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从小镇做题家到首席学霸> 第160章 一年毕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0章 一年毕业(2 / 3)

去。

报告厅现场也确实称得上是人满为患了,当然,华清这次给周淮准备的报告厅也确实算是足够大,差不多能够容纳两百来人。

邹耀明他们进来之后也算是勉强抢到了一排位置。

而后他们看向报告厅的前面,此时的周淮正在跟坐在第一排的一些教授们聊着天。

他们一眼就看见了丘桐。

随后也看见了他们华清的校长。

而就在这个时候,他们又看到有一位教授走进了教室,他们立马认出来,那位就是华清姚班的领头人,姚志姚教授。

这位走进来之后,周淮看过去后,就也和那位姚教授有说有笑地聊了起来,而姚教授很快也落座到第二排的座位上。

此外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大佬们,总而言之,没有一个简单的。

“连校长都来了啊……”邹耀明不由说了一声。

“你说等咱们毕业答辩的时候,校长能来不?”吴明远说道。

江之承瞥了他们一眼,说道:“校长可能来不了,但姚教授肯定能来。”

邹耀明几人翻了个白眼,说道:“虽然我们是姚班的,但你莫非以为人家姚教授就能够有那种时间来听我们的毕业答辩啊。”

吴明远也说道:“前段时间我专门去旁听了一些研究生的毕业答辩,都没见姚教授到场呢。”江之承耸耸肩,重新看向前面。

能够让这么多的大佬都到场听毕业答辩,又何尝不是一种实力呢?

唉,数学这个东西怎么就这么难呢?

曾经幻想过有朝一日自己能够站在菲尔兹奖领奖台上面的江之承,此时感到了一阵的惆怅。想想他之前其实还在心中对于邹耀明他们放弃了数学而选择了计算机感到轻视呢。

时间很快过去,答辩开始了。

唐建斌不仅赢得了让周淮在华清开报告这件事情,同时也赢得了答辩委员会主席这一位置,至于陈岳,此时正坐在第二排,双手抱胸,一脸不爽地看着最中间的唐建斌。

自己怎么能输呢?

唐建斌清了清嗓子,对着麦克风说道:“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周淮同学的本科毕业论文答辩会。考虑到周淮同学情况特殊,其论文的深度和广度已远超本科范畴,经答辩委员会商议,本次答辩将以报告形式为主。现在,有请周淮同学,为我们介绍他的毕业论文一一《论流体哈密顿系统中的KK等价与谱几何对偶》。”

现场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周淮走上讲台,神色平静而自信。

他环视了一圈台下黑压压的人群,除了第一排的那些大领导们,他也意外地发现了江之承这几人。他微笑着点了点头,而后打开投影,幻灯片的第一页,只写着那个长长的、令人望而生畏的标题一一至少底下的那些学生们已然露出了“布豪!”的表情。

“下午好,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他的声音通过麦克风,清晰地传遍了整个报告厅,“今天我要分享的,是我近期关于流体力学稳定性问题的一些思考。问题的起点,源于一个经典猜想:一个流体系统的谱不稳定性,是否完全由其相空间的几何性质所决定?”

没有过多的寒暄,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起初的五分钟,有那么一些学生还能勉强跟上,周淮从经典的Navier-Stokes方程出发,讲到Oseen涡的线性化,再到算子谱的分析。

这些内容,虽然困难,但对于在座的这些天之骄子而言,至少还在他们的知识射程之内。

像是江之承甚至还能一边听,一边点头,感觉“周哥讲得还挺清晰的”。

然而,从第六分钟开始,画风突变。

.……为了解决传统分析工具的局限性,我们必须引入一个更高维的视角。”

“我们将整个涡量动力学系统,重新诠释为一个定义在特定巴拿赫流形上的无限维哈密顿系统,其对应的C*-代数,我们记为A_an,它编码了系统的所有“分析’信息……”

报告厅里开始出现小范围的骚动。

“C*-代数?这不是泛函分析里的东西吗?怎么跟流体力学扯上关系了?”

“无限维哈密顿系统……我好像在哪篇讲广义相对论的科普文章里见过这个词…”

一时间,这些学生们开始渐渐地陷入了懵逼状态之中,之前看到那个报告主题心中不好的预料,在此时成真了。

当然,相比起这些学生的茫然,坐在前面的那些教授们倒基本上是另外一番景象。

比如张文飞。

张文飞今天自然也来参加了周淮的答辩,因为他听说了周淮今天要讲的东西,就是和他提到过的那个他连碰都不想碰的课题。

他也万万没有想到,周淮不仅在他们的论文都还没有通过期刊审稿的情况下,就把这个课题给完成了,甚至还把这篇论文作为毕业论文交了上去。

这不是杀鸡用牛刀吗?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了,听着周淮的讲述,他此时的心中只剩下了惊叹,以及稍微一些与有荣焉的自豪,至少,周淮对这个课题的思考,也是起源于他们当初共同完成的课题嘛。

就这样,直到差不多一个小时后,周淮终于完成了他的讲述。

“………最后感谢各位的倾听,我的报告就到此为止,请老师们批评指正。”周淮鞠了一躬,看向了第一排的答辩委员会成员们。

而他的这场答辩委员会,除了唐建斌之外,其他四位老师全部都是院士。

唐建斌笑呵呵地说道:“批评指正可不敢说啊,你的这篇论文完全是超出了我的水平啊。”而旁边,鄂楠教授就是答辩委员会成员之一,当然,他也是院士。

不管如何,他也是在PDE方面做出了不少成果,正巧周淮的这篇论文就是PDE领域的,于是他就成为了答辩成员。

他同样是摆摆手道:“也已经是超出了我的水平啊,那个谱几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