromy矩阵的特征值来判断稳定性。但困难在于,真实的涡流并非严格周期,这种方法只能提供定性的启发…”共振!
这个词像一道闪电,劈开了周淮脑海中的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